嘴下留德成人之美

2018-11-14 04:11乔国政
杂文月刊 2018年15期
关键词:姐妹俩婚宴棉袄

●乔国政

在一对新人的婚宴上,前来贺喜的亲朋好友纷纷盛赞“郎才女貌”,笑得新人合不拢嘴,浸沉在无比幸福之中。新人某同学酒至半酣,悄悄地讲起新人秘史。说新郎亲口所说:“他俩上高中时某夜,偷偷溜出校门外谈恋爱,遇到一伙歹徒,结果男的被打,女的被侮,由于怕被校方知道不敢报警,吃了哑巴亏......”此时,恰逢新人巡回为客人敬酒走到他的身后,听到此语不啻一声惊雷,令新娘魂不附体。陪新人敬酒的胞弟二话不说,上前掴了此人两记耳光。尽管此人被别人及时逐出,新人还是感到喜庆的婚宴被抹了一道阴影。

一对姐妹同时被高校录取,全家族都为其感到幸福和自豪。入学之前,亲友前来饯行。其父将客人带到饭店,某亲戚询问姐妹考取的校名后,惊讶地说:“呦!听说你们以前学习成绩不是挺好吗,怎么考了这么个破学校啊?”姐妹俩脸上的笑容立刻消失。父亲说:“不能说‘破学校’,也属于‘211工程’。”此人仍说:“看看落伍了不是,现在不用说‘211’,就连某些属‘985’的学校,也有被取消的可能。我儿子三年前考的是‘双一流的前20所’名牌大学,不等毕业用人单位就去招聘签约,年薪10万。你们考的学校,毕业后找不到工作,上也白上。”姐妹俩本来就都对考试的结果感到不太理想,刚经亲友师多次劝说才转忧为喜,经这一说,姐妹俩怒气冲冲地离席而去。父亲显出一脸无奈,宴席不欢而散。

一家子女为老爸过66岁生日,按当地风俗“66吃闺女一刀肉”,大学毕业刚参加工作的小女儿,用自己挣的第一桶金,给老爸买了一刀肉,一双老人鞋,一件小棉袄来庆寿。老爸边试穿边说:“正合适,正合适。怪不得人们都说‘闺女是老爸的小棉袄’,挣来第一桶金首先想到的就是老爸,我闺女就是孝顺,哈哈哈......”一家祖孙三代十多口其乐融融。这时老人的一位老友来串门,询问鞋和小棉袄的价钱后,讥讽道:“我这双鞋是你这双鞋价钱的10倍,我这件貂皮大衣是你的小棉袄的50倍。你的养老金比我还多,干嘛都给孩子们省下自己舍不得花,要是我早给她抡出去了。”闺女眼里盈出泪花,老人脸上露出不快,一家人脸色也都“晴转阴”,给了老友一个委婉的逐客令。

上述三个材料,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就是“不要破坏别人的幸福”。破坏别人的幸福者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做”,即利用非法手段或特权侵占别人的权益,使自己的幸福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这个层面暂且不提)。一种是“说”,如上述三个材料中那三个“客人”,只顾嘴皮子一时痛快,将主人一家原本无比幸福喜悦的心情破坏殆尽。与其说他们欠缺“说话的艺术”,不如说他们欠缺“做人的本分”。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首先,要做到“自己不想要的事不要强加给别人”。你不希望你的朋友背叛你,你就不要背叛你的朋友;你不愿别人揭露你的隐私,你就不要揭露别人的隐私,等等。如婚宴上挨揍者,人家将难以启齿的不幸遭遇向你倾诉,婚宴上把你奉为上宾,足以说明把你当成知己。可你竟在人家最幸福的时刻,去揭人心中的伤疤,让人重温“噩梦”,破坏人家的幸福,简直比仇家还残忍。此事警示我们,一曰对人,做到“交心”要慎,远离“小人”;二曰对己,做到“一诺千金”,违背为朋友保密的诺言,不能算是“人”。

其次,还要做到“自己想要的事也不能强加给别人”。萝卜白菜各有所爱,你喜欢的别人未必都喜欢。尊重他人的选择,是尊重他人的应有之义,只有尊重他人,才能得到他人的尊重。如你家孩子报考什么学校,你家有权根据自己的情况自主选择;人家孩子报考什么学校,人家也有权根据自己的情况自主选择,没有必要厚此薄彼。同理,你作为老人,喜欢自己挣钱自己花,不为子女谋福利,过自己的“高档”生活,你认为这就是幸福;人家老人处处为子女着想,喜欢过简朴的“低档”生活,子女处处为老人着想,给老人买的衣物称心如意,尊老爱幼,一家人其乐融融,更是幸福。说到“高档”和“低档”,可以说人外有人,天外有天,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社会上总有一些人喜欢以高贵者自居,不屑一顾地站在别人面前呵斥:“我这是‘高档’的,你那是‘低档’的。”设若更富贵者,也对你冷嘲热讽,不知你作何感想。

最后,要学会自我调整。在现实生活中常常会因别人一句话,破坏了自己原本感到无比幸福和愉悦的心情。其实,在意别人嘲讽者是因为自己内心不够强大,人最大的悲哀就是生活在别人评价的世界中。自己的鞋子合适与否只有自己知道,自己幸福不幸福,自己心中有杆秤,不需他人来点评。

猜你喜欢
姐妹俩婚宴棉袄
贴心“小棉袄”
姐妹俩
拿命赌来婚宴大餐
婚宴爽约,宾客被索赔
趣猜中药名
约你去星级酒店办婚宴
二十一个学生娃与脑瘫姐妹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