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葛朗台

2018-11-14 18:39陈希瑞
辽河 2018年12期
关键词:葛朗台三哥丝瓜

陈希瑞

40年前,叔兄三哥当了民办老师,跟葛老师、万老师两位同事共处,三人管着一至五年级三个班。葛老师中等个头,面庞黝黑,慈眉善目,看上去就叫人感到亲切。因为葛老师是公办老师,资格老,三哥跟万老师初出茅庐,大小事听他的。

那时,学校搞勤工俭学,养猪、养兔子,积攒了笔钱。葛老师记账,三哥负责现金保管。那年,三哥保管的现金差不多有300元左右,这在那个年月,算得上是一笔巨款。按说,有了钱,花几个也没问题,葛老师却把钱看得很死。

说养猪,小猪崽还是三哥跟葛老师上河东即墨地去带回的。那天,三哥跟葛老师骑上车子,去了河东。那里养猪的多,随便去哪户人家,都养着猪。一头小母猪,他俩轮流带着,来回一百五十里路,等赶回来已经半下午了。一路上,他们歇了几回脚,谁也没提吃饭的事儿,饿了渴了就忍着。三哥尽管心里有些不悦,但看到葛老师都能忍了,自己也就忍了。

这样的事情不止一次。还有一次,他们三人一起上学区开会,散了会,已经晌了天。正走着,后头的万老师吆喝前头的葛老师说,我看见别的学校老师上了饭店,可能去吃包子了,葛老师我们是不是也去吃几个包子?已经过了饭时候,这回肚子也饿了。听万老师这样一说,三哥的肚子也咕噜咕噜叫起来,好像嘴里已经吃到香喷喷的包子了,就回应说,好好好,就吃个包子吧!按说,少数服从多数,可葛老师嘴里啧啧着,没说好,也没说不好,只顾一个人埋头向前赶路。其实,大家都知道,一块钱,20个包子,他们三个人的肚子就解决了。可这一块钱,葛老师都舍不得花。

事后,葛老师这样解释,钱是公家的,不能乱花!再说,离家只有五里路,何必呢!

时间一长,学校后面的老楚,一位初中老师,给葛老师起了个绰号——葛朗台,守财奴啊!可不是,初中课本上正有一篇《守财奴》,说的正是吝啬鬼葛朗台呢!

从河东带回来的小母猪,到大队果园里的猪场配了种,发育得很快,到冬天就抱小猪了。到了晚上,三哥跟万老师回了家,学校里就只剩下葛老师一个人。母猪抱了小猪,猪窝里冷的像冰窖,葛老师把三哥叫回去帮忙。三哥回家熬了一锅苞米粥,提回去给母猪补身子、催奶。这功夫,十几只小猪已经被葛老师抱进宿舍,装进一只纸箱里,放在炕头上。葛老师在下面烧火,烧热了炕头,小猪一点也不冷。

一天天,小猪长成大肥猪,卖了钱,除了一些必要的开销,葛老师都交给三哥保管着。

葛老师为学校为学生花钱倒是痛快。为学生购买图书,用于课外阅读;购买铅笔本子,奖励给优秀学生;请木工师傅为学校修理门窗和桌椅条凳。每年,学校进烤火煤,遗落下的煤渣,葛老师会搅拌上黄土,做成煤饼,一点不浪费。

除养猪外,学校还养了不少兔子,挖的是一口口地下井子,口小肚大,兔子跳不上来。那天,大队主任来了,看见井下的兔子,随手抓起砖头,瞄准一只个头大的,嘭地一下,兔子挣扎几下,就不动了。大队主任低声对眼前的三哥说,别多嘴!然后就大声吆喝葛老师,葛老师,快过来看看,怎么死了一只兔子?葛老师闻讯跑过来一看,井下果真躺着一只死兔子。葛老师分明看到井下有一块砖头,兔子嘴边流了一滩血。主任笑着说,这回可有酒肴啦!边说边跳到井下,拎着兔子说,今晚到我家去喝酒,好好犒劳犒劳!

当晚,在大队主任家里,面对着满满一盆兔子肉,葛老师没有多少兴致,只简单地喝了一杯茶,就起身告辞了。

其实,井底下发生过什么,明眼人一看就明白,葛老师那么精明的一个人,怎会逃得过他的眼睛?事后,葛老师交给三哥两块钱,说是垫补学校的收入。三哥说,这不关你的事!葛老师说,不,就关我的事,死了兔子,学校减少了收入,我是学校负责人,就该负起这个责任!

后来,三哥调到公社联中。三哥临走时,葛老师说要为他饯行,请三哥喝一回酒。本来,葛老师不开灶,吃的是派饭,就利用星期天的时间,到河里捉了几条鲫鱼,又到公社食品站买回一块排骨,拎到学校后面的老楚家。老楚从墙头上摘下几个丝瓜,做成一大锅丝瓜炖排骨。老楚端着酒杯,看着葛老师笑嘻嘻地说,你这葛朗台,到底大方了一回!葛老师嘿嘿一笑说,别看我姓葛,可我不是葛朗台,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呢。

大家随意说着一些离别的话,喝着地瓜干烧酒,喝着丝瓜汤,那味道,真的很美!

猜你喜欢
葛朗台三哥丝瓜
三哥的麦地
三哥的麦地
丝瓜
丝瓜花开
削丝瓜皮
老丝瓜旅行记
我的“葛朗台”同桌
拯救
老葛朗台性格特点及其形象意义
烘云托月月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