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战略下我国高职教育国际化发展:机遇、挑战与策略

2018-11-14 02:00唐凤娥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院湖南长沙410000
新生代 2018年19期
关键词:国际化办学一带

唐凤娥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院 湖南长沙 410000

一、“一带一路”战略下我国高职教育国际化发展的新机遇

“一带一路”贯通中亚、南亚、东南亚和西亚等区域,连接亚太经济圈和欧洲经济圈,涉及近70个国家和地区,跨度之广、发展潜力之大前所未有。这些国家的总人口约44亿人,约占全球63%;经济总量约21亿美元,约占全球29%。“一带一路”的实施和推进不止带动中国和沿线70几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与繁荣,也给我国的高职教育走上国际化道路提供了难得的战略机遇。

(一)为高职教育国际化发展提供政策支持

高职教育的国际化发展,首先要有政策保障为基础。近年来,《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 年)》《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关于做好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工作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重要文件先后出台,明确提出要“大力提升教育对外开放治理水平,完善教育对外开放布局,充分发挥教育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国家对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开放的重视程度空前,有国家政策的保驾护航高职教育的国际化发展一往无前。

(二)为高职教育国际化发展提供“走出去”的平台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大多都不是经济发达的国家,普遍来说这些国家的经济都还在上升期,在高职教育这方面,各国存在着不同的需求。比如说印度这类东南亚国家高职教育的基础比较薄弱,培养出来的学生就业不容乐观,更别说满足本国经济发展的需求了,因而对于高质量的高职教育有着非常旺盛的需求,而对于东南亚这一块来说我国具有天然的地理优势,因此这些国家是我国高职教育重要的合作对象。除了东南亚地区,“一带一路”的沿线国家尼日利亚,该国的高职教育仅仅只占本国高等教育的1%,且绝大部分的技艺技能的传授是通过最古老的师徒相授的方式进行的,尼日利亚非常希望可以借鉴中国的高职教育经验来发展本国的职业教育。在格鲁吉亚,虽然政府非常重视高职教育,但是由于国情的原因,教师资源相对匮乏,在了解我国有很多国际级、省级的技能大赛后,该国迫切希望中国的高职教育可以帮助他们也举办技能大赛,从而可以创造产业品牌。在满足沿线国家不同的高职教育需求的同时,我国高职教育也因此走上了国际舞台,这也正是因为依托着“一带一路”战略,我国高职教育的国际化才有了更好“走出去”平台。

二、“一带一路”战略下我国高职教育国际化发展的挑战

(一)沿线国家语言、宗教信仰复杂多样让合作与交流深化困难

沟通是进行合作交流的基础,但是由于“一带一路”战略覆盖的国家多达70几个,语言的复杂性让高职教育的国际化遇到障碍。70几个国家多达50几种的官方语言,且沿线绝大部分国家的语言还是单一的,还有12个国家是有两种官方语言。除开语言的多样性沿线国家民族文化和宗教信仰的复杂性更是让合作交流的难度升级。其中中亚,南亚还有东南亚这些国家的宗教问题错综复杂,这其中最复杂的当属东南亚,是当今世界宗教分布种类最多最复杂的地区,有回教、佛教、基督教、兴都教、锡克教、犹太教等等。不同与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和西方的资本主义社会,这些地区是以宗教为主导的社会,具有比较强的不稳定性。“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语言和宗教信仰的复杂性和多样性都让我国高职教育国际化的发展遇到困顿,所以当我国的高职教育“走进”这些国家开展联合办学等活动时,必须要综合考量和协调好当地的各种势力。

(二)沿线国家政治经济发展情况复杂增加了高职教育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难度

“一带一路”战略覆盖了70几个国家。这些国家在政治体制、经济发展水平、社会开放状态等方面都处于不同的情况。沿线多国政局不稳。在沿线国家中,近10年至少出现过一次大规模政治冲突或动乱的国家多达22个。其中,阿富汗、伊拉克、也门、叙利亚、乌克兰、巴勒斯坦、斯里兰卡等国长期处于战乱和冲突状态,泰国、埃及和缅甸则长期面临军方干政,政权稳定度低。泰国更是沿线国家中更换政治领导人最为频繁的国家,从2005年至2014年,先后有9位总理或代总理执政。除了各国的政治稳定程度各呈不同状态外,各国的经济发展程度也不同:有处于前工业化时期的尼泊尔;也有处于发达的后工业时期的新加坡;最多的还是处在工业化中期的国家比如南亚的印度、中亚的哈萨克斯坦、独联体的乌克兰等等。不同的工业化程度就决定了合作发展需要的技术技能人才的具体规格。 “一带一路”沿线有些国家政局具有不稳定,为我国高职教育国际化的发展带来巨大的风险。

