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课堂教学问题与解决策略

2018-11-13 11:12曹琼芳
海外文摘·艺术 2018年19期
关键词:教师应初中英语游戏

曹琼芳

(四川省巴中市恩阳区实验中学,四川巴中 636064)

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带领学生从被动的状态中脱离出来走进主动的探究空间中,激发潜在的动能,以自我思考意识的强化,逐渐化解英语的难点,树立英语的求知信心,及时互动帮助学生解答疑难杂问,消除学生理解上的困惑,解读英语知识时,教师应紧密围绕学生的喜好出发,融合兴趣点让课堂变得妙趣横生,学生逐步走进英语的深层次探究世界,夯实基础并发散思维,在英语的畅想模式下,构建想象思维与创新思维,迁移英语的知识到实际问题中得到充分的利用,发挥英语价值体现自我优势。

1 当今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 教师存在观念落后能力不足的问题

教学的问题多是从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两个层面展开分析,教师在教学中惯于采取传统的形式,占据课堂上较多的时间口头描述英语的内容,甚至照本宣科地分析问题,而缺乏与学生的互动,课堂上学生几乎没有阐述的机会,难以及时表达自己的困惑,教师课堂上大量铺陈英语信息,课后又安排较多难以理解的任务,给学生造成了很大的压力。

1.2 学生缺乏兴趣效率低下

在填鸭式的教学下,学生兴趣度逐渐降低,他们单一化的采取死记硬背的形式学习英语,无法深化领会英语的内涵,在学习的过程中始终较为被动,在教师安排的任务下亦步亦趋地记忆,学习的效率较低。

2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措施

2.1 注意中小学英语教学内容的衔接

小学阶段学生已经累积了一定的英语内容,但英语的基于还不够深刻,初中时期教师应结合不同学生的层次进行划分,一方面考察学生的英语自主学习能力,一方面帮助学生夯实英语的基础,并迁移小学时期的英语认知,到初中阶段陌生的英语情境中,获得知识的融会贯通。例如:教学人教版(本文案例皆出自此版本)“My family”时,小学时期针对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与互相的称呼已经有了充足的了解,而初中时期基于sister、brother、father、mother、“he”和“she”延伸日常与家庭成员的互动情境展开初中阶段更加深入的探究:Who's that boy/girl教师可通过课件的制作,循环展示课本中的人物,T:Who's that man/woman Ss:He’s Mr.…She's Miss/Mrs…,课前教师应针对学生的记忆情况,进行系统的测评,了解学生对家庭成员的称呼能够掌握多少,可否自然的描述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同样利用课件的形式展示照片,给予学生自主描绘的空间,部分学生只能针对个别词汇进行解释;“Uncle, aunt, grandfather,grandmother,”部分学生可以就某些词汇锻造句式:“Grandma likes to listen to me sing.”而部分学生已经能够自主进行情境的搭建:“There are many members in my family. Grandpa is my father,Grandma is my father's mother, and I have a younger brother. He is six years old this year.”教师完全可以依照学生的反馈,延伸以上初中重点涉及的疑问,学生从自己熟悉的视角出发,对英语的陌生感逐渐消除,且在课件的引领下,几乎不用教师怎样点拨,学生就能够依托小学的知识对答如流,最差的情况下,进行重点词汇的发音还是可以完成的,这样一来学生就容易建立英语的信心,依托已经搭建好的基础去思考,他们的思维处于活跃状态中不断进步。

2.2 合理安排步骤,掌握阅读技巧

英语的听说读写是教育中语言类学科的基础内容,阅读在英语的考试中占据较大的分值,阅读理解的知识点分析时,不同情况下的阅读要求与问答,可选择不同的阅读模式:粗读、略读、精度、以标题展开联想阅读、参照问题回到原文找答案式逆向思维阅读等,平时的阅读中,应在阅读前进行预习,先排除生字生词,然后在阅读的过程中进行互动,将枯燥的阅读内容转化为灵动的口语表达,肢体表达、情感表达,阅读后进行总结,提炼出个别具体典型差异的句式应用,例如:不同时态、不同词义等的应用,如:英语语言相当丰富,同一意思会有多种不同表达,以避免语言表述上的单调重复。考试中常见的题型“同意改写”就是考察学生的这一能力的。以句型“决定做某事”为例,英语中就有以下几种表达:

