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责任担当素养、传承中华传统文化
——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

2018-11-14 02:00池莉成都市天府新区太平小学四川成都610216
新生代 2018年19期
关键词:京剧素养传统

池莉 成都市天府新区太平小学 四川成都 610216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其中责任担当素养对“国家认同”进行了细致的描述:如“有文化自信”、“尊重中华民族的优秀文明成果”、“能传播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等。少年儿童只有产生了强烈的民族认同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才能真正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才能真正肩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因此在教学中对学生渗透传统文化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一、随文知传统 润生细无声

语文课堂是传播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阵地。语文教师应该首先具备责任担当素养,在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让学生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健康成长,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豪感。现就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浅谈几点建议。

(一)诵读经典 品诗文美

古诗文是典型的传统文化。由于时代的差异,学生对此理解有困难,教师有必要进行一些讲解。但是在教学中不能仅靠句法分析或解词析句去理解诗意,而应靠充分的诵读,使“心入于境,情会于物”。古诗词那优美的韵律,如画的意境,只有在逐步的点拨下,在深入的诵读中才能“渗透”到学生的头脑中。如《忆江南 》这首词,教师先指导学生用在文中标间隔号的方法强调语句的停顿,使学生诵读的过程中感受文章诵读时的节奏美,品味传统文化的古典韵味。接着借助多媒体再现江南美丽的春景,伴以优美的音乐配乐,学生进行入情入境地诵读。创设合适的情境,他们不仅能够愉快感受古诗词的语言美,还能轻松领悟诗词的深意。

(二)落实书写 感悟美德

有着几千年历史的汉字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汉字的规范化书写成为了一项重要的学习任务。教师不仅要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书写姿势,还要引导他们挖掘汉字书写的“文化”因素。例如字的结构方面,有的字产生了需要变化的偏旁部首,比如“林、辉、程”等,有的字需要注意各部分的“大小”和“避让”,比如“胸、幅、确”等。只有掌握了这些要素,才能规范、美观地写出正楷字,同时也深知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谦让、宽容、尊重。学生认真领悟并践行书写要领,其实是在弘扬中华民族文化传统,表达着对祖国文化的热爱。

(三)深解文本 追溯历史

汉字的讲解也可以成为我们解读中国文化的意境的好方法。 例如“善”字,可以给学生展示善的象形文字图解,“善”为“膳”的本字,意思是以“羊”为膳食的美味,因此“善”有众口夸赞的意思。再看“善”字的构成,“羊”本是温顺驯和之物,它慈眉善目,以草为食,预示着内心美好,不残暴。汉字积淀着深厚的民族文化,它不同侧面地传递着我们祖先的意识心态、思想观念和社会习俗。这种解读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识记汉字的效果,同时激发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热情。

古诗是诗人表达内心情感的载体。诗歌的创作是应时应景的,和人的生存环境息息相关。因此教学古诗时,教师要指导学生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例如教学杜甫的 《春望》 时,我们可以告诉学生诗的创作背景: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时代,那时社会动乱、民不聊生。杜甫有一颗“悲天悯人”之心,有普渡苍生的“圣人”情怀,因此他的诗多是写百姓悲惨生活的。他是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被称为“诗史”,他被封为“诗圣”。我们还可以顺势引出另一位盛唐时期的大诗人——李白。李白出身富贵,个性狂放不羁,诗作多写祖国大好山河。他的诗风豪放飘逸,兼具浪漫主义情怀,因而得名“诗仙”。这样的讲解,学生一方面加深了对诗人的了解,触类旁通去学习他们的其它诗歌,另一方面也深层次理解了“时势造英雄”这一句话,加深了对我国历史文化的了解。

(四)综合学习 融会贯通

语文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教师可以适当、适时、科学地渗透其他学科知识,使学生开阔视野,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以课文《唱脸谱》为例,其本是一首京剧曲调跟流行音乐巧妙融合风格的戏歌,但把它放入语文教材,自然也有它的“语文味”。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进行综合性学习。首先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感知它的韵律美,每节四句,第一、二、四句押韵,大体有古诗绝句的格律,节奏欢快明朗,读起来琅琅上口。其次再去解析文本,文中出现了许多历史人物——窦尔敦、关公、典韦、曹操、张飞,通过师生合作,调动已有知识去认识了解这几个人物形象,对学生进行历史文化教育,丰富他们的知识素养。最后再把它作为一首歌曲来教学,将教学重点转到对我国的三大国粹之一——京剧的学习上,通过跟唱、学唱等形式激发学生对京剧的兴趣。教师适时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京剧的起源、京剧中的几种行当、各种脸谱所代表的人物性格,在轻松的氛围中让学生学习到了京剧的相关知识。这虽是一堂语文课,可是却能让学生感知到中国语言的文字美、体会到历史文化的丰富、沉醉在京剧的无限趣味中,相信他们会更加喜欢民族传统文化的。

(五)节日熏陶 弘扬传统

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稳定性以及鲜明的民族性。在小学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将传统文化充分延伸到课外学习中,鼓励学生课余弘扬传统文化。传统文化在长期历史发展中,集中表现在人们对节日的尊重与喜爱。王安石《元日》这首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春节作为中国传统节日独具文化氛围,教师可以将春节文化给学生进行渗透讲解。在课堂教学后,教师可以布置任务给学生,让孩子回家搜集春节的习俗以及春节的来历。针对传统节日——中秋,可以让学生讨论中秋赏月等习俗,学习与月亮有关的诗句,体会诗人的借月抒怀。对于端午节,可以讲述屈原跳入汨罗江的故事,感受诗人浓浓的爱国之情与英雄气概。我们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来加深学生对传统节日的认识,这样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让学生学习到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

(六)挖掘素材 借古鉴今

在学习古诗《冬夜读书示子聿》,陆游对他的儿子写下了箴言“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教师可以让学生小组搜集古人做学问“无遗力”的故事,这样既体现了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的责任担当,同时像“头悬梁”的孙敬、“锥刺股”的苏秦、“凿壁借光”的匡衡、“囊萤映雪”的车胤、“程门立雪”的程颐等是学生们学习的楷模。而关于“绝知此事要躬行”这句话,《纸上谈兵》的故事有力地验证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以史为鉴,学生可以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不断地反省自己,改正自身的缺点。

(七)口语交际 情感认同

口语交际是小学语文学习的一项重要内容。在进行口语交际时,除了要求学生使用规范的汉语言将内容说清楚、说完整外,也要鼓励学生运用传统的语言精华,如:经典古诗词、民间谚语、格言警句……如下面情境:1、同学老是浪费粮食,这时会想到用李绅的经典名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来劝诫他。2、有些同学只拿自己的长处和别人的短处相比,会用“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来劝诫他。学生在有趣的语文实践活动中不仅丰富自己的语言,而且还充分展示了“具有文化自信,尊重中华民族的优秀文明成果,能传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份国家认同的责任担当。

二、 幼志于学 勇担责任

孔子曰:幼志于学。少年时期是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最佳阶段,是培养学生责任担当素养的关键期。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培养小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更是每一位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猜你喜欢
京剧素养传统
我和康爷爷学京剧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郑国明 立足传统 再造传统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追本溯源提升素养
她眼里只有京剧一件事
关于京剧《辛追》的创作
京剧的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