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国债遭遇抛售潮,传递出什么信号

2018-11-09 06:27
国企 2018年9期
关键词:里拉国债经济体

制裁俄罗斯、制裁伊朗、制裁土耳其,美国近一年来在全球几乎四面树敌,但近期传递出的一个微妙信号显示,全世界开始默默用脚投票了:一个又一个国家,正在悄悄地抛售美国国债。

以美国财政部公布的6月份美国国债数据为例:中国,美国国债第一大持有国,减持了44亿美元,现持有1 1787万亿美元,为今年2月以来最低水平。日本,美国国债第二大持有国,更减持了184亿美元,现持有1.030万亿美元,为2011年10月以来的最低水平。俄罗斯,曾经美国国债前十大持有国之一,今年3月还持有美国国债961亿美元,5月份已大幅减少至149亿美元,创下11年来的新低。现在,在美国国债前十大持有国中,已经找不到俄罗斯的名字。土耳其,6月份持有美国国债288亿美元,较年初已经大幅下跌了42%。

为什么要集中抛售?原因似乎也很简单。以俄罗斯为例,美国对俄罗斯发动了多轮经济制裁,而且是“刀刀见血”。

按照美国拟议的新制裁措施,以后任何带有潜在国家安全目的的产品,例如汽轮机、电子产品、集成电路等,美国都将禁止对俄出口。这还只是第一波,8月22日生效。三个月后,将迎来第二波。措施可能包括:降低外交关系级别、禁止俄航直飞美国航线,以及几乎全面停止美国对俄出口等措施。这也间接导致俄罗斯股市和汇市近期大幅下跌。

愤怒的俄罗斯第一反应就是迅速抛售美国国债。俄罗斯财政部长西卢安诺夫公開表示,美国对俄罗斯制裁,让美元沦为贸易中的“风险”货币。既然使用美元都可能成为美国的靶子,那俄罗斯只能去美元化,更多使用本国货币卢布和欧元等。

对于中国来说,是否减持美国国债是一个综合的考虑。国家外汇管理局通常的回应是:中国外汇储备始终按照多元化、分散化原则进行投资管理,以保障外汇资产总体安全和保值增值。与其他投资一样,外汇储备对美国国债的投资是市场行为,根据市场状况和投资需要进行专业化管理,外界不要过度解读,云云。

当然,对中国来说,大幅减持也未必就是最好的选择。外汇投资有三个原则: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中国外汇储备多达3万多亿美元,环顾这个世界,还很少有一样投资品像美国国债这样符合投资原则。也正因为如此,中国长期以来都是美国国债的第一大债权国。

为了确保外汇储备保值增值,多数国家不得不购买美国国债。但反过来,也需要提防美元陷阱。特别是不能排除美国以国家安全遭到威胁为由,冻结外国的国债,甚至拒绝偿付对方的欠债。

美国近年来尤其是特朗普上台以后的一些做法越是强硬,就越是加剧其他国家的恐惧,不得不加入到抛售美国国债的行列。美国经济运行的特点就是“债台高筑”,政府运行几乎必须依靠国债。国债发行不下去,美国政府就得关门,美国经济将最终蒙受沉重打击。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美国近期在全球范围内大棒挥舞,在特朗普看来,他完全是为美国人民谋福利,是为了确保“肥水不流外人田”。而其他国家迫于美国的霸道,有时往往不得不妥协让步。但带来的一个后果就是:美国的贸易伙伴越来越难以获得对美顺差,也就自然无法获得美元。没有了美元的持续流入,当然也就无法再购买美债。

换句话说,美国的霸道是让其他国家望美国国债而却步。美国事实上是在逼迫全世界去美元化。最终的结果,可能会造成美元红利的消失。

当然,这个过程是曲折和长期的。但英国《金融时报》刊发的社论预言:总有一天,太平洋或大西洋对岸将不再有被迫买美国国债的大买家,华盛顿方面必须为此做好准备。

这个世界,你不可能占尽所有好处。出来混,最终肯定是要还的。

从“里拉危机”看国际资本如何收割新兴经济体

土耳其里拉崩溃,给了人们对“美元收割机”的想象空间。

2016年10月,美籍牧师安德鲁·布伦森在土耳其传教,被土耳其官方指控为间谍,关押至今。美国与土耳其多次交涉要求放人,但土耳其坚持自己的立场,美方对此颇有芥蒂。

今年3月,特朗普对全球开征铝和铁关税,考虑到土耳其里拉一直在贬值,特朗普8月10日表示,要将对土耳其的关税从原来的10%和25%提高到20%~50%,本就疲软的里拉应声下跌。8月1日到8月14日,土耳其里拉从4.9跌到6.9,半个月间跌幅达40%。

