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原点”

2018-11-17 12:15叶小文
当代贵州 2018年43期
关键词:淡蓝色光点原点

由从64 亿公里外拍摄的地球照片而发出“要保护和珍惜这个淡蓝色的光点”的启示,与五百年前王阳明“致良知”“知行合一”之说,竟如此吻合。

为何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古往今来,过上幸福美好生活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梦想。在几千年文明发展史上,人类创造了灿烂的文明成果,但战争和冲突从未间断,加上各种自然灾害、疾病瘟疫,人类经历了无数的苦难,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今天,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量子卫星、人工智能迅猛发展,人类生活的关联前所未有,同时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数量之多、规模之大、程度之深也前所未有。世界各国人民前途命运越来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面对这种局势,人类只有两种选择,或恶性竞争甚至兵戎相见而自戕,或齐心协力应对挑战而繁衍。

英国的历史学家汤因比说过:“避免人类自杀之路,在这点上现在各民族中具有最充分准备的,是两千年来培育了独特思维方法的中华民族。”中国杰出的思想家王阳明就以这种“独特思维方法”,简单明了、深入浅出地找到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原点”。

王阳明因反权奸、救言官、触犯上怒,被贬龙场。但死亡之穴清净境,最适合盘点履历想人生。凤凰浴火是修行,大灾大难出贤圣,沧海横流见蛟龙。王阳明卧石棺兮守石洞,听酷雨兮沐凄风,邀虺群兮伴魅影,品尝个置之死地造化功。“乃至居夷处困,动心忍性,因念圣人处此更有何道”,方悟出:道心执厥中,厥中乃空空。惟精惟惠识,惟一惟善行,我心即宇宙,宇宙藏我胸。为善,良知,圣人之钥。知行合一,至圣之途。这位伟大的思想家,正是以“龙场悟道”为起点,“从百死千难中求得”,终于悟出了光芒四射的“致良知”真经: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大道至简。从“良知”之光,到“致良知”之途,可找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原点”。这是王阳明学说给人类留下的宝贵思想启迪:人类同体,在“无善无恶心之体”;命运共同,由“有善有恶意之动”;形成共识,要“知善知恶是良知”;知行合一,乃“为善去恶是格物”。

五百多年前中国伟大思想家发出的“良知”之光,竟然与当代“旅行者1号”太空船从64亿公里外拍摄的照片,遥相呼应。地球在这张照片中,只是粒状的一个渺小的“暗淡蓝点”。美国萨根博士谈过从这张照片得到启示,兹照录如下:

我们成功地(从外太空)拍到这张照片,细心再看,你会看见一个小点。再看看那个光点,它就在这里。那是我们的家园,我们的一切。你所爱的每一个人,你认识的每一个人,你听说过的每一个人,曾经有过的每一个人,都在它上面度过他们的一生。我们的欢乐与痛苦聚集在一起,数以千计的自以为是的宗教、意识形态和经济学说,所有的猎人与强盗、英雄与懦夫、文明的缔造者与毁灭者、国王与农夫、年轻的情侣、母亲与父亲、满怀希望的孩子、发明家和探险家、德高望重的教师、腐败的政客、超级明星、最高领袖、人类历史上的每一个圣人与罪犯,都住在这里——一粒悬浮在阳光中的微尘。

在浩瀚的宇宙剧场里,地球只是一个极小的舞台。

我们的心情,我们的妄自尊大,我们在宇宙中拥有某种特权地位的错觉,都受到这个苍白光点的挑战。在庞大的包容一切的暗黑宇宙中,我们的行星是一个孤独的斑点。

有人说过,天文学令人感到自卑并能培养个性。除了这张从远处拍摄我们这个微小世界的照片,大概没有别的更好办法可以揭示人类妄自尊大是何等愚蠢。对我来说,这说明我们有责任更友好地相处,并且要保护和珍惜这个淡蓝色的光点——这是我们迄今所知的唯一家园。

由从64亿公里外拍摄的地球照片而发出“要保护和珍惜这个淡蓝色的光点”的启示,与五百年前王阳明“致良知”“知行合一”之说,竟如此吻合。“惟精惟惠识,惟一惟善行,我心即宇宙,宇宙藏我胸。”这,就是形成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之共识的“原点”。

猜你喜欢
淡蓝色光点原点
数轴在解答实数题中的应用
雨天的歌
话题:回到原点
瞬间制冰
画“眼”的诀窍
知足·幸福
奇妙的放大镜
7.1 数形结合思想
问疑答难
朝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