(1) decide to do sth;

(2) make a decision to do sth;

(3)determine to do sth;

(4)be determined to do sth;

(5)make a determination to do sth;

(6)resolve to do sth;

(7)make a resolution to do sth;

(8)make up one’s mind to do sth;

(9)set one’s mind to do sth。

命题者设计试题时总会用不同的语言结构对文本中的某些信息进行同意转述。有的转述会很明显,可以一目了然;但也不乏隐含很深的转述。另外在阅读中还应注意辨明形近词,英语阅读中的陷阱设置最常见的有两种,判断对错真假型和词形相近型。对于判断对错真假型,考生做题前一定要认真审题,看准是“true”还是“not true”,是“right”还是“wrong”,然后才着手解题。可能会有同学认为,这么简单的事怎么会错?其实不然,在考场高度紧张的情况下,什么事情都会发生。试想你身边有过多少同学曾因把“true”与“not true”看反而懊恼不已,顿足捶胸?

对于词形相近型要做只有两个字“细心”,三思而后选。只要细心,此类陷阱就会很容易被识破。很多学生日常的阅读中锻炼少,没有注意到这些逻辑性的问题,也有学生本身对英语的理解逐渐加深,却在阅读考试中出现紧张等心态,看错题会错意的情况也很多见,教师应多给予学生自主阅读的机会,锻炼学生的大声阅读胆量,让学生在生活中,出去旅游见到外国人时敢于帮助别人指路等,而不是学习英语后就畏畏缩缩,心里明白不敢说,说出来的和自己想的又不是一回事,真正落于实践,学生无论在英语的答题还是应用上都较为活泛。另外还可以将阅读改编成游戏的模式,让枯燥的阅读也变得有趣起来。例如:教学“Food and lifestyle”时,教师可别出心裁在英语课堂上利用学生日常接触到的食物进行游戏设计,让学生选择“juice、potato、tomato……”重点词汇中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种,以同类选择的学生贴上标签,改编“萝卜蹲”的游戏,利用英语食物词汇牢记自己的标签,并及时反应,在游戏中没有跟上节奏,出现失误的学生就要说出关于该食物的信息,可在游戏中引导学生构建英语的结构模型,后续学生也可以独立利用这样的脑海游戏联想方式强化英语记忆。

2.3 采用导入式的教学方法

课堂的导入应具有趣味性与变通性,导入的内容可按照学生的喜好推进,也可以临时借助多媒体等渠道搜索学生想要去探索的主题,例如:教学人教版“What would you like?”时,除了教材中常常提及的内容,教师还应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先让学生表述自己喜欢的一些景色、事物、人物等,然后去网络搜集相关的英语资料,实现因材施教的教学要求,要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在英语的探究过程中,给予学生自由的表述空间。例如:教学“Can you play the guitar?”时,就可以构建轻松的英语游戏,通过合作的形式将一些普通的益智游戏改编成英语内容,让学生前后桌组队,或者按照学生的成绩划分,每个小组中都穿插不同成绩水平的几名学生,按照因材施教的原则,在合作中每一名学生都有机会表现自己的优势。

3 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英语的教学中,课堂教学固然存在种种问题,但只要教师不断反思变革,营造轻松的教学空间,学生也能够逐渐树立主体意识,强化英语综合能力。

猜你喜欢
教师应初中英语游戏
“双减”政策下教师应做好高效课堂的践行者
初中英语“三段四部式”写作教学法的实践探索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高中文言文教学刍议
教师应如“水”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爆笑游戏
第八章直接逃出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