这是自阿根廷比索危机之后的5L--起货币崩溃事件,南非兰特也紧随其后。由于土耳其是欧盟成员国,欧洲其他国家也都持有土耳其资产,欧元也被拖累。而另一方面,美元则在8月15日站上了96.7的高位。

长期以来,由于存在着不同区域、类别资产收益之间的差别,过剩的全球资本四处游荡,以寻求超额收益。近几十年来,最为流行的一种交易结构就是“广义套息交易”——carry trade,主要是基于新兴经济体和发达经济体不同的经济增速和资金价格,一般的结构是从资金价格便宜的发达经济体借入货币,包括日元、欧元和美元,换成经济增长速度更高、资产回报更高的新兴经济体货币和资产,例如地产股票和各种直接投资。

由于新兴经济体过去经历的高速增长,通常使得它们的货币汇率也有相应的升值,并且由于更多的海外投资涌入,这种升值的趋势还可能会在某些时刻自我加强,因此投机资本可以在利率差和汇率差上同时获得一定的收益。为了放大利润,这些资本通常会进行高杠杆操作,这同融资炒股以及房地产抵押贷款没什么不同。

这种操作的风险是当发达经济体与新兴经济体之间的息差收敛时,还有新兴市场汇率开始贬值时就会减少利润,甚至招致损失,而这在美联储升息以及美元相对走强时就会发生。由于这类交易都带有巨大的杠杆,所以一旦趋势反转,大量资金就会去杠杆,解除新兴市场高风险资产上的头寸,甚至开始做空,从而引发资产价格和汇率的崩溃,再带动中长期资本的出走,从而形成大规模金融危机。1981-1985年拉丁美洲金融危机,1995-2000年东南亚和俄罗斯金融危机中都能够找到类似模式。

土耳其里拉崩溃有其内在原因,比如长期依靠外债、经常账户长期赤字等。‘里拉事件”的关键在哪里?在于它对欧元的影响究竟有多大。土耳其是欧盟重要的一个外围合作伙伴,如果欧洲的金融机构,特别是德国的银行,在土耳其有大量风险敞口的话,它的损失可能也是比较大的,就可能把欧元拉倒。

2017年,大家都特别担心欧洲会彻底崩溃,但是不管是法国大选、德国大选还是荷兰大选,欧洲都是涉险过关,欧元就挺起来了。特别是去年年中之后,欧洲经济强势复苏,人们预期欧央行会退出QE,欧元快速上升。但今年一季度开始,欧洲经济不达预期,但美国经济却很好,这样一个周期错位,就是货币汇率相对波动的关键因素。

美元指数中,65%是跟欧元挂钩的。汇率是一个相对强弱的指标,欧元强,美元就弱。美元指数一旦被压下去,整个新兴市场包括人民币,也就松了一口气。而如果土耳其里拉崩溃导致了这一轮欧元波动的话,那整个世界,特别是人民币,又会承受新一轮的压力。

当然土耳其的情形是比较复杂的。但市场担心,这可能会成为新兴市场新一轮动荡的开始,也可能会成为影响人民币的一个主要的外来冲击。

总体而言,这是在美元走强的大环境下发生的。在全球视野下,美元的强弱会驱使资本的全球流动,美元强,新兴市场的资金就会抽逃。包括中国2015年8月11日汇改到现在三年,外汇储备水平的下降,一定程度上可能是套利资本逃出所引致的。

如同三年前一样,整个新兴市场的船板再度剧烈地摇晃。与1997年不同的是,由于多数发达经济体也在变得赢弱并且积极参与货币竞争,这次的风险和挑战可能要大得多。

中国历来是新兴市场的旗舰和压舱石,具有风向标和最后防线的作用。中国应当拿3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以及人民币换回大量的股权、资源、品牌、技术等。再顺势使人民币部分顶替美元成为资源国的储备货币,握住全球生产链的上游,以此为契机推动人民币对大宗商品的计价、定价功能,并最终实现储备货币地位。

可以预见的是,国际利益的现实主义博弈将会由此变得更加激烈和精彩。

猜你喜欢
里拉国债经济体
工作图什么?
财政部进行首次国债做市支持操作
新兴经济体分裂为三大阵营
你好,路边书虫
你好,路边书虫
你不了解我爸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