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必须完整准确理解和把握党的基本路线

2018-11-20 04:03周选亮
支部建设 2018年10期
关键词:初级阶段路线现代化

■ 周选亮

一、从基本路线制定的依据理解和把握党的基本路线

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在一定历史阶段根据社会经济政治发展的基本状况、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所处的国际环境状况而制定的。从制定的依据来理解和把握基本路线能更好地认识到党确立基本路线的必要性。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制定正确的基本路线,必须以对现实国情的正确判断为基础。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遵循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创造性地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为制定并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前提。党十九大通过的新党章强调:“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在原本经济文化落后的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需要上百年的时间。”这是对我国基本国情的论断。从基本路线的角度看,基本路线的所有内容都与解决社会的主要矛盾息息相关,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制定和执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根本依据。必须明确的是,基本路线是总方针、总政策,基本路线和社会主要矛盾不是一一对应关系。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现阶段主要矛盾的变化虽然是关系我国历史发展全局的变化,关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国发展的全局,但是必须看到的是,我国主要矛盾的变化,只能反映出一定时期我国社会矛盾运动的内涵和形式发生了变化,还不足以说明由社会基本矛盾即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矛盾所决定的社会发展阶段发生了根本性改变。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也可以说,我国社会的根本任务并没有改变,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从总体上说是适合我国主要矛盾的变化的,基本路线的完善和充实就是为了更好地顺应主要矛盾的变化。

(二)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对时代及其发展趋势的分析判断,对于马克思主义政党来说,是直接关系到其所制定的路线方针正确与否,关系到事业成败的一个全局性的问题。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是中国共产党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时代背景。党的十九大对当今国际形势的判断是:“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全球治理体系和国际秩序变革加速推进,各国相互联系和依存日益加深,国际力量对比更趋平衡,和平发展大势不可逆转。”虽然今天的国际形势和上世纪八十年代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时代主题并没有发生改变,“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前景十分光明,挑战也十分严峻。”我们必须坚定不移继续保持党的基本路线所确定的大方向、大原则,不断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

二、从基本路线的内容构成理解和把握党的基本路线

从内容构成上理解和把握党的基本路线,能更加深刻地领会基本路线的科学性,增强坚持基本路线的自觉性。“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对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最主要内容的简明概括,但绝不能把这条基本路线简单地等同于“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完整表述是由相互贯通、相互依存的四句话构成的,每一句话表达的内容在基本路线中的作用和地位是不同的,它们又是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完整统一体,不能分割。

第一,“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这句话指明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奋斗目标的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这句话的主语当然是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在党的领导下紧紧依靠全国各族人民,有了这两者的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必定能够获得胜利。

第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这句话又称“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这是基本路线最主要的内容,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奋斗目标的基本途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确立了兴国之要,是党和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其他各项工作都要服从和服务这个中心。我们必须看到,虽然目前我国经济总量位居世界第二,但我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在世界上排第70名左右。尤其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进入转型期、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更要紧紧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放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奠定了立国之本,是党和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离开了四项基本原则,就会动摇我们国家的根本性质和政治基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无从谈起。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整个过程中,必须旗帜鲜明地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今天仍然需要强调的是,四项基本原则中,最重要的是什么?邓小平说,最重要的是两条,一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二是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改革开放”,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指明了强国之路,是党和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只有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才能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第三,“自力更生,艰苦创业。”这是党的优良传统,也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奋斗目标的根本立足点。我们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奋斗目标,当然要争取外援,并尽最大可能利用世界各国方方面面的资源。历史经验也告诉我们,关起门来搞建设,不可能实现现代化。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更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社会全面发展的根本立足点必须放在“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上。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全党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全党一定要保持艰苦奋斗、戒骄戒躁的作风,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奋力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第四,“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这是党的基本路线规定的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经过党的十七大、十九大的完善,这一目标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社会全面发展的要求。“富强”主要是经济领域的目标和要求,“民主”主要是政治领域的目标和要求,“文明”主要是思想文化领域的目标和要求,“和谐”主要是社会领域的目标和要求,“美丽”主要是生态领域的目标和要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五个领域的奋斗目标和要求与“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实现了对接,既是理论创新,也是实践创新。

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党的十九大在基本路线中奋斗目标的表述上,增加了“美丽”的内容,并将“国家”改为“强国”。增加“美丽”的内容,充分说明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重视,也体现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更趋完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理念深刻揭示了发展与保护的本质关系,如今已成为全社会的普遍共识,引领着中国走上绿色发展之路。这是党在新时代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理念创新。什么样的中国是“美丽”的?习近平总书记说:“让老百姓呼吸上新鲜的空气、喝上干净的水、吃上放心的食物、生活在宜居的环境中、切实感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实实在在的环境效益,让中华大地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总书记的描述,反映的是人民的期盼,也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要求。十九大报告把“美丽中国”上升到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强国的高度,提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同时,也把“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从而丰富和完善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内涵。

党的十九大报告对奋斗目标的规定从“国家”到“强国”,一字之变内涵深刻,说明我们已经具备了向更高更强目标加速迈进的信心和能力。十九大报告不仅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描绘了令人憧憬的奋斗目标,也拟定了切实可行的战略安排。从现在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毛泽东把基本路线比作“照耀我们各项工作的灯塔”;邓小平说,党的路线正确与否“关系着国家的前途和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江泽民强调基本路线“是我们必须遵循的行动指南”;胡锦涛提出“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习近平多次指出,“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从“灯塔”到“生命线、幸福线”,党始终把基本路线放在了极端重要的位置和高度。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宝贵经验和智慧结晶,在新时代只有完整准确地理解和把握党的基本路线,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才有可靠的保障。

猜你喜欢
初级阶段路线现代化
实现人民美好生活之道: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的现代化新篇章
基本实现现代化需要补足哪些短板?
画出路线
闻鸡起舞
汉语初级口语词汇教学初探
找路线
初级阶段汉语国际教育汉字书写偏误研究
“新古典主义”“现实主义”与十七年文学的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