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形态学:一门亟待建设的新兴学科

2018-11-17 05:04郝立忠
社会观察 2018年1期
关键词:形态学哲学马克思主义

文/郝立忠

什么是哲学形态,哲学形态的层次以及与其相对应的划分标准是什么;什么是哲学形态学,它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主要任务都是什么,它在中国哲学的繁荣发展中具有怎样的地位和作用?

什么是哲学形态?

哲学形态概念在哲学形态学构建过程中承担着理论基石的作用。国内学术界自20世纪末提出建构哲学形态学的设想以后,在十余年的时间内迟迟不能取得有效的突破,也正是由于被哲学形态概念的界定所困扰。

1.哲学形态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哲学形态的概念应该主要是用来描述哲学的形式和结构,而非主要用来描述哲学的内容——哲学所表达的具体思想。至于哲学的形式,概括起来讲主要包括以下九个构成要素:一是哲学的理论特征、二是哲学的人学立场、三是哲学的研究目的、四是哲学的研究领域、五是哲学的研究对象、六是哲学的研究方法、七是哲学的逻辑工具、八是哲学的表述方式、九是哲学的社会功能。

这样一来,哲学形态的概念也就有了这样一个新的表述:哲学形态是一个主要用来描述哲学的结构和形式的基本概念,它的主要功能是通过理论特征、人学立场、研究目的、研究对象、研究领域、逻辑工具、研究方法、表述方式和社会功能等各种构成要素,来准确描述哲学的形式、结构和特征。

2.哲学形态的层次以及相应的划分标准

哲学形态具有十分鲜明的层次性,而建立科学合理的划分标准体系则是明确哲学形态的层次和功能的关键。问题的关键是:我们究竟应该把什么作为划分哲学形态的最高标准?是国内学者惯用的“唯物”“唯心”与“辩证法”“形而上学”这“两个对子”,还是西方学者惯用的“经验主义”与“理性主义”或“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抑或是什么别的东西?

仔细考察世界哲学史,我们就可以发现:自从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个坚持“在认识世界的基础上改造世界”的哲学基本形态诞生以后,“改造世界”便与“认识世界”一样,成为同等重要甚至更为重要的哲学主题,不论是用“思维与存在的关系”,用唯物主义、唯心主义、辩证法、形而上学,还是用经验主义、理性主义、科学主义或人本主义,都已无法全面、准确地描述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相统一的理论特征,只有用理论与实际的关系问题——这一哲学基本问题的现当代表现形式才能承担起这一历史使命。也就是说,自马克思主义哲学诞生以后,哲学基本问题已经由传统形而上学的“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转化成为“理论与实际的关系问题”,哲学基本形态也由单一的“传统形而上学”转化成“传统形而上学”与“唯物主义辩证法”(马克思主义哲学)并立。与之相适应,划分哲学形态的最高标准也由“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转化成“理论与实际的关系问题”、“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关系问题”。哲学形态划分最高标准的改变,必然带来哲学形态层次的改变,最为明显的一点就是在“唯物主义”“唯心主义”“辩证法”“形而上学”之上增加了一个新的最高层次——唯物主义辩证法与传统形而上学。

这样一来,哲学形态的层次划分便由高到低呈现出如下次序:

居于最高层次的,是哲学的基本形态。而所谓的哲学基本形态,是由对理论与实际的关系问题——哲学基本问题的现当代表现形式的不同回答所决定的具有最高代表性和广泛性的哲学形态。根据对哲学基本问题的现当代表现形式——理论与实际关系问题的不同回答,哲学基本形态可以划分为传统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法两大基本形态。这两个截然不同的哲学基本形态,除了拥有共同的哲学基本问题以外,在各种哲学形态要素的具体构成上,均有显著的不同。如同其他形态一样,每一种哲学基本形态也都要经历诞生、发育、成熟和衰老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依次表现为初始形态、成熟形态和衍生形态三种形态。譬如,对于传统形而上学这一哲学基本形态来说,朴素哲学是其初始形态,欧洲近代哲学是其成熟形态,“反形而上学”和“后形而上学”是其衍生形态;对于唯物主义辩证法来说,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哲学是初始形态,“中国模式的唯物主义辩证法”是其成熟形态,苏联模式的马克思主义教科书是其衍生形态。

在哲学基本形态之下,是不同层次的具体哲学形态。其中:哲学类型与哲学基本形态最为接近,再往下是哲学流派,哲学流派之下依次是哲学家的思想体系、研究领域、具体观点等不同层次。不论哪一个层次的具体哲学形态,都可以直接归属到某一种基本哲学形态之下;即使是哲学基本形态的衍生形态也是主要秉承某一种哲学基本形态的根本特征,而以另一种哲学基本形态的个别特征为辅。其中,传统形而上学之下可以划分为“旧唯物主义”“唯心主义”“辩证法”“形而上学”等哲学类型;唯物主义辩证法之下可以划分为唯物主义辩证法的世界观、唯物主义辩证法的方法论、唯物主义辩证法的价值论等类型。

