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周穴位针刺治疗干眼症的临床研究※

2018-11-17 06:06尚江弋李阿玲付红萍李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8年21期
关键词:干眼泪膜泪液

娄 尚江 弋李阿玲付红萍李 轶

(1 江西省肿瘤医院眼科,江西 南昌 330029;2 南昌航空大学医院,江西 南昌 330063)

干眼症也称“角结膜干燥症”,临床常见的眼科疾病之一。干眼症因干燥综合征、眼炎等多种原因导致泪液异常分泌,泪膜不稳定,造成眼部不适和病变;最常见的症状是眼部干涩和产生异物感,同时可出现眼痒、易疲劳、眼睛灼热感、疼痛、怕光,严重者眼睛红肿、充血、视力下降[1]。临床上多见于中老年人、常戴隐形眼镜者、计算机工作者,且近年来患者有年轻化的趋势。

目前临床上无特效疗法,以补充人工泪液为主,但疗效欠佳。针刺疗法操作简便,见效迅速,可刺激泪液的增加;眼周穴位位于眼部周围,针刺可起到眼部疾病近治作用[2]。通过随机对照试验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症状积分,泪液分泌试验结果,泪膜破裂时间,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治疗总有效率等指标,客观评价眼周穴位针刺治疗干眼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3月于我院就诊干眼的8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并签署知情同意书。通过随机数据表法对其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男17例,女23例;年龄21~69岁,平均 (42.3±7.8) 岁;病程3~44个月,平均(24.8±4.9) 个月。观察组男18例,女22例;年龄20~70岁,平均 (42.8±8.4) 岁;病程2~48个月,平均(25.1±5.2) 个月。将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上述情况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诊断标准 ①主观症状:眼部有干涩感、疲倦感、异物感、眼红、视力减弱、烧灼样刺痛、怕光等症状两项以上;②泪膜破裂时间不超过5 s;或(和)泪液分泌试验结果为分泌量不超过5 mm(5 min内);③角结膜荧光素染色试验阳性;泪膜破裂时间在5~10 s;泪液分泌试验结果不超过10 mm。同时具备①+②或①+③即可诊断干眼[3]。

1.3 纳入标准 ①符合上述有关干眼的诊断标准;②年龄为20~70岁,病程≥2个月,性别不限;③裸眼或矫正视力良好者(≥4.7);④无手术史,无严重并发症者;⑤无针灸禁忌证者,无人工泪液过敏者。

1.4 排除标准 ①不符合干眼的诊断标准;②年龄<20岁或者>70岁,病程<2个月或>4年者;③视力<4.7者;④有其他眼部器质性疾患,或心脑血管、肝、肾、造血系统等严重疾病,或合并感染、精神病、恶性肿瘤;或妊娠期、哺乳期妇女;⑤近3个月有手术史,或近2周内使用其他方式治疗干眼;⑥不同意接受针灸治疗,不愿意签署知情同意书,或治疗期间退出者;⑦纳入后发生不良反应、病情恶化等情况将予以剔除。

1.5 治疗方法

1.5.1 对照组 采用人工泪液治疗:(1)产品:选用海露玻璃酸钠滴眼液(德国URSAPHARM Arzneimittel GmbH生产,进口药品注册证号:H20150150,产品批号:JX20080075,不含防腐剂);(2) 操作方法:外用,使用前洗净双手,头部平躺或后仰,眼睛朝上看,将下眼睑轻轻往下拉,将人工泪液滴入双眼结膜囊内,闭上眼睛休息3~5 min,每次双眼各滴1滴。(3)疗程:每日4~5次,疗程为4周。(4)注意事项:切勿1 d内补充人工泪液超过6次;滴入时切勿将产品碰到眼部及周围,以防感染;禁止在治疗期间使用其他人工泪液产品和治疗干眼的中西药。