(三)国内沿线部分省份高职教育国际化水平有待提高

“一带一路”沿线省份主要有:新疆、重庆、陕西、甘肃、宁夏、青海、等共计1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尤其是我国西部地区,高职教育处于薄弱的状态,师资力量达不到国际化的需求,能精通沿线国家小语种的老师则更少。一直以来我国都是出国留学大国,虽然近年来随着“一带一路“的开展和国家的日益强大来华留学的数量逐年上升,但是来华留学的学生主要集中在博士硕士和本科,高职的人数更是少的可怜,就更别说西部地区的高职院校留学生数量了。从沿线省份整体来看,将国际化办学理念作为学校办学方针确定下来的学校依然较少,将国际化办学理念深入到管理、教学、课程中的学校数量更少。总之,沿线部分省市高职教育的国际化面对着不小的挑战。

三、“一带一路”战略下推进我国高职教育国际化发展的策略

(一)因“国”制宜,探索高职教育国际化的办学模式

高职教育应该在充分分析并把握“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宗教习俗等方面的情况,在此基础上针对不同国家的不同国情开展不同的国际化办学模式。自“一带一路”战略提出以来,高职教育就一直在探索国际化办学模式,目前主要有三种模式:政府主导的“鲁班工坊”模式;第二个就是以行业为主导的技能培训模式;最后就是高职院校主导的跨境教育模式;该模式主要是以师生留学访学、联合学位项目以及海外分校为具体形式。 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国情就需要有不同的办学模式,因“国”制宜,才能将高职教育国际化顺利开展。

(二)向世界输送中国高职教育品牌

积极推进我国高职教育的国际化就是让我国的优质教育资源“走出去”,高职教育的“走出去”并不仅仅是输出高质量的高职人才和师资力量,更重要的是在和各国的合作中不断吸取国际教育理念进而输出我国高职教育的服务和我国高职教育的理念,在国际上打响中国高职教育的品牌。实施职业教育品牌建设是职业教育对外开放的有效路径,一是要以质量为准则,走内涵发展之路;二是融入产业属性,市场化办学;三是实施国际化策略,扩大影响力。向世界输送中国的高职教育品牌正是为了扩大中国高职教育在世界上的影响力从而抵抗来自于别国的高职教育竞争压力。

(三)提高国内沿线部分省市的高职教育国际化水平

我国高职教育国际化是整体的国际化而不仅仅是东部地区的国际化。提高沿线部分省份的高职教育国际化水平,笔者认为首先应当树立国际化办学理念,再进而深入到高职院校的管理、教学等各方面。事实上,“一带一路”给沿线省份的高职教育国际化带来了绝佳机遇,在高职院校引起重视的同时可以借鉴他国成功之处,并结合我国高职教育的特点以及当地产业需求,创造更多样化多类型的国际化合作方式,从而整体提高我国高职教育国际化水平。

(四)高职教育国际化必须将“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

高职教育国际化的发展绝不仅仅在于不断的向世界输出自己的办学模式和教育品牌,除了输出以外,高职教育的国家化发展也离不开“引进来”。要引进先进国家的高职教育办学理念、办学模式等相关经验,如在瑞士每个人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接受职业教育的概念灌输,从而全瑞士人对于职业教育的重要性有着高度的共识;在芬兰,产教融合的培训体系是完全贯穿了整个芬兰职业教育体系的,并且芬兰还建立了职业教育质量管理体系;除了以上这些国家外还有很多国家的经验模式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我们需要在学习和借鉴的过程中结合自己的需要发展出属于中国的模式。只有将“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才能让我国的高职教育真正走向国际化。

猜你喜欢
国际化办学一带
聚焦港口国际化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一带一路风光无限
澳门:“一带一路”上的璀璨之城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中国个体防护产业国际化展望
“一带一路”我的梦
ДОВОЛЬНО ЗАПРЯГАТЬ,ПОРА ЕХАТЬ!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