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血诊断与鉴别诊断中血液检验的应用价值

2018-11-15 07:57陈凤琴刘发河曾佰仲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31期
关键词:缺铁性贫血宽度

陈凤琴 刘发河 曾佰仲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1月~2017年11月收入的50例贫血患者作为实验组, 依据贫血类型分为地中海贫血(10例)、溶血性贫血(10例)以及缺铁性贫血(30例), 所有患者中女25例, 男25例, 年龄最大66岁, 最小20岁, 平均年龄(43.65±13.54)岁;另选同期收入的50例健康体检人员作为参照组, 其中女24例, 男26例, 年龄最大67岁, 最小21岁, 平均年龄(43.87±13.98)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 2 方法 所有研究对象均进行血液检验, 依据真空采血方法实施样本采集, 应用血常规检查专用管对研究对象进行2 ml空腹静脉血采集, 和抗凝剂进行充分混匀之后于4 h内进行检测。选择希森美康医用电子有限公司的XE-500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进行操作, 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器中置入采集的血液开展血液检验, 依据血液检测的相关配套试剂, 并参考操作规范检验血液样本。

1. 3 观察指标 比较实验组不同类型贫血患者及参照组研究对象各项血液检验指标水平的差异。血液检验指标包括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红细胞分布宽度、血红蛋白含量、平均红细胞体积。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验组各类型贫血患者与参照组研究对象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红细胞分布宽度、血红蛋白含量、平均红细胞体积比较,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地中海贫血、缺铁性贫血患者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红细胞分布宽度、血红蛋白含量、平均红细胞体积与溶血性贫血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缺铁性贫血患者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18.87±1.11)pg、血红蛋白含量(67.54±2.32)g/L与地中海贫血患者的(20.22±1.21)pg、(88.54±1.32)g/L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实验组不同类型贫血患者及参照组研究对象各项血液检验指标水平比较(±s)

表1 实验组不同类型贫血患者及参照组研究对象各项血液检验指标水平比较(±s)

注:与参照组比较, aP<0.05;与地中海贫血比较, bP<0.05;与溶血性贫血比较;cP<0.05

组别 类型 例数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pg) 红细胞分布宽度(%) 血红蛋白含量(g/L) 平均红细胞体积(fl)实验组 地中海贫血 10 20.22±1.21a 18.21±0.54a 88.54±1.32a 63.21±2.22a溶血性贫血 10 30.21±2.01ab 22.21±0.35ab 90.21±2.11ab 103.21±3.21ab缺铁性贫血 30 18.87±1.11abc 18.38±0.98ac 67.54±2.32abc 64.54±3.05ac参照组 50 28.81±1.03 12.21±0.87 130.21±5.21 91.54±2.31

3 讨论

贫血是人体外周血红细胞容量相对降低, 且低于正常水平的临床症状, 因存在不同临床症状和特点, 会出现不同贫血种类。贫血疾病发生之后出现头晕、头痛、耳鸣、失眠等表现, 严重的可能发生黏膜和皮肤等现象, 不少患者可能存在消化系统疾病和呼吸循环系统疾病。目前主要是应用骨髓检查和血常规检查来确定贫血疾病。血液检验属于最方便且高准确度的诊断方法[1,2], 血液中存在不少细胞组织和微量元素, 如果人体出现器官组织变化和病变时, 血液成分会发生极大变化, 进而促使血液指标超出正常范围。血红蛋白是对贫血疾病诊断的关键指标, 缺铁性贫血是因众多因素引发的缺少人体铁元素的疾病, 进而影响血红蛋白的产生, 导致发生红细胞障碍, 引发低色素性贫血疾病, 相比较正常人,缺铁性贫血疾病患者单个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更少, 因此,会降低血红蛋白含量。地中海贫血是遗传性的一种疾病, 由于缺少珠蛋白基因导致血红蛋白珠蛋白肽链中一种或者多种不平衡引发贫血[3,4]。地中海贫血以及缺铁性贫血是小细胞性贫血疾病, 平均红细胞体积水平降低, 红细胞分布宽度增大, 缺铁性贫血能够和骨髓外铁染色以及血清铁测定进行联合诊断, 可通过基因分析和血红蛋白电泳来进一步判断地中海贫血疾病, 所以, 平均红细胞体积水平降低是初步筛选地中海贫血以及缺铁性贫血的指标。依据铁剂来对缺铁性贫血进行有效治疗过程中[5], 开始红细胞分布宽度增大, 随着不断治疗, 最终红细胞分布宽度恢复到正常数值, 表明铁剂已经补足完整, 并且红细胞分布宽度也能够当做判断治疗缺铁性贫血疾病的指标。溶血性贫血是由于不断增加红细胞破坏速率, 明显超出骨髓自身造血能力导致贫血的疾病, 如存在处于在骨髓的代偿范围内的红细胞破坏速率, 虽然发生溶血但不发生贫血现象, 可采取实验室检查方式来对是否发生红系造血代偿性增生和红细胞破坏增多等情况进行判断, 此时平均红细胞体积水平增高[6-8]。

本次数据显示, 实验组各类型贫血患者与参照组研究对象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红细胞分布宽度、血红蛋白含量、平均红细胞体积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地中海贫血、缺铁性贫血患者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红细胞分布宽度、血红蛋白含量、平均红细胞体积与溶血性贫血患者比较,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缺铁性贫血患者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18.87±1.11)pg、血红蛋白含量(67.54±2.32)g/L与地中海贫血患者的(20.22±1.21)pg、(88.54±1.32)g/L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能够依据患者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平均红细胞体积、红细胞分布宽度以及血红蛋白含量进行贫血疾病的诊断。

综上所述, 将血液检验应用贫血诊断与鉴别诊断中可展现显著效果, 有利于确保有效治疗疾病, 值得借鉴和应用。

猜你喜欢
缺铁性贫血宽度
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及其与缺铁性贫血的相关性
蹲久了站起来眼前发黑就是贫血?
综合护理在小儿缺铁性贫血治疗中的作用分析
营养干预对婴幼儿缺铁性贫血发生率的影响研究
人不能“只靠吃米活着”——没有精神就是“贫血”
贫血了?先别急着补铁
缺铁性贫血病因探讨(饮食治疗)
孩子成长中,对宽度的追求更重要
你有“马屁股的宽度”吗?
妊娠贫血与饮食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