1.5.2 观察组 采用眼周穴位针刺治疗:(1)器材:选用“华佗牌”一次性无菌毫针(规格0.20 mm×40 mm);(2)选穴:选用睛明、攒竹、丝竹空、四白、承泣、瞳子髎、鱼腰(均取双穴)为本次研究针刺的眼周穴位;(3)操作方法:患者取坐位或卧位,术者用75%乙醇对穴位皮肤、针具进行常规消毒。睛明穴直刺0.5寸,攒竹、丝竹空平刺0.5寸,四白斜刺0.3寸,承泣紧靠眼眶下缘直刺0.5寸,瞳子髎平刺0.5寸,鱼腰穴平刺0.3寸。行针中使用平补平泻法,候气得气后留针15~20 min。治疗结束后将针缓慢取出,用干棉球压迫针孔数分钟;(4)疗程:1周针刺4次,连续治疗4周;(5)注意事项:针刺前严格消毒,针刺定位需准确,给予中弱强度刺激。由同一位术者施行针刺,双眼均治疗。若针刺剧痛难耐,可退针至皮下轻微改变针刺方向重新刺入穴位。治疗过程中密切关注患者的情况,如出现晕针、断针等不良情况应及时对症处理。

1.6 观察指标

1.6.1 泪液分泌试验(SIT) 治疗前后各检查1次。将泪液检测滤纸条一端折叠5 mm置于下睑外1/3结膜囊,闭合双眼5 min,测量折叠处的湿润长度。

1.6.2 泪膜破裂时间(BUT) 治疗前后各重复检查3次,取平均值。计算泪膜第一个干燥斑形成的时间,正常值在15~45 s。

1.6.3 角膜荧光素染色试验评分 滴入2%荧光素钠于眼内,观察角膜染色程度。将角膜病变面积平均划成4份,每份均有0~3分,满分12分。无染色情况为0分,少许斑点状染色为1分,较多斑点样染色是2分,3分为块状染色,最后把分数相加的总分为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4]。

1.6.4 症状积分评定 按主症的严重程度将评分标准定为:①0分:正常;②2分:轻度;③4分:中度;④6分:重度[5]。分别对干涩感、视物疲劳感、烧灼痛感、异物感进行主观评定,治疗前后各评分1次。

1.6.5 临床疗效综合评定 采用尼莫地平法计算总有效率。①治愈:临床症状和体征几乎全部消失,检查结果在正常值范围内。②好转:症状减轻,泪液分泌增加,检查结果明显优于治疗前。③无效:症状和体征无明显改善。

1.6.6 其他检查 活检及印迹细胞学检查,血清学检查,虎红染色等。

1.7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20.0统计治疗单纯性下肢静脉曲张的试验数据:计量资料以 (±s)表示,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者症状积分比较 由表1可见,比较2组受试者治疗前症状积分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2组受试者治疗后干涩感、视物疲劳感、烧灼痛感、异物感积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干涩感、视物疲劳感、烧灼痛感、异物感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表1 2组患者症状积分比较 (±s,分)

表1 2组患者症状积分比较 (±s,分)

注:与治疗前相比较,#P<0.05;与对照组相比较,△P<0.05

组别 眼数 时间 干涩感观察组 8 0 治疗前 5.3 1±0.3 5视物疲劳感4.1 6±0.6 8治疗后 2.1 6±0.2 2#△ 2.2 5±0.3 4#△对照组 8 0 治疗前 5.2 9±0.3 3 4.1 5±0.6 6治疗后 4.1 5±0.2 9# 3.4 3±0.3 9#烧灼痛感4.5 9±0.4 4 2.2 3±0.2 8#△4.6 2±0.5 1 4.0 3±0.3 1#异物感5.2 2±0.3 2 3.3 3±0.2 6#△5.1 9±0.3 3 4.7 6±0.3 4#

2.2 2组患者SIT、BUT比较 由表2可见,2组受试者治疗前SIT、BU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较治疗前有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SIT分泌量更多,BUT更长,差异显著(P<0.05)。

表2 2组患者SIT、BUT比较 (±s)

表2 2组患者SIT、BUT比较 (±s)

注:与治疗前相比较,#P<0.05;与对照组相比较,△P<0.05

组别 眼数 时间 S I T(m m)观察组 8 0 治疗前 3.2 1±1.1 4 B U T(s)2.2 4±1.7 6治疗后 6.3 6±2.2 5#△ 5.2 3±2.6 6#△对照组 8 0 治疗前 3.2 3±1.1 5 2.2 6±1.6 1治疗后 4.1 1±2.3 6# 3.7 5±2.7 4#△

