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护理干预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遵医行为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2018-11-15 07:57刘亚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31期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关节

刘亚

类风湿关节炎主要表现为患者腕关节、手足小关节的多关节、对称性、侵袭性的关节肿痛, 是临床较常见的自身慢性免疫疾病[1,2]。该疾病因关节肿痛反复发作, 使患者的关节功能丧失或变形, 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临床上采取的治疗方式为长期药物治疗, 但难以达到完全康复的效果,因此需要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 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本研究旨在探讨整体护理干预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遵医行为和生活质量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2月~2018年2月本院收治的58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29例。对照组男女比例15∶14, 年龄26~65岁, 平均年龄(42.45±15.47)岁, 病程1~12年, 平均病程(6.24±4.56)年。观察组男女比例16∶13, 年龄27~66岁, 平均年龄(43.25±15.29)岁,病程1~13年, 平均病程(6.16±4.68)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1. 2. 1 对照组 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病情, 给予患者用药和康复指导等。

1. 2. 2 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整体护理干预, 具体如下。①心理干预:因风湿性关节炎病情复杂且病程长, 患者可能会出现焦虑不安、烦躁等不良情绪, 从而影响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配合程度, 因此护理人员需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 仔细倾听患者造成不良情绪的原因, 针对性地给患者进行心理疏导, 减轻患者的内心压力;护理人员与家属进行沟通, 使家属给予患者一定的支持与信心, 及时开导患者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治疗;②加强基础护理:护理人员需保持病房整洁安静, 温度控制在患者舒适的温度;指导患者合理饮食, 多食用水果蔬菜, 以清淡食物为主, 保证营养均衡, 避免治疗期间出现贫血、便秘等临床症状;提醒患者避免劳累, 注意休息, 防止受凉情况的发生, 指导患者对受累的关节予以保护;③体位护理:关节肿痛是类风湿关节炎的主要临床症状, 在护理时应该根据患者的症状进行针对性护理, 急性炎症需完全卧床休息, 告知患者睡姿以仰卧低枕为主, 床铺以选择板床为主, 指导患者保持四肢的伸展, 若患肢疼痛严重, 可固定维持以缓解疼痛感;④提高遵医行为:在护理时让患者明确治疗方向, 只有明确治疗方向, 才能使患者有效地遵循医嘱, 在护理过程中, 护理人员主动向患者介绍医生的治疗方案, 讲解可能出现的药物不良反应、治疗机制及预防措施, 使患者了解治疗目的和遵循医嘱用药的重要性。

1. 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遵医行为, 分为3个等级, 不遵医、部分遵医与完全遵医[3], 总遵医率=部分遵医率+完全遵医率;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 采用生活质量评分进行评估, 包括生理功能、躯体功能、精神健康和社会功能评分, 分数越高, 代表生活质量越高。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遵医行为比较 观察组患者总遵医率高于对照组患者,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各项指标评分比较 观察组患者生理功能、躯体功能、精神健康、社会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遵医行为比较[n(%), %]

表2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各项指标评分比较(±s, 分)

表2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各项指标评分比较(±s, 分)

注:与对照组比较, aP<0.05

组别 例数 生理功能 躯体功能 精神健康 社会功能对照组 29 55.24±6.55 53.46±7.07 65.27±7.23 43.68±5.43观察组 29 76.79±9.23a 76.78±9.34a 80.60±11.68a 61.55±6.83a

3 讨论

我国类风湿关节炎发病率较高, 多发于中老年女性[4]。此病有反复发作的特点, 如果不能有效地控制住病情, 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部位功能缺失、关节病变, 甚至失去活动能力, 使患者丧失劳动能力和自理能力, 不但会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 还会给患者的心理和生理造成极大的伤害[5-8]。有研究表明[9-12], 整体护理可有效提高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遵医行为和生活质量。为进一步提高临床效果, 本研究主要分析整体护理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遵医行为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患者的总遵医率为100.00%, 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5.86%,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各项指标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原因, 可能为部分患者存在不同症状的关节活动障碍、晨僵, 导致患者的生活质量下降, 此类患者具有急于康复的心理, 所以遵医行为较高;但部分患者在治疗时丧失信心, 对生活质量要求不高或部分购买医疗保险的患者不存在经济问题, 所以不珍惜医源, 导致部分遵医和不遵医。还有部分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病情复杂, 恢复较慢, 患者活动受到限制, 部分患者会出现焦虑不安、压力大等,护理人员应及时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 通过加强护患之间的交流, 缓解患者不良情绪, 有效地帮助患者建立治疗的信心。在患者的治疗期间, 护理人员通过整体护理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临床效果, 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由于时间与样本例数等因素制约, 没有对不良反应进行分析, 待临床证实。

综上所述, 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实施整体护理干预, 可有效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和生活质量, 进而全面提高临床效果, 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与研究价值。

猜你喜欢
类风湿关节炎关节
转录因子Egr2/Egr3在类风湿关节炎寒证中的作用机制
Red panda Roshani visits Melbourne Zoo vet
关节炎的“养护手册”
类风湿因子阳性是得了类风湿关节炎吗
膝盖有异响 警惕“关节鼠”
关节突关节比在退行性腰椎滑脱中的应用价值
环磷酰胺联合泼尼松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小切口下重建喙锁肩锁韧带及前上关节囊复合体治疗陈旧性肩锁关节脱位
X线、CT、MRI在痛风性关节炎诊断中的应用对比
寒痹方对佐剂型关节炎大鼠的治疗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