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晨读课有效管理的探索性研究

2018-11-20 11:56史先伟
新课程·中旬 2018年8期
关键词:有效管理语文

摘 要:针对现在晨读课存在的管理无序现象,主要应用了行动研究法、经验总结法等方法,对语文晨读课有效管理中的一系列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和探索,从目标的管理、内容的管理、方法的管理和评价的管理四节内容进行了详细的讨论,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关键词:语文;晨读课;有效管理

“一天之计在于晨。”晨读活动一直被誉为“大脑最清醒时的工作”。但事实上,并非常人所想象的那样完美,甚至常出现无声晨读现象,更谈不上读出感情,读出含义。2018年4月,我申请的此课题,获得济宁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的立项,通过几年的探索性研究,我们总结了一点经验,现供同仁参考。

一、晨读课有效管理的理据及意义

(一)《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个学段的教学都要重视朗读……以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朗读是语文学习中无可替代的方式,素养的提高要靠熏陶、感悟、潜移默化,而不仅靠灌输所能解决的。“讲解是死的,如同进行解剖,朗读是活的,如同给作品以生命。”

(二)晨读活动的心理学依据

从心理学角度讲,早晨空气新鲜,人的心情轻松愉快,再加上经过一夜的充分休息,精力充沛,由于记忆材料没有受到前摄抑制的干扰和影响,是在人的记忆力最高峰期间进行的活动,因此短时间内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记忆效果。

(三)大声朗读对语文学习的好处

研究证实:人在大声朗读时,参与大脑活动的神经细胞能达到70%以上,远远超过默读或其他阅读识字方式,“语文学科,不

该只用心与眼来学习,须在心与眼之外,加用口与耳才好”。也有利于转变学困生的性格,如果能坚持训练大声朗读文章,思考能力一定会增强,性格也会改变。

二、晨读课有效管理的实施

(一)目标的管理

课程改革的教学理念倡导目标教学的教学模式。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晨读课作为一种特殊课型,在学期初就制订出切实可行的计划,对要达成的基本目标进行细化,如分解出字音生词、文学常识、语言运用、朗读体验、思维训练等几个小目标,并将各个小目标结合每天的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灵活结合,把这些知识点转变成学习小组或个人的目标,在晨读课上大声朗

读,互相激励,在愉快的晨读课氛围中完成学习目标,并逐渐内化为学生自觉的自我目标管理习惯。

(二)内容的管理

课堂教学的结束,并不意味着学生对课文学习的结束,课堂教学中师生的对话内容丰富,如不及时复习巩固,恐怕学生早已忘掉大半,如果说预习性的晨读课是对学生的一种初级学习体验和预设,那么复习性的晨读课就是学生对学习成果的巩固、深化和提升,学生按照老师引导的知识目标管理模式,以小组为单位,把课堂学习完的内容分解成字音生词、文学常识、语言运用、朗读体验和思维训练等几项内容,并且分类整理出相应的知识点,并在晨读课上放声朗读,进行消化吸收。通常情况下,如果学生在每天的晨读课上反复朗读某一篇课文,势必造成朗读激情的降低,科学证实,人们对新事物懷有本能的好奇心,鉴于此,我根据学生的自主推荐,编写了《晨读课基础知识大全》《作文素材大全》,印刷成小册子,供同学们在晨读课中系统地朗读。

(三)方法的管理

我根据初中生心理特点,创新了很多晨读活动形式,如分角色朗读、诗情画意的配乐读,这一方式效果奇佳,音乐与文学存在着不解之缘,在塑造艺术形象方面,音乐主要靠旋律,文学主要靠文字,当二者相吻合时,便会使人们的情感拥有和谐共鸣的放大效果,能激起学生的表现欲望,伴随及时点评,一轮比一轮精彩。如“早间新闻联播”,由轮流“执政”的学生作新闻主持人,讲述事件,“写给今天的话”,且板书在黑板一侧,学生必然变“要我读”为“我要读”“书中有美味,书中有乐园”,我想这也许是高效课堂的密码吧。

(四)评价的管理

晨读课的教学评价根据多元智能理论进行评价,辨清学生的智能特点和学习类型,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强项智能展现其所知所学,通过评价,学生能保持对晨读课的兴趣,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也能促进教师对晨读课管理的完善。常用同学互评法、小组评价法。同学互评的过程实质是相互学习的过程,相互评价也可以起到互相监督的作用,真实客观地反映出学生努力读书的成果,教师的评价能够在关键时机进行点拨,使学生获得援助或引导。

三、晨读课实施管理中的反思

部分学生学习效率低,处于落后状态,维果茨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和霍华德·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给了我解决问题的灵感,我尝试着进行分层教学和个别化教学,鼓励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现有基础水平和学习风格特点,建立自己的晨读学习方案,灵活主动地管理好自己的学习,取得一些成效。

新课程反对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应加强对学习策略的指

导。如联想想象法、口诀法、谐音法等。艾滨浩斯的遗忘规律指出,要及时复习,内容较多的可分散复习记忆,做到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同时要多激发学生的非智力力量,通过励志故事、名言警句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磨炼学习的意志,增强自我效能感,以乐观进取的心态迎接挑战,实现学习目标。

综上所述,影响语文晨读课有效管理的因素是复杂的、综合的,不仅受师生、教学理念、教学手段等因素的影响,而且也受这些因素相互作用方式的制约。我们语文教师应增强研究意识,优化自己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智慧,逐步让学生从“学会”转变为“会学”,使教学真正成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

参考文献:

[1]朱作仁.语文教学新思维[M].杭州:杭州出版社,2001:82.

[2]叶圣陶,朱自清.《精读指导举隅》前言[M].上海:上海商务印书馆,1942.

注:本文系济宁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课题。题目:初中语文晨读课有效管理的探索性研究(课题编号:2018NG096)。

作者简介:史先伟(1971.6—),男,籍贯:山东省邹城市东关社区,一级教师,教育硕士。

猜你喜欢
有效管理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让管理为教学助跑
浅论英语课堂的有效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