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说老

2018-11-14 04:11刘鸿儒
杂文月刊 2018年15期
关键词:小文祖母夕阳

●刘鸿儒

我总是固执地认为,亲身经历的事物才会写得有真情实感,我略受好评的几篇小文都是如此。已年逾古稀,我可以写老了。

用太阳比喻人生,不错的。少年如日出东海,青年人如八九点钟的太阳,中年人如日中天,老年人则“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有种悲戚之感。但,同是“夕阳”,还有“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呢!故,我相信“横看成岭侧成峰”,视角不同,会有不同的感受。

人生又像河,发源于父母,由涓涓细流渐渐扩大,流向社会。九曲十八弯,经历多少坎坷,多少惊涛骇浪,或事业有成,或平淡无奇。最后都会流向大海,回归大自然。

回顾一生,我是平庸的,但知足。曾写过一篇《足矣》小文,摘录几段:

子曰:“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在下已活过圣人仙逝之年,还能“写点小文读读书,听听音乐散散步;喝点小酒上上网,布衣白丁小鸿儒”。优哉游哉,足矣!

上能为二老养老送终,下可把子女培养成才,儿孙满堂,乐享天伦,足矣!

我虽不信任何宗教,但坚信恶有恶报,善有善报!我历经坎坷,阅人如阅川,仰不愧天,俯不愧地,中不愧良心,故安度晚年。

老人自有老人事,老有所养是首位。“神龟虽寿,犹有竟时”,人总有不能自理之时,养儿防老,天经地义。

但近读《孤独死增多,日本清扫业火了》一文,欷歔不已!

日本老人孤独死越来越多,“特殊清扫业”发展迅速。他们身穿防护服,对死者住地进行消毒,清扫,处理。作家菅野久美子在《孤独死大国》一书中有对场景描述:孤独死者身边陪着一同死去的猫和狗。作家评论:一个人在家中死去并不是什么悲惨的事,关键是人生的最后时刻,和谁都没有联系,这是一种悲哀。

他们无子女吗?否,“不想给孩子添麻烦”。就是老人有此想法,但多日老人无信息,儿女难道不过问,电话联系一下?或回家看看?最终陪伴的只有死去的猫狗,恐怕猫狗也是饿死的,儿女还不如猫狗!

人之有德于我也,不可忘也。世间恩德,无大于父母者,故“百善孝为先”。“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人之行也。”从中国的以孝治天下,到西方的“我们体贴老人,要像对待孩子一样”(歌德)毫无异议。顺便说一下,一些人对子女百般呵护,疼爱有加,对老人却冷若冰霜。须知,“老猫床上睡,一辈传一辈”。你对父母不孝,你子女对你同样不孝,因为你是他们的老师和榜样!

回到日本的孤独死话题,一个独居老人,晚年孤零零守着空房,痛病交加,呼天天不灵,叫地地不应,只有猫狗陪伴身边,直至死亡,凄惨可怜!

我忽然想起李密的《陈情表》,此文为何流传千古?孝也!晋武帝司马炎几次召他去做官,他都以祖母年高为由不去就职。其中几句,很是感人:“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保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这些话,好像说给那些不孝者听的!

不孝者,非人也!

猜你喜欢
小文祖母夕阳
这里的“夕阳”别样红
浪漫夕阳
夕阳的见面礼
祖母
天门石
鲤鱼跳龙门
七步之才
祖母家的夏天
事半功倍
祖母尚能倚门望(节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