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类型学视角下汉英语音系统比较

2018-11-15 02:25
长江丛刊 2018年2期
关键词:辅音元音声调

陈 洁

一、基本概念的类型区分

(一)语音学和音韵学的基本概念

汉语与英语分属于不同的语系。现代语音学是以印欧语系的语音特点为根据建立起来,目前对英语的语音属性的描述全面且细致;而在汉语语音分析方面,中国传统的音韵学则更为适用,将汉语的语音分为声、韵、调三类。针对汉英语音分析的理论体系是不相同的,因而汉英两种语言中存在着基本概念的部分重叠。

现代语音学的基本单位为音节,英语是拼音文字,音节再切分后,有元音和辅音两种音素。汉语是表意文字,一个汉字对应一个音节。现代汉语在继承了传统的声韵调分析的理论基础上,将音节切分为声母、韵母和声调三部分,其中韵母再切分由韵头(介音)、韵腹和韵尾。声调是非音质的超音段成分,贯穿于整个音节始终。以音节中是否有声调为准,现代类型学将英汉两种语言分别归属为非声调语言和声调语言。

因而,元音和辅音属于现代语音学名词;声母和韵母则是传统汉语音韵学名词,两种概念不能完全等同。假若借助西方语音学和汉语音韵学分别来分析英汉两种语言,可知英语辅音的范围要大于汉语声母的范围,而相反,英语元音的范围则远远小于汉语韵母的范围。

(二)英语辅音和汉语声母

汉语语音系统中声母有21个(加上[ŋ],汉语中的辅音有22个),英语语音系统中辅音有28个。汉英语音系统存在9个共同的音素,分别是[p]、[t]、[k]、[f]、[s]、[ts]、[m]、[n]、[l]。汉语中,辅音的作用基本是作音节开头的声母,但并不能将辅音与声母等同。汉语中,鼻辅音ng[ŋ]不能用作声母,即不能出现在音节开头与韵母拼合,只能在韵头或韵腹后,充当韵尾,如“嗯”eng[əŋ]。此外,有学者认为,音节起始部位的半元音y[j]和w[w],如“呀”ya [jA]、“哇”wa[wA],可以归为零声母。但除零声母外,汉语中只有21个声母这点并不会有任何改变。

从语音特征上来说有如下差异:

1、送气与不送气

送气与不送气是一组对立的语音特征,送气、不送气在汉语里分得很清楚,因为具有辨别意义的作用,比方普通话里“爸[pA51]”和“怕[phA51]”,“大[tA51]”和“踏[thA51]”,“贵[kuei51]”和“愧[khuei51]”的区别就在前一个字的辅音是不送气的,后一个字是送气的。汉语语音系统中这种现象是普遍存在的,在汉语辅音音位中存在6组,分别是/p/和/ph/、/t/和/th/、/k/和/kh/、/ts/和 /tsh/、/tɕ/和 /tɕh/、/tȿ/和 /tȿh/;而在英语中并不存在送气音,且语音系统中不区分这种对立,且丝毫不影响语义的表达,这组特征不具有辨义的作用。

2、清与浊

发音时声门微闭、气流上来后声带颤动的辅音叫浊辅音,声门打开、声带不颤动的叫清辅音。汉英语音系统中均存在清辅音和浊辅音,但清辅音、浊辅音在数目上有着较大的差距。

汉语语音系统中只存在5个浊辅音,占辅音总数的22%;而在英语语音系统中浊辅音有17个,占辅音总数的61% 。此外在英语语音系统中,清音与浊音是普遍存在的,且辅音存在成组的清与浊的对立,共有有10组,/p/和/b/、/t/和 /d/、/k/和 /g/、/f /和 /v/、/θ/和 / ð /、/s/和 /z/、/ ʃ /和 /ʒ/、/ tʃ /和 / dʒ /、/ ts /和 /dz/、/ tr /和 /dr/;但汉语语音系统中有且只有一组清浊对立的音位,即浊擦音/ ȿ /和 /ʐ /。

3、半元音

汉语语音系统的辅音中没有介乎擦音和高元音之间的半元音,但是英语语音中有2个,即 /j/、/w/。

4、从发音部位上看

英语没有舌尖后辅音(/tȿ/、/tȿh/、/ȿ /和 /ʐ /),汉语辅音系统中没有舌叶音(/ʃ/、/ʒ/、/ʧ/、/ʤ/),英语辅音中没有舌面前音(/tɕ/、/tɕh/、/ɕ/),汉语辅音系统中没有齿间擦音(/θ/、/ð/)。