2.3 2组患者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比较 由表3可见,比较2组受试者治疗前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治疗后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表3 2组患者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比较(±s,分)

表3 2组患者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比较(±s,分)

注:与治疗前相比较,#P<0.05;与对照组相比较,△P<0.05

组别 眼数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8 0 6.3 8±1.2 9 2.3 5±1.0 2#△对照组 8 0 6.4 1±1.3 1 4.8 6±1.1 6#

2.4 2组患者临床疗效综合评定比较 由表4可见,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为47.5%,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观察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

表4 2组患者临床疗效综合评定比较 [例(%)]

3 讨论

干眼是泪液质和量分泌异常或动力学发生变化,造成泪膜稳定性降低,伴眼部自觉不适感和眼表组织病变的眼科疾病。干眼病因病机主要为:①水液层泪腺分泌泪液量不足;②油脂层分泌量不足;③黏蛋白层分泌量不足;④泪液蒸发过度,泪膜分布不均匀[6]。临床常见症状有眼睛干涩、异物感、眼痒、眼疲劳、灼热刺痛感、分泌内容物黏腻、惧风、怕光;眼睛干甚可刺激分泌反射性泪液,导致经常性流泪;病情重则眼睛红肿、充血、角质化、丝状物附于角膜,慢性发展可造成角结膜病变,并导致视力减退[7]。干眼多发生在老年群体中,但近年来,由于电脑的长时间使用、隐形眼镜的长期佩戴等工作生活习惯,使得年轻患者的发病率大大增高。干眼作为一种慢性病,目前无特效疗法,需要患者维持长期治疗。现在临床上多采用泪液成分的替代治疗,使用人工泪液或自体血清,增加眼部的湿润度,减轻眼部干涩等症状,但是人工泪液的疗效只是暂时的,不能从根本上增加泪液的分泌,且添加防腐剂的人工泪液长期滴注也会对眼睛有一定损害。

干眼症属于中医学“燥证”范畴,中医认为该病是由于阴虚火旺,津液损耗,最终目珠失润[8]。针刺治疗是中医特色疗法,针刺干眼可刺激泪液的分泌,促进泪膜表面的稳定,且操作简便、成本低廉,显示其独特的优势。本次研究针刺选用下列眼周穴位:睛明位于五脉交会处,是眼病治疗要穴;攒竹、承泣滋阴清热、调畅眼部气血;瞳子髎、鱼腰有疏泻郁热之效;四白和丝竹空主治目疾[9]。为进一步探究眼周穴位针刺干眼患者的临床疗效,我们进行了与人工泪液的对照试验,得到了以下结论:2组受试者治疗后干涩感、视物疲劳感、烧灼痛感、异物感积分较治疗前均下降(P<0.05),说明针刺和人工泪液均能改善干眼的症状;观察组治疗后症状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说明针刺眼周穴位更能缓解眼睛的干涩疲劳,减少烧灼痛感、异物感。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SIT分泌量更多,BUT更长,差异显著(P<0.05),说明针刺眼周穴位更能促进泪液的分泌,增加泪膜的稳定。观察组治疗后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综上,眼周穴位针刺治疗干眼患者疗效显著,能缓解眼干、眼痒、眼痛等症状,不良反应小,操作简便,值得临床的推广和运用。

猜你喜欢
干眼泪膜泪液
泪液成分异常与不同泪膜破裂方式的研究进展
基于泪膜破裂方式的干眼诊断新思路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泪液及血清中BDNF的定量分析
中药联合人工泪液治疗白内障术后干眼的研究进展
切洋葱时嚼口香糖就不会流眼泪吗
竟是“干眼”找上门
除风益损汤治疗LASEK术后干眼的临床观察
辨证针刺治疗不同证型干眼的疗效观察
飞秒激光制瓣LASIK术后泪膜的变化与年龄相关性分析
滋阴补肾法治疗肝肾阴虚型干眼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