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之『砸』

2018-11-14 04:11程学武
杂文月刊 2018年15期
关键词:落伍不平杂文

●程学武

窃以为,杂文之所以为杂文,首先体现在一个“砸”字上。它应该与那些卿卿我我、风花雪月的散文有明显的区别;它应该与自怨自叹的人生感悟、心灵鸡汤有所不同;它也不同于那些罗列事例,简单说教,白开水样的文字。

而目下杂文的现状是,以新闻评论式的比较多。这些文字,大多指向官僚作风和时世弊端。有的人摆事实,铁证如山;有的人讲道理,以理服人;有人评时事,问题尖锐;有人作引申,联想丰富;有人发议论,逻辑严密;有人做调查,数字清晰……这些抒发胸中怒气,表达心头不平的杂文,既有伸张正义,又有为民请命,写出来漂亮,读起来也酣畅。然而,等到胸中不平之气一出,再看这些文字,大多就不那么让人怦然心动了。

记得初学杂文时,读的较多的是鲁迅等大师的作品。那些杂文大餐,知识丰富,旁征博引;文笔尖利,入木三分;思想深刻,见解独特;语言老到,有滋有味。有时让我们会心一笑,有时让我们剑拔弩张,有时让我们如沐春风,有时让我们义愤填膺,然后,让我们心动,让我们佩服,让我们思考,让我们刻骨铭心。他们永远经得起历史的检验。

这些杂文之所以长期在心头挥之不去,就是因其具有艺术和思想的厚重性。

大师们的厚重与深刻,不一定金刚怒目,不一定一刀封喉,有的绵里藏针,此时无声胜有声;有的温文尔雅,如同熬汤堡粥。他们的文字里很少有那种一味卖弄杂文技巧的伎俩,大多朴实、直白,有深刻的思想。通过在逻辑上的层层推进,冲破由各种大话、空话、假话积压而成的思想迷雾,窥探到真相的秘密,洞察到古往今来诸多骗局与恶行的真实原因。

今天的杂文应属于当代,但又不该仅仅局限于当代。可以电光火石一触,也可以如红日喷薄而出。作为写者,不要无病呻吟,不要为显示才学而写一些雾里看花的东西。不求为谁喝彩,不为识文断字,不为舞文弄墨。只为一份责任,一份良知,一份生活的热情。

对照大师,我们能否写出自我满意的好东西,首先取决于我们自己胸中,是不是有一股强烈的正义不平之气。在该宣泄的时候,是不是识深胆雄;赖以宣泄的文字,是不是又掷地有声?就拿鲁迅来说,他那被持久传颂的《纪念刘和珍君》,就是写于北京爱国青年被北洋军阀政府肆意屠杀血迹未干之时,如果没有怒气、胆识和一支蘸着血和泪的劲笔,是绝对写不出来的。还有当代杂文大师等,它们不仅将渊博的知识和深邃的思想用于杂文,最主要的还是一种社会责任,才屡屡写出令人惊叹的好杂文。

杂文应是社会前进的号角!现在谈体制、谈腐败、谈国民性都不是新鲜的话题。杂文写手不仅是批判家,也应是某些现象的开拓者。赶着马车走高速公路是落伍,扛着一颗僵硬的脑袋写杂文也是落伍。惟有其新和实,才能高屋建瓴,才能写出厚重、大气的文字。

如何使我们的杂文"砸"出时代性和厚重的思想?

窃以为一要有见识。但凡"砸"的好的杂文大多是社会评论和文艺的杂交品,属性是批判的,职责是社会郎中,对社会良知、人生、人性保持真切地关怀和思考。不要老是议论花花草草,历史掌故等“不痛不痒”的东西。二要有文采。杂文是文学,行文应呈现文学特征。描述事件表达观点有些理性思维,表述事理时注入情感因素,言辞犀利而不失风趣与灵性,不妨谈笑说理。三是要有胆识。记得鲁迅说过这样一个故事:一家人生了一个男孩,满月时请了些客人,想得到一些好的祝愿。一个人说,这孩子将来要发财,于是他得到主人的一番感谢;第二个人说,这孩子将来要做官的,他也得到主人的感谢;第三个人说,这孩子将来要死。他于是得到大家一番合力痛打。所以取媚邀功的写不了杂文,这挨打的就是杂文家,因为他说了真话。

猜你喜欢
落伍不平杂文
Cycling in America
江湖茶室
“西至昆侖東至海,期間多少不平聲”
不平的镜子
画与理
咏费城自由钟
《杂文选刊》邀您读杂文佳作
落伍的图标
《杂文选刊》2013年1月下半月版精彩推荐
《杂文选刊》2012年12月中、下旬版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