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逐步递进带教模式的应用分析

2018-11-17 06:05蓉曾银花谢昆刘明珠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8年21期
关键词:考核成绩实习生妇产科

樊 蓉曾银花谢 昆刘明珠

(1 南昌市第一医院妇产科,江西 南昌 330008;2 南昌理工学院护理学院,江西 南昌 330044)

临床护理教育为护士实习生在医院开展的实践学习的教育,也是其在校接受的最后环节教育,临床实习带教的质量水平关系到护士实习生素质、工作能力等方面的培养和提升。经相关研究表示:妇产科护理与医院其他科室护理工作相比,妇产科护理操作项目带有特殊性,要求护理人员需要掌握系统化全面的新知识。由此在护理带教阶段中,不仅需要激发护士实习生的学习积极性,也需要帮助护士实习生提高对妇产科护理工作的适应能力[1]。本文主要就逐步递进带教模式的应用效果在选取的40例护士对象中展开研究,现总结为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在我院妇产科开展护理实习的护生共40例,按照逐步递进带教模式应用前后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中护士实习生均为女性,年龄为19~23岁,平均年龄21岁;实习时间最短2个月,最长1年,平均实习时间为(1.5±3.6) 个月;学历为本科5例,大专15例。观察组中护士实习生均为女性,年龄为18~23岁,平均年龄20.5岁;实习时间最短3个月,最长1年,平均实习时间为(2±3.1) 个月;学历为本科6例,大专14例。经统计学分析2组护士实习生资料,差异不显著(P>0.05)。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带教中应用常规性带教模式:制定护士实习生全阶段实习过程的带教提纲,围绕妇产科护理知识及护理操作方面进行带教学习,以理论及操作方面加强学习。观察组带教中应用逐步递进带教模式:(1)带教教师的选择,选取具有相应资质的带教教师,对护生基本情况开展评估,内容包括护生能力情况、技能掌握情况、基础理论掌握情况等,制定针对性的个性化带教纲要。并在带教实习中全过程中落实由浅入深的教学原则,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调整教学难度,以此帮助学生适应带教学习内容。分别为护生设定第1周至第4周的教学任务及目标,建立每周教学考核评分制度,以此检验护生实习效果[2]。(2)分阶段教学任务及目标设定:①第1周,入科评估教育,以调查表方式进行调查,并对护士实习生开展集中的入科前教育课程学习;②第2周,在制定的教学大纲引导下,由带教教师按照带教加护,培养护士实习生如何与患者进行沟通,培养其在护理工作中建立良好护患关系的意识。对护理实习生在护理操作中的无菌技术、输液、配药、吸氧等基本护理操作进行规范指导,提供充分的临床操作机会;③第3周,开展剖宫产术前宣教、术前准备及术后护理的学习,尤其是妇产科特殊护理的学习,并指导护生开展无菌技术下导尿护理、产后康复护理、功能训练等方面的学习,以情境教学法帮助护生学习与产妇的沟通及交流,并给予实践机会;④第4周,个性化带教计划实施,旨在通过学习及护理实践调动护生的主观能动性,加强对护生观察能力、推理能力及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对于其存在的错误应及时给予纠正。落实严格的实践及理论考核,并进行评分对比[3]。(3)考核完善,如果发现第1周制定的教学计划尚未完成,需要带教教师进修会议讨论分析,就其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解决对策,并在第2周教学中加强对第1周教学内容的完善,并按计划如实将第2周教学任务完成。如果护士实习生表现较好,能够对每周的教学任务积极地完成,带教教师可适当及时地增加教学内容,帮助调动学生的潜能和实际能力发挥[4]。

1.3 观察指标 分析对比2组护生的考核成绩及带教效果满意度,考核成绩内容包括对理论、操作技能及综合成绩的考核,使用自制的妇产科实习生操作及理论技能评价表,对实习生实施带教后的理论成绩及操作成绩开展评价,总分为100分。带教效果满意度则在带教结束后向学生发放自制调查问卷,以不记名方式进行调查,就教学安排、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评价,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一般及不满意。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 23.0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考核成绩)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带教效果满意度) 用 (%) 表示,采用 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考核成绩比较 观察组的理论成绩、操作成绩及综合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表1 2组考核成绩比较 (±s,分)

表1 2组考核成绩比较 (±s,分)

组别 例数 理论成绩观察组 2 0 9 6.6±1.5操作成绩 综合成绩9 4.6±1.7 9 5.5±1.3对照组 2 0 8 5.1±1.1 8 6.1±1.2 8 7.5±1.1 t值 2 7.6 4 8 1 8.2 6 7 2 1.0 0 9 P值 0.0 0 0 0 0.0 0 0 0 0.0 0 0 0

2.2 2组带教效果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护生的带教护理满意度为90%,对照组的带教护理满意度为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2。

表2 2组带教效果满意度比较 [例(%)]

3 讨论

妇产科属于临床四大科室之一,其护理工作程序及步骤与其他科室存在极大的差异性,特别是在孕产妇的护理中,其护理工作特点更为显著化。由此护理实习生在妇产科室开展护理实习中,需要掌握更多完善化的新知识点,并加强对护理操作方面的新知识补充学习。故在临床实习带教中应提高对带教模式的选取,以此帮助护生尽快适应护理程序及工作环境,并在学习的过程中激发和调动护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5]。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考核成绩中理论、操作及综合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带教效果满意度90%高于对照组的60%(P<0.05)。逐步递进模式以带教护士实习生为基础,根据科室护理的特点就学习内容展开由深入浅的针对性带教模式,提高了对护生心理方面及能力水平的关注,以护生之间的差异性逐步在教学中提升带教学习的深度及难度。在实践初期,由护生带着问题在学习中寻找答案,并通过自身发现的问题并积极解决,使得护士获取了更大的成就感,学习氛围轻松,计划更具有针对性。逐步递减模式带教教师不再是主动性的教学,主要以护生为主,通过其自主的思考和学习,由带教教师引导和纠正,有助于拓展护生临床思维[6-7]。另外,逐步递进带教模式注重理论知识的实践,通过充分的临床实践机会,进一步巩固了临床知识,避免了理论与实践的脱节,加深了护生对妇产科相关护理知识及实践技能的掌握水平。根据本研究表示,逐步递进模式不仅提升护生的妇产科基础护理知识水平,在改善护生的护理操作能力方面也表现出积极的影响作用,体现了该带教模式在护生实践带教中的可取性和价值[8]。

在妇产科临床带教中应用逐步递进带教模式,能够提升护士实习生的理论、实践和综合成绩,提升了带教护理满意度,可在临床中大力借鉴和推广。

猜你喜欢
考核成绩实习生妇产科
骨科临床教学中实施PBL教学法联合情景体验对教学质量、考核成绩、教学满意度的影响
“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整合教学模式在内分泌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对综合考核成绩的价值
基于OSCE的全科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践技能结业考核成绩分析
协作式见习带教模式在护理本科生中的应用效果
超声诊断妇产科急腹症72例临床分析
妇产科阴道不规则出血治疗探讨
妇产科护理常见风险的预防及其处理
通气汤联合艾灸防治妇产科术后腹胀40例
儿科实习生四诊能力的培养
最牛实习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