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德兼治为新时代护航

2018-11-20 04:03本刊编辑部
支部建设 2018年10期
关键词:德治公平正义依法治国

■ 本刊编辑部

宪法宣誓仪式首次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举行:新当选的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近3000名全国人大代表的见证下,左手抚按宪法,右手举拳,庄严宣誓。这一庄严的仪式背后,是习近平主席始终不渝、一以贯之地强调依法治国、依宪治国,实现人民热切期盼的社会公平正义的决心。作为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面对宪法宣誓,是以上率下对宪法的敬畏、信守和捍卫。

审议宪法修正案草案、监察法草案,首次举行国家领导人宪法宣誓……这让全面依法治国的步伐变得更加铿锵有力。

“法者,治之端也。”新时代,只有把全面依法治国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党和国家工作纳入法治化轨道,才能实现经济发展、政治清明、文化昌盛、社会公正、生态良好,才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制度保障。习近平主席指出,治理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关键是要立规矩、讲规矩、守规矩。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治国理政中更加注重发挥法治的重要作用,把全面依法治国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强调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明确凡属重大改革要于法有据,要求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这就要求领导干部提高法治能力,用制度说话、按规矩办事,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确保治理过程公开、行为确定、权责明晰。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式,也是以德治国的重要推手。习近平主席在参加重庆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既讲法治又讲德治”“把法律和道德的力量、法治和德治的功能紧密结合起来”。这就要求领导干部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过程中高度重视以德治国,切不可法治硬、德治软,更不能把德治与法治对立起来。

法安天下,德润民心。各级党组织要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一以贯之于依法治国的全过程,各级领导干部要对宪法法律始终保持敬畏之心,做守法的模范,以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谨慎态度,坚守法律的底线。同时,要做道德模范,把自律和他律紧密结合起来,做品德高尚的人。让德治成为法治的源头活水,法治成为德治的有力保障。要多积尺寸之功,不因善小而不为,慎独慎初慎微慎欲,讲政德、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是民心所向、国运所系,让我们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努力开创法德兼治的新局面,让社会更加公平正义,让人民生活更加和谐美丽。

猜你喜欢
德治公平正义依法治国
审判执行不停摆 公平正义不止步
用“问道”之理 求“德治”之功
礼赞70年:从五四宪法到全面依法治国
荷叶礼赞
选任好人民陪审员 让群众感受更多公平正义
坚持公平正义 增强裁判效果
让公平正义在“最后一公里”提速
法治中国是实现中国梦的推动力量
两会布局 依法治国
镜头·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