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腹型过敏性紫癜患儿的护理效果

2018-11-15 07:57黄钰景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31期
关键词:紫癜住院患儿

黄钰景

腹型过敏性紫癜是一种常见的儿科疾病, 因患儿会出现胃肠道症状, 因此容易误诊为急腹症, 由于患儿无法表述清楚临床症状, 增加了治疗难度, 因此, 为了提高治疗效果, 给予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也具有重要意义[1-4]。本文选取本院收治的76例腹型过敏性紫癜患儿作为研究对象, 分别给予实施不同的护理方法, 获得较为满意的结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6月~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76例腹型过敏性紫癜患儿作为研究对象, 按照住院先后顺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38例。观察组男21例,女17例, 年龄6个月~5岁, 平均年龄(3.1±0.7)岁;对照组男19例, 女19例, 年龄8个月~5岁, 平均年龄(3.3±0.6)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疗如下。

1. 2. 1 心理护理 由于患儿年龄较小, 且患儿家属对疾病的知识了解甚少, 因此, 患儿会出现不良情绪且无法得到适当安抚, 临床治疗方式主要是通过激素药物进行治疗, 家属对激素类药物有抵触心理, 降低了治疗的依从性, 因此, 护理人员首先应当为患儿及其家属讲解关于疾病的治疗及护理中可能出现不良反应等情况, 通过讲解以往成功案例提高其自信心, 排解其心理负面情绪。

1. 2. 2 皮肤护理 护理人员保证病房内温度和湿度适宜,定时净化空气, 保证患者皮肤清洁干燥, 为了防止患处发生出血、感染、溃烂等情况, 建议给患儿穿宽松的病号服。若皮肤出现瘙痒症状, 告知家属避免抓伤患处, 并适量涂抹止痒剂;若因疼痛患儿严重哭闹, 可通过玩具、游戏转移注意力,若安抚效果不佳, 则遵医嘱为其注射止痛剂。

1. 2. 3 胃肠道护理 观察患者腹痛症状是否发生, 且对疼痛程度进行评估, 上报主治医生;触摸腹部是否存在包块,进行血液检查和采集粪便标本进行检查, 有效预防肠套叠的发生。

1. 2. 4 饮食护理 根据患儿的病情为其制定针对性的饮食方案, 保证饮食营养均衡, 提高患儿机体抵抗力。饮食主要是选择高营养、高蛋白易消化食物, 避免食用辛辣、海鲜等刺激性食物。早期患儿主要以素食为主, 禁止服用致敏性药物和摄入异种蛋白, 因为异种蛋白对抗原与抗体的结合会造成严重影响, 进而发生高敏变态反应。

1. 2. 5 用药护理 注射钙剂时选择比较粗直血管进行穿刺,若在注射药液期间发生药液外渗、穿刺失败, 则及时停止注射穿刺, 穿刺失败部位使用50%硫酸镁湿敷, 可预防皮肤出现坏死。在药液推注过程中需观察患儿的神情、面色、疼痛感等情况[5]。

1. 3 观察指标[5]观察两组患儿紫癜消退时间、住院时间、急腹症发生情况,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焦虑、抑郁等心理情绪进行评分, 采用视觉模拟评分判定疼痛程度, 最高10分, 0分为无痛。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焦虑、抑郁、疼痛评分对比 实施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疼痛等评分对比,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护理干预后, 观察组的焦虑、抑郁、疼痛等评分均优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2.21、26.83、12.15, P<0.05)。见表 1。

2. 2 两组患者紫癜消退时间、住院时间、急腹症发生情况对比 观察组的紫癜消退时间、住院时间、急腹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焦虑、抑郁、疼痛评分对比(±s, 分)

表1 两组患者焦虑、抑郁、疼痛评分对比(±s, 分)

注:与对照组护理后对比, aP<0.05

组别 例数 时间 焦虑 抑郁 疼痛对照组 38 护理前 56.98±3.79 56.45±3.08 7.06±2.09护理后 41.62±2.83 40.28±2.21 4.08±0.58观察组 38 护理前 56.85±3.93 56.92±3.19 7.09±2.11护理后 26.47±3.11a 24.41±2.90a 2.10±0.82a

表2 两组患者紫癜消退时间、住院时间、急腹症发生情况对比[±s, n(%)]

表2 两组患者紫癜消退时间、住院时间、急腹症发生情况对比[±s, n(%)]

注:与对照组对比, aP<0.05

组别 例数 紫癜消退时间(d) 住院时间(d) 急腹症发生情况对照组 38 10.42±2.84 28.81±3.05 5(13.2)观察组 38 6.91±1.93a 14.84±1.55a 0a χ2 /t 6.30 25.17 5.35 P<0.05 <0.05 <0.05

3 讨论

腹型过敏性紫癜患儿的应激反应十分严重, 患儿因承受较为巨大痛苦后会表现出诸多负面情绪, 如焦虑、抑郁、恐惧等, 配合度较低或拒绝治疗, 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临床疗效[6]。相关研究提出, 在腹型过敏性紫癜治疗中给予患儿实施综合护理干预, 对提高治疗效果有一定帮助[7-10]。本次研究结果显示, 实施护理干预前, 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疼痛等评分对比,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护理干预后, 观察组的焦虑、抑郁、疼痛等评分均优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紫癜消退时间、住院时间、急腹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腹型过敏性紫癜患儿在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后, 可显著改善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 减轻治疗疼痛, 缩短紫癜消退时间和住院时间, 降低急腹症发生率, 提高治疗效果, 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猜你喜欢
紫癜住院患儿
妈妈住院了
马鸿杰教授治疗过敏性紫癜性肾炎临床经验总结
维生素D联合GnRHa在特发性性早熟患儿中的应用
唇腭裂患儿家长围手术期的心理需求
KD患儿急性期h-FABP、PAC-1表达与冠状动脉受损的关系
昆明市2012~2020年HIV/AIDS住院患者的疾病谱
儿童过敏性紫癜IL-17、HPV-B19检测的临床意义
过敏性紫癜的诱发因素
骨科住院患者双侧腋下体温比较
Alzheimer’s patient’s heart doesn’t forget a mother’s day tradi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