哲学基本形态的理论特征和社会功能,决定了其之下不同层次的哲学具体形态的理论特征和社会功能。

此外,在对哲学形态层次进行划分的基础上,可以仿照生物分类学的方法,建立起哲学分类学,以使每个哲学家的思想体系甚至各具特色的哲学观点,都能够在哲学形态分类体系中找到比较确定的位置。

哲学形态学的性质、内容、方法

顾名思义,哲学形态学(Morphology of Philosophy)是把哲学形态作为研究对象的一门学问,它在探索和描述哲学形态的社会条件、内部构成、产生与演变、主要特征和基本功能的基础上,把握哲学形态的产生与发展规律,为哲学评价和哲学创新奠定基础。

1.哲学形态学的学科性质

哲学形态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主要是以哲学形态为研究对象,是“研究哲学的哲学”,属于“元哲学”的范畴;同时,它又是利用形态学的方法来研究哲学的学问,因而又是“哲学”与“形态学”的交叉学科。

首先,哲学形态学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哲学”。哲学形态学主要是把哲学形态作为研究对象,是一门专门研究哲学形态的学问,专门对哲学形态的产生和发展、结构和功能、理论特征和划分标准等问题进行研究,本质上是一种“哲学中的哲学”、一种“专门研究哲学形态的哲学”。它主要是利用形态学的方法,全面、系统、科学地探索各种哲学形态的共同的构成要素和共同的构成规律,探索各种哲学形态的划分标准和具体特征以及它们相互之间的联系,描述整个世界哲学的系统结构和发展趋势。而一般意义上的“哲学”则是人们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也包含着对“哲学”本身形式和结构进行探讨的内容,但对这些内容的研究并不是它的主要任务。

其次,哲学形态学既区别于哲学分类学,也区别于哲学史。就哲学形态学和哲学分类学的相互比较而言,它们之间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就广义来说,哲学形态学之中应该具有哲学分类学方面的内容。如果就狭义来说,两者之间的区别又是十分显著的。从学科性质来看,哲学分类学的主要任务是对哲学进行分类,并且往往是只需依据具体哲学的某一个方面的特点即可对其进行比较准确的分类,而哲学形态学则要复杂得多,它不仅需要对哲学形态的产生、发展、结构、功能和特征等进行系统、科学的研究,还需要对哲学形态的层次以及与其相对应划分标准等进行系统、科学的研究。就哲学形态学和哲学史的相互比较而言,哲学形态学研究的主要是哲学的形式和结构,但决不是哲学的具体内容,哲学的具体内容应该是哲学史的研究对象。

最后,哲学形态学不同于一般的形态学。哲学形态学区别于其他形态学的主要特征表现在三个方面:

(1)研究对象与其他形态学的研究对象相比更具抽象性,如哲学形态的构成要素、哲学形态的形成和演变、哲学形态的评价和划分等,都是思维最高形式——理性思维的产物,它们本身就具有高度的抽象性。

(2)研究方法与其他形态学的研究方法相比更为复杂多样,除了遵循功能主义方法、历史主义方法和结构主义方法等形态学的一般方法以外,更加注重分析与综合、系统方法和辩证方法的运用。

(3)描述工具与其他形态学的描述工具相比更为高级,除了像其他形态学那样必须依靠形式逻辑对各种形态及其构成要素进行归纳与分析之外,更需要依靠辩证逻辑尤其是唯物辩证逻辑来进行研究。

2.哲学形态学的研究内容

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哲学形态学的研究内容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关于建立哲学形态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的研究。

二是阐述哲学形态学的基本理论,对哲学形态学的对象和任务、建构的基本原则和主要方法、哲学形态特别是哲学基本形态的社会功能以及划分标准等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

三是关于哲学形态构成要素的研究。基于形态学的方法,综合运用形式逻辑、辩证逻辑和唯物辩证逻辑,对哲学基本形态以及由其演变而来的各种具体哲学形态的各种构成要素进行深入、系统的探讨,对它们进行详细的形态分析和描述。

四是在对世界哲学史上的各种哲学形态的产生、发展过程予以准确把握的基础上,对哲学形态特别是哲学基本形态的划分、哲学分类学、不同哲学形态的相互作用与共同繁荣、哲学形态的发展趋势等问题进行探讨,为实现中西马的共同繁荣与发展以及探索中国哲学新形态奠定理论基础。

3.哲学形态学的研究方法

要建立具有学术规范作用的哲学形态学,就必须把形态学的原则、方法和要求运用到哲学形态学的研究当中去,实现综合的方法、分析的方法和历史的方法的内在结合,对各种哲学形态进行系统的、全面的、历史的考察:

