云南省某矿区磁异常特征分析

2018-11-09 05:27左鑫灿
世界有色金属 2018年16期
关键词:细脉哀牢山点状

左鑫灿

(云南省有色地质局地质地球物理化学勘查院,云南 昆明 650000)

1 地质概况

工作区地处特提斯-喜马拉雅构造域与滨太平洋构造域交接部位,位于哀牢山深大断裂南北两侧,构造单元划属哀牢山基底逆冲推覆构造带范畴,北部为扬子陆块与华南陆块、南部为扬子西缘多岛-弧-盆系,其地质发展史与南北两侧之构造单元迥然不同。工作区主要出露古元古代哀牢山岩群及中生代三叠系。古元古界哀牢山岩群总体呈北西-南东向的狭长带状展布,延伸数百千米。岩性以各类片岩、片麻岩为主,间夹角闪质条带状混合岩、黑云斜长变粒岩、斜长角闪岩、石英岩、大理岩等,厚度约9253米,出露宽度约10~20千米。

区内主要出露有元古界哀牢山岩群小羊街组、阿龙组及中生界三叠系中统上兰组地层,另有少量新生界第四系零星分布。现由新到老分别简述于下。

2 地球物理特征

2.1 区域地球物理特征

根据区域重力异常资料分析,哀牢山基底逆冲推覆带重力场主要表现为负异常,局部为重力高的特点,即北西向金平-新安所重力高,显示为一个明显的基底隆起带。工作区位于区域剩余重力异常正异常区,处于基底隆起带中部。根据1∶10万航磁异常显示,区内磁场值高,正磁异常分布面广,磁场形态以北西向带状展布为总趋势,反映出该带具有火山沉积岩及后期火山活动作用的特点,含磁铁矿岩系和火山岩有中-强磁异常反映。前期工作发现区内地表磁异常连续性较好,异常中心明显,异常与矿体吻合度较高,特别是磁异常与铁矿体的关联性明显,航磁有中-强异常反映,北部新安所也有异常分布。

2.2 工作区地磁场要素

根据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磁法勘探软件系统(MAGS 4.0)进行计算,工作区2016年9月地磁要素如下:正常地磁场T= 46626.30nT。垂直分量Z=26650.36nT水平分量H=38243.37nT。磁偏角D=-1°58′45″。磁倾角I=34°51′36″。测区地处中低纬度地区,磁化场表现为斜磁化特征。计算正常地磁场值比实测TO值高422.23nT。

2.3 本次工作岩(矿)石参数特征

工作区岩石总体呈弱-中强磁性显示。具有磁性的岩(矿)石主要为含磁铁矿云母片岩、含磁铁矿绿泥片岩、角闪黑云片麻岩。其中含磁铁矿云母片岩磁性最强、含磁铁矿绿泥片岩磁性次之,其它岩(矿)石呈弱磁性或无磁性。

3 磁异常的解释推断

根据本次工作目的、实际地质情况及岩(矿)石磁性特征、等值线的展布及地质成矿规律,共圈定两个条带状磁异常,由北至南编号为M1、M2。通过对异常作差值法延拓处理(见图1),得到不同深度的磁性体信息。通过分析,异常源在深部有一定延伸。

3.1 M2磁异常

呈条带状北西走向异常带长约6.8km,正异常宽约600m。主要为正异常,强度中等,极大值为1620.7 nT,正异常北东侧梯度变化大。

图1 差值场法向上延拓△T等值线图

异常主要处于欧乐复式背斜北东翼的三叠系中统上兰组下段(T2s1)地层。在欧乐复式背斜北东翼有一铁矿化带,矿化带总体走向北西,走向长大于7公里,带宽250~320米,倾向北东、倾角15°~45°。矿化岩石主要为变质长石石英砂岩、长英质糜棱岩、局部夹云母片岩和长英质片岩。其中云母片岩和长英质片岩中断续见星点状、条带状磁铁矿;变质长石石英砂岩与长英质糜棱岩中偶见星点状、团斑状,局部见细脉状、网脉状磁铁矿,矿化极不均匀。根据ZK0-02钻孔岩心磁参数测定结果,该地层中大多数岩石含磁铁矿,均具一定磁性,磁性层总厚约230m。