(三)英语元音和汉语韵母

根据音节的属性,现代类型学认为英语属于闭音节占优势的语言,汉语属于开音节占优势的语言。与只有20个元音的英语相比,汉语中38个韵母在数量上有明显的优势,属于开音节占优势的语言。即便如此在两种语言中,依然有非常重要一点:即元音是音节中必不可少的成分。

汉语语音系统中有39个韵母,其中单元音韵母10个,复元音韵母13个,带鼻音韵母16个;英语语音系统中元音为20个,其中单元音12个,复元音8个。二者共有的元音音位有5个,分别是/i/、/u/、/ei/、/ai/、/au/。其中/i/、/u/体现了类型学中提到的原因系统内部的蕴含共性,即一种语言中的基本原因中必然有1个前高元音和1个后高元音。

通过比较可以看出:

(1)英语语音系统中不存在三合元音,只有单元音和双元音。而汉语语音系统中存在三合元音4个,分别为/uai/、/uei/、/iao/、/iou/。

(2)在英语语音系统的12个单元音中,有4组发音时间长短对立的元音,分别是 /i/和 /i:/、/ə/和 /ɜ:/、/u/和 /u:/、/ɒ/和/ɔ:/;具有辨义作用,如seat[si:t](座位)和sit[sit](坐下)、sheep[ʃi:p](绵羊)和ship[ʃip](轮船)。但在汉语语音系统中则不存在长元音,不存在通过发音时间的长短来辨别意义的语法手段。

(3)英语中没有卷舌元音er/ ɚ/。

二、汉英音位的类型区分

音位是具体语言中有区别意义作用的最小的语音单位。汉英两种语言语音系统中音位的分类不同,且各有其独特的音位。

语音的系统性不仅表现在系统的成员配备上,而且表现在系统内部成员间的相互关系上,即音节结构的原则。

(1)汉语中没有复辅音。在汉语语音系统中,同一音节内辅音不会连用,例如没有str、sp、tr等,而英语中普遍存在辅音相连的情况,如structure['strʌktʃə]、spend[spend]等。汉语中的 zh/tȿ/、ch/tȿh/、sh/ȿ /、ng/ŋ/是两个字母代表一个音素,不是复辅音。

(2)汉语语音中存在超音段音位。汉语中必然有贯穿整个音节的声调,每个音节都有固定音高型式的声调,用来区分不同的意义,且声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划分音节,使音节之间界限分明。音调上高低升降的变化,让汉语具有独特的韵律美。

(3)英语中的音节是元音和辅音遵循一定的发音规律组合而成,音节的首尾部分多为复辅音,并且复辅音遵守“响音顺序原则”以线性组合的形式呈现出来。英语音节中,从音首到音核方向的各个音素,其响度逐渐加强;从音核到音尾方向,响度又逐渐减弱,其中音核以发音响度较大的元音为主。英语中辅音、元音位置灵活,如process['prəʊses]、automatic[ɔ:tə'mætɪk];而汉语中辅音只位于音节开头,只有/n/、/ŋ/这两个鼻浊辅音可以位于音节末尾,如 guan[kuan]、xiong[ɕyŋ]。

(4)一种语言的声调能作为区别意义的重要手段,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与它的基本音节量以及音节组配的限制有关。汉语中有意义的音节的组配有406个,在没有声调的情况下,这些符号组合远不能满足意义的表达和区分,因而汉语中声调是区别意义的重要手段。英语没有声调,但有轻重音,还有就是英语可以用好几个音节连用来表示一个语素或词,且辅音元音灵活搭配,因此产生难以计数的音节组合来表示词。随着社会的发展,新词语的产生,大多数情况下汉语仍是使用已存在的音节表示,但在英语中则可以创造出新的音节组合来表示,因而英语单词的数量庞大。

猜你喜欢
辅音元音声调
失去爆破和不完全爆破
元音字母和元音字母组合的拼读规则
声调歌
拼音宝宝扛声调
BR Sounds
英语的辅音连缀
元音字母和元音字母组合的拼读规则
坐着轿车学声调
单韵母扛声调
第二讲 元音和辅音(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