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全程性就业教育对高职生就业心理的引导

2018-11-15 02:25解志军
长江丛刊 2018年2期
关键词:全程高职生就业指导

解志军

在高等职业教育中开展全程性就业教育是当前一个重要的教育理念,主要是指通过高素质专业队伍构建,并将就业教育活动贯穿于整个高职教育过程中,实现对高职生的针对性、动态性的连续就业指导,继而达到就业指导目的,帮助高职生培养良好的就业心理素质,提高其心理认知的同时培养其一定的求职技能。通过实践检验证明,该就业教育具有一定有效性,因此本文将以全程性就业教育为中心,针对其对高职生就业心理指导工作进一步论述,以促进高职生就业心理健康,实现顺利就业。

一、高职生就业常见心理问题

由于当前毕业生就业形势相对紧张,较多高职生在就业过程中存在较为明显的心理委托。例如,在面对面试失败情况时较多毕业生会出现情绪失落、焦虑、烦躁等情况,甚至出现丧失就业信心的问题。

在调查中了解到高职生就业中几种常见的心理问题包括自卑心理、依赖心理、从众心理等。由于高职生学历相对较低,因此从学习到就业都容易产生自卑心理,使其就业过程中心理能力较弱。同时其独立性相对较差,缺乏社会经验及自主意识,因此在就业过程中存在较为明显的依赖心理与从众心理。除此之外,一些高职生就业中还表现出求高心理、埋怨心理等心理问题。

二、全程性就业教育对高职生就业心理的引导策略

(一)加强学校引导与自主择业理念培养

在全程性就业教育过程中应该将学院就业工作与就业教育结合,将就业目标定位于服务地区发展结合,将学校推荐与自主择业结合,有效的教育引导与积极的自主择业相辅相成才能达到有效就业。换言之有效处理这三个结合就能相互补充,实现更高效的高职生就业。学生主动就业意识的培养十分重要,这需要学校与家长相同沟通,并参与到学生就业过程中,使学生就业积极性进一步提升。

开展有效的就业教育能够帮助学生掌握更全面的就业知识,形成健康的就业心理,以客观态度看待就业。高职生在校期间学校应积极组织实践实训活动等,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检验自身能力,并逐渐形成专业思想,这对培养其就业自信心,树立积极的就业态度都有着重要作用。高职院校通过各种途径为学生提供最新就业信息,使其能够自主进行选择,根据自身实际需求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职业。

(二)积极开展思政课及心理健康教育课

通过开展思政课及心理健康教育课能够发挥全程性就业教育的优势,实现连续、动态的就业指导教育。在思政课教学过程中能够树立学生正确的“三观”,并通过就业政策、就业形势引导教育等使其更全面了解就业,同时对于毕业生就业观引导来说,可帮助其构建“先就业、再择业”观念,并鼓励其自主创业。通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能够从心理学角度出发,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改正其认知偏差,并对其存在的心理问题有效克服,从主观能动性上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另外,应设立专门部门为高职毕业生提供心理咨询,对其就业过程中出现的消极、挫败心理进行积极引导。心理健康教育能够帮助高职毕业生更清楚的认识自身的优势和劣势,并基于此进行职业分析,明确自己适合什么职业,不适合什么职业。这种教育行为能帮助学生更准确的确定自己的就业目标,对更快的引导其走出就业困境也有着积极作用。

(三)建立健全就业服务系统

由于高职生在就业过程中与本科生、硕士生相比较来说,在学历上存在一定弱势,因此学校方面应作出最大努力,在高职院校中构建就业服务体系,帮助学生收集求职信息的同时,构建就业服务管理体系,通过科学合理的组织活动,开展校内招聘等为高职生就业提供更多机会,这将会是最直接、有效的就业指导教育。

三、结语

当前社会发展过程就业问题不但是关系到高职生发展的关键问题,也是直接关系到高职院校教育与发展的重要问题。为积极应对该问题,在高职院校中开展全程性就业教育十分必要。通过对高职生整个职业教育过程进行指导和教育,才能切实将就业理念贯穿到每个高职生心中,并从初期学习阶段就逐渐培养其就业正确观念,形成对自身的正确认识,达到正确定位,并能够以乐观、阳光的心态看待就业,摆脱内心存在的自卑感,实现顺利就业。在今后的高职教育中,尤其是高职生就业心理指导教学中应更加重全程性就业教育,最大限度发挥其教育作用。

猜你喜欢
全程高职生就业指导
案例教学法在翻转课堂中的应用初探——以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为例
积极心理学视域下高职生就业观教育研究
职教强国背景下高职生理想信念培育研究
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工作开展对策探讨
全程“录像”,写观察日记
全程管控在机电工程设备安装的实施
高职生开展电子竞技运动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高职生的学习现状与改善措施
垃圾全程分类的上海模式
职业院校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现状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