经ZK0-02钻孔验证,见多层磁铁矿化:

第①层,厚7.97米,孔深154.53~162.50米,磁铁矿占矿物成分的10%,磁铁矿主要呈稀疏侵染状、星点状及少量细脉状分布,磁铁矿化较均匀,经取样分析,TFe为10.53%,mFe为3.31%;第②层,厚13.30米,孔深170.60~183.90米,磁铁矿占矿物成分的5-10%,磁铁矿多呈星点状、稀疏侵染状,少量呈细脉状分布,磁铁矿化较均匀,经取样分析,TFe为10.22%,mFe为4.36%;第③层,厚3.90米,孔深257.50~261.40米,磁铁矿占矿物成分的5-10%,断续见星点状、局部稀疏侵染状、细脉状磁铁矿,矿化不均匀,经取样分析,TFe为10.00%,mFe为3.17%;第④层,厚25.92米,孔深299.75~325.67米,磁铁矿占矿物成分的5-10%,磁铁矿多呈星点状、稀疏侵染状、细脉状分布,磁铁矿化较均匀,经取样分析,TFe为9.86%,mFe为4.52%;第⑤层,厚13.70米,孔深369.70~383.40米,磁铁矿占矿物成分的5-10%,断续见星点状、稀疏侵染状及少量细脉状磁铁矿,矿化较均匀,经取样分析,TFe为9.11%,mFe为2.59%。

根据ZK0-02钻孔验证情况及钻孔岩心测定结果,M2磁异常为上兰组下段(T2s1-2)地层中含磁铁矿的岩石引起(见图 2)。

3.2 M1异常

呈条带状北西西走向,异常带长约2km,正异常宽约650m,强度中等。正负异常相伴,负异常处于正异常北东侧,正负异常带间的梯度变化大;正异常范围较大,幅值相对较高,极大值为3214.72 nT;负异常范围相对较小,幅值相对较低,极值为-1444.74 nT。

异常主要处于果溪复式背斜北东翼的上兰组下段(T2s1)地层。在果溪复式背斜北东翼有一矿化带,矿化带总体走向北西,走向长大于7公里,带宽250~320米,倾向南西(局部反倾)、倾角15°~45°。

图2 M2 磁异常134线综合剖面图

图3 M2 磁异常二度半人机联合正反演拟合图

矿化岩石主要为变质长石石英砂岩、长英质糜棱岩、局部夹云母片岩和长英质片岩。其中云母片岩和长英质片岩中断续见星点状、条带状磁铁矿;变质长石石英砂岩与长英质糜棱岩中偶见星点状、团斑状,局部见细脉状、网脉状磁铁矿,矿化极不均匀。通过地表槽探工程取样分析TFe品位2.50~11.16%、mFe品位0.35~4.66%。

根据异常特征、地质特征,并结合磁参数特征,推测异常为上兰组下段(T2s1-2)地层中含磁铁矿的岩石引起。

对该异常用MAGS 4.0进行二度半人机联合正反演拟合(见图 3)(注:反演总磁化强度:6352×10-3A/m,总磁化倾角:34°;投影到剖面上有效磁化强度Ms=4649×10-3A/m,有效磁化倾角is=16.8°)。场源体顶板埋深不大,一般为0~70米左右,有一定延伸,倾向北东,为多个场源体。

4 结语

通过高精度磁法测量工作,获得两个条带状磁异常(编号为M1、M2),推测为上兰组下段(T2s1-2)地层中含磁铁矿的岩石引起的异常,M2磁异常已被ZK0-02钻孔证实为上兰组下段(T2s1-2)地层中含磁铁矿的岩石引起。

猜你喜欢
细脉哀牢山点状
Ⅰ型肢根型点状软骨发育不良家系的遗传学分析
某住宅楼的混凝土点状爆裂原因分析
妇科弦细脉患者职业与临床特点分布及相关性分析
灵山沟金矿1#脉下盘钾化蚀变带中多金属硫化物细脉追索探矿
游到山顶的鱼(外一首)
听哀牢山(外一首)
浅谈地理事物空间分布特点的描述
贫血性疾病的脉象特征研究*
穿行于无量山与哀牢山之间
哀牢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