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女教育中的理智与情感

2018-11-14 04:11张志明
杂文月刊 2018年15期
关键词:娇惯水沟理智

●张志明

如果你问中国的父母,溺爱和娇惯孩子好不好?恐怕十有八九的父母会不假思索地作出否定的回答。然而实际上,现实生活中溺爱和娇惯孩子的父母绝对不会少于十之八九。这证明,理智上明白,不等于现实中执行。子女教育中,中国父母最善于感情用事。

有两则很有意思的子女教育的小故事。一则是讲一个年轻的父亲领着自己的孩子在路上走,孩子不小心掉进了路旁的水沟里,那爸爸却继续向前走,仿佛没事人一样。结果是,那孩子先哭喊了几声,看到爸爸并不理会自己,就不再哭,自己想办法爬了上来。

初看这个故事,我们很多人肯定会骂那个父亲真不是东西。也不难想像,我们中国的父母们遇到这种事会有怎样的表情和行动。其实,仔细一想,那父亲做得非常有道理,当然,有个前提,那父亲知道那水沟对孩子不会有大的危险。第一次掉下去那小孩会哭喊,第二次遇到类似的危险小孩可能还会哭喊,但第三次第四次之后,孩子做出的第一个反应可能就不再是哭喊,而是马上想办法自救。并且,他从此会努力避免再陷入类似的危险——这就是孩子的成长。以后遇到类似的危险或困难,这类孩子在第一时间想到的可能是马上去想办法自救,自己解决;而另一类被父母呵护与娇宠惯了的孩子,第一反应往往是惊怕得又哭又叫、晕头转向、手足无措地求救,他们根本就不知道自救,没经历过自救。有时候,只存在自救,不存在被救,那对于只知道求教的孩子可能将是致命的。

另一则也很耐人寻味。去年某地曾举办过一次徒步拉练形式的夏令营,让孩子们从甲地徒步到乙地,自己背着行装,自己料理自己,没有人照顾。路途当然有些坎坷、艰难,意在让孩子们吃吃苦,磨炼他们的意志,考验他们的耐力。看到活动启事,给孩子报名的家长很不少。这些家长理智上都知道让孩子吃吃苦,经受磨炼是好的。这里要说的不是夏令营的具体过程,想来大部分孩子都胜利到达了目的地。当大轿车载着孩子们几天后返回城市时,当那些脸晒得或红或黑全副武装的孩子从车上一蹦三跳地下来后,耐人寻味的事情发生了。

早已等候在那里望眼欲穿的家长们一拥而上,卸下了孩子身上的所有东西,哪怕一只小水壶,尽管孩子们并非是筋疲力尽,依然活蹦乱跳。然后家长们迫不及待地递上去五花八门丰富多彩的吃的喝的,仿佛那些孩子做了什么了不起的事情回来了。再然后,家长们提着大包小包跟着护着,孩子们吃着喝着轻装前进。孩子不在家的日子里,家长们也许日夜思念、牵挂、心疼,想着自己的心肝宝贝不知吃了多少苦,此刻疼爱之情一下加倍倾泻而出,恨不得再背上孩子走。那些孩子也一副心安理得的样,仿佛立功凯旋。似乎东西就该家长拿着,他们只管吃喝。已经习惯成自然的家长恐怕也如此认为。此情此景,参加夏令营的目的和效果不知道哪里去了!

在一些影视片中,常常看到一些外国孩子和大人一样背着背囊在大街或旅游地行走;而在中国,则更常见父母替孩子背着行囊。我们的父母,父性母性太过强烈,他们以把孩子照顾得体贴周到,当作一种甜蜜的心灵满足和享受,当作一种幸福的天伦之乐,甚至把自己的这种辛劳当作一种美德而陶醉。

很多说别人惯孩子的人,却看不到他们自己也在惯孩子。看别人,他们用理智,轮到自己却不由自主地感情用事。

猜你喜欢
娇惯水沟理智
失眠
掉进水沟
健康新词典
小蚂蚁过水沟
留学:中国式娇惯
“铁牛”缘何落水沟 疲劳驾驶超速行
对小微制造业政策不能太“娇惯”
解读服装造型中蕴含的情感与理智
青春有梦理智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