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学游戏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研

2018-11-16 08:58陈小静
成才之路 2018年28期
关键词:游戏化幼儿园问题

陈小静

摘 要:游戏是幼儿喜爱的活动形式之一,教师将游戏应用到幼儿的学习活动中,能够激发幼儿的参与兴趣,提高幼儿的综合能力。针对幼儿园教学游戏化存在的主要问题,教师要明确游戏化教学的基本内涵,结合幼儿的特点促进游戏化教学的多元化,注重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重视良好的游戏化教学情境的创设,以充分发挥游戏化教学的优势。

关键词:幼儿园;游戏化;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8)28-0025-02

幼儿园是学生学习的启蒙阶段,对学生智力水平的提升及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有着重要作用。處于幼儿园阶段的幼儿,由于自身的年龄特点与学习特点,对一些新奇的事物比较感兴趣。因此,教师只有从幼儿的学习兴趣入手,选择有效的教学手段,才能让幼儿真正融入教学过程之中。大量的研究表明,游戏是幼儿喜爱的活动形式之一,教师将游戏应用到幼儿的学习活动中,能够激发幼儿的参与兴趣,提高幼儿的综合能力。针对幼儿园教学游戏化存在的主要问题,教师要明确游戏化教学的基本内涵,结合幼儿的特点促进游戏化教学的多元化,注重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重视良好的游戏化教学情境的创设,以充分发挥游戏化教学的优势,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一、幼儿园游戏化教学的内涵和特征

随着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幼儿教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重点内容,游戏化教学得以在幼儿园广泛推广与实施。游戏化教学是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所谓游戏化教学是指依据幼儿阶段的学生特点,把幼儿园的教育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要求融入丰富的游戏活动之中,以营造生动有趣的学习环境,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促进幼儿快乐地学习和成长。游戏化教学的本质是从幼儿的兴趣入手,寓教于乐,将课本知识以游戏化的方式进行展现,让幼儿在快乐的游戏过程中完成既定的学习任务。游戏化教学可以训练幼儿手指、手腕、手掌的灵活性及手眼协调能力,促进幼儿的身体健康发展;可以引导幼儿探索未知的环境,接触新的事物,获得新的知识,促进幼儿认知能力发展。同时,游戏化教学还能克服幼儿园教学的小学化倾向。小学化倾向不符合幼儿的学习特点以及接受能力,不仅不能提升幼儿的学习能力,反而给其带来较大的压力。例如,幼儿园阶段的学生对数学的认识还停留在最基础的层次,还处在辨识数字的阶段,若幼儿园拔苗助长,教授幼儿学习小学一年级的加减法,就会让幼儿感到学习数学是非常困难的,因而对数学产生厌倦和恐惧情绪。今后升入小学,在学习基本计算的时候会存在心理障碍,严重影响学习成绩。

二、幼儿园教学游戏化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推进,幼儿园对游戏化教学的应用越来越重视,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游戏化教学还存在活动内容不够丰富、教师不能有效地进行指导、游戏化教学环境不合理等方面的问题。

1.游戏化教学活动内容不够丰富

当前,幼儿园的游戏化教学活动内容不够丰富,比较单一。教师很少根据幼儿教育的内容和要求,创编一些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有趣的游戏。部分教师对幼儿园教育的本质缺乏认识,盲目地开展游戏化教学,未能将游戏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游戏比较陈旧单一,导致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难以得到充分发挥。

2.教师不能有效地进行指导

在幼儿园游戏化教学中,教师是组织者和引导者,要通过有效的指导提高游戏教学的科学性、引导性和趣味性。但调查发现,部分教师在指导幼儿进行游戏活动的时候存在很大的不规范性,随意性较强。还有部分教师不能正确认识自身的地位,没有做好角色定位,往往成为游戏的主体,忽视幼儿的主体地位。虽然教师对幼儿游戏的指导水平有一定程度的提升,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还是有较多的主观意识,过分干涉幼儿游戏活动,影响幼儿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例如,在教学“认识动物”的时候,教师可以借助游戏扮演的方式让幼儿认识动物,从幼儿比较熟悉的动物如小狗、小猫、小兔子、小鸡、小鸭等入手,通过角色扮演或声音模仿让幼儿猜是什么动物,然后让幼儿讲一讲小动物的一些特征及饮食习性,加深幼儿对小动物的认识。但很多教师未能让幼儿全程参与进来,当幼儿根据肢体表现或者声音模仿猜出小动物之后,教师直接为幼儿详细讲述关于这种小动物的知识,幼儿仅是被动听讲,学习效果不理想。