一是综合的方法。即依靠归纳和抽象,对各种具体哲学进行从个别到一般的抽象和归纳,找出它们共同拥有的形态构成要素,并以此为基础建立形态划分体系。

二是分析的方法。即依靠系统、合理的哲学评价标准体系,对各种具体形态进行从整体到局部的分析,以准确描述具体形态的形式、结构和特征,区分不同哲学形态的性质和功能及其在世界哲学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三是历史的方法。即对具体形态由产生到发展的演变过程进行描述,揭示其演变和发展规律。这种方法的关注点主要是形态的形式及其演变过程,而对其具体内容的描述则处于次要地位。这种方法的主要作用是对哲学形态的形式结构、表现和变化进行研究和描述,以把握哲学形态的演变规律。

四是文献解读分析。哲学形态学的研究涵盖古今中外的整个世界哲学史,必须对古今中外的所有哲学形态予以准确把握。因此在对古今中外哲学著作的解读过程中,必须坚持广泛浏览与重点解读相结合,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提高解读质量和效率。

五是比较研究。哲学形态学的研究,涉及整个世界哲学体系的方方面面,要对各种哲学形态予以准确把握和描述,比较研究必不可少。如,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传统形而上学的比较,中国哲学、西方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相互比较等等。

哲学形态学的任务

建立哲学形态学不仅是为了关注哲学形态的构成及其变化发展的过程和规律,更是为了在此基础上建立起科学的哲学评价体系和哲学分类学,以推动世界哲学的繁荣和发展。与其他的各种形态学类似,哲学形态学的主要任务也是集中在两方面:一方面是对既有的哲学形态进行评价、分析和比较,以便能够准确地把握住不同的哲学形态在本质和特征上的根本区别,为实现各种哲学形态的准确鉴别和差异性共存提供理论支持;二是对已有哲学形态的进行分析和批判,扬弃其不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要素,继承其合理要素,为建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新的哲学形态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这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是要明确哲学形态特别是哲学基本形态的层次及划分标准。研究哲学形态尤其是哲学基本形态的层次及划分标准,是建立哲学形态学必须解决的首要任务。要建立哲学形态学,首先需要做好的工作就是明确哲学形态的层次并制订科学合理的划分标准,进而将其应用于对各种具体哲学的分析,从而把握各种具体哲学的根本特征和基本精神。

其二是要建立起既科学而又合理的哲学形态划分体系。哲学形态的划分是进行哲学评价的重要前提。哲学形态学的另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在对哲学形态的各种共同构成要素进行抽象和概括的基础上,建立起系统、科学的哲学形态划分体系,为哲学的评价提供可靠的参照体系。

其三是把握各种哲学形态的特殊性。尽管与一般形态相比较,哲学形态更为抽象和复杂,但它仍然是可认识的、可把握的。哲学形态学另一重要任务,就是通过比较和评价,把握已有哲学形态的具体性质,为建构新的哲学形态提供理论基础。

其四是把握不同哲学形态的形成和演变过程。在世界哲学史上,每一种哲学形态都有自己的形成和演变过程。如西方哲学就先后经过了古希腊、中世纪、近代、现代和后现代等发展阶段;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历了马克思和恩格斯哲学、苏联模式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等发展阶段;中国传统哲学则经历了子学时代、经学时代、反思时代、应变时代、守缺时代等发展阶段。对这些具体哲学形态的形成和演变过程进行准确描述,对建构新的哲学形态、推动世界哲学的发展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其五是探索世界哲学的发展方向。哲学形态学作为关于哲学形态的学问,具有综合性和全面性。它必须超越地域哲学的“一己之私”,从世界哲学的宏观格局来评价具体哲学形态的特征、地位和功能,在实现各种哲学形态差异性共存的基础上,探索世界哲学的发展方向,为世界哲学的发展开辟道路。

总之,加强哲学形态学研究,确立人类哲学史上不同哲学形态的基本功能、根本特征和划分标准,既是进行哲学评价和哲学理论创新的基础,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前提条件之一。因此,加强哲学形态学研究,从世界哲学发展的历史和现状两个方面,来审视哲学形态的功能、特征以及划分的层次和标准,对于推动当代中国哲学特别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繁荣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理论上,哲学形态学可以在明确哲学形态的基本功能、根本特征和划分标准,为建立哲学形态学奠定坚实基础的同时,进一步明确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的基本功能和根本特征,划清马克思主义哲学与非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界限,消除马克思主义哲学诠释上的混乱。在实践上,则可以澄清广大人民群众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的模糊认识,为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宣传、普及和民族精神的建设,促进马哲、中哲、西哲的差异性共存提供理论支撑。

猜你喜欢
形态学哲学马克思主义
临床检验中血细胞形态学观察与分析
音乐科学研究中的思想实验——以音乐形态学研究中的四个重大发现为例
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经验
第十五届浙江省马克思主义理论研讨会暨2021年浙江省马克思主义学会年会圆满召开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小包哲学
逆境中的哲学
一种改进的分水岭图像分割算法研究
晾衣哲学
幽默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