3.游戏化教学环境不合理

为了幼儿的健康成长,幼儿园需要为幼儿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现阶段,部分幼儿园还是采用大班制,班级幼儿人数较多,幼儿的室内活动空间有限。而开展游戏化教学需要较大的场地,以便幼儿自由选择,自由活动。场地过小难以让幼儿真正地放开手脚,容易出现肢体碰撞的现象,不利于幼儿身心健康成长。

三、提高幼儿园游戏化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著名儿童教育家陈鹤琴说过,游戏是儿童的工作,游戏是儿童的生命,从某种意义上说,幼儿的各种能力是在游戏中获得的。因此,教师要明确游戏化教学的基本内涵,促进游戏化教学的多元化,注重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重视良好的游戏化教学情境的创设,以充分发挥游戏化教学的优势。

1.教师需要明确游戏化教学的基本内涵

教师是游戏教学的主导者与组织者,需要明确游戏化教学的基本内涵,明确游戏化教学的意义。游戏化教学是教师结合幼儿特点开展的具有游戏性的教学活动,游戏化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开发幼儿的智力,使幼儿成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因此,教师要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中抽取游戏化元素,精心设计游戏化教学活动,提高幼儿的参与兴趣,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2.促进游戏化教学的多元化

要从幼儿园自身的教育特色出发,结合幼儿的学习规律,开展多元化的游戏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例如,针对小班幼儿,教师可以采用角色扮演法开展游戏。小班幼儿比较喜欢看一些动画片,如《猪猪侠》《喜羊羊与红太狼》《飞天小女警》等,其中的角色幼儿比较熟悉,因此教师可以让小班幼儿扮演自己喜爱的动画片的角色。针对中班及大班幼儿,教师需要开展一些简单的计算及识字游戏教学,让幼儿在游戏过程中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3.注重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者,不仅需要将科学文化知识有效地传授给幼儿,还需要重视幼儿思维能力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充分发掘幼儿的学习潜力,借助生活化教学,让幼儿通过自我思考,理解生活中的一些事物。教师要鼓励幼儿积极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意见,注重分析幼儿的心理活动,了解幼儿对外界事物的认知情况,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例如,教学数字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入“数字迷宫”游戏,让幼儿尝试着走出数字迷宫。教师可以进行适当的引导,但不可干预太多,要让幼儿以自己的智慧选择走出迷宫的路线,这样才能提高幼儿的思维能力。

4.重视良好的游戏化教学情境的创设

促进游戏化教学情境的有效创设,也是游戏化教学的关键。教师要在充分认识游戏化教学内涵的基础上,结合教学内容创设游戏化教学情境,促进幼儿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例如幼儿对于去医院看病比较熟悉,教师可以借助“医生和病人”游戏创设教学情境。教师可以为幼儿提供部分道具,如听诊器、温度计等,引导幼儿借助真实的道具完成游戏。下次进行“医生和病人”游戲的时候,教师可以把听诊器、温度计等道具拿走,幼儿就会选择其他形状类似的物品取代温度计和听诊器,这样就大大促进幼儿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提升。

总之,游戏在幼儿的学习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教师要重视游戏化教学的应用。教师要明确游戏化教学的基本内涵,促进游戏化教学的多元化,注重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重视良好的游戏化教学情境的创设,以充分发挥游戏化教学的优势,让幼儿在快乐中学习与成长。

参考文献:

[1]韩雪.浅析教学游戏化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的实现[J].江苏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03).

[2]丁月玲.基于情智文化的幼儿园游戏化课程建设策略[J].学前教育研究,2017(10).

[3]徐小丽.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教育价值及其实现分析[J].内蒙古教育,2015(12).

[4]王万凤.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实现途径探析[J].基础教育研究,2016(08).

[5]孙斌.幼儿园社会领域课程游戏化实施的行动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7.

[6]汤珊.以游戏精神为基础促使幼儿园课程游戏化[J].时代教育,2017(02).

猜你喜欢
游戏化幼儿园问题
爱“上”幼儿园
为幼儿园教学注入新的活力
游戏化语言:幼儿园活动游戏化的支柱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