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稿拾零 1808

2018-11-21 22:09
中外文摘 2018年8期
关键词:杜莎小黄财富

煮字疗饥 老友昌华兄赠我一册商务版新作,是他这些年拜望文坛诸公并合影留念的集子。选了几篇《最后的素描》,前两期在“慢阅读”里登了。这些文字读起来,不由你不慢。精力充沛了几十年的浩然,最后被病魔击倒,七旬刚过便已认不出当年家中的“常客”;他在病床上静静地煎熬了漫长的四年,暗无天日。人们一提到王映霞,便连带想起郁达夫,更少不了早年婚事离合的纷纷扬扬。九旬开外的老人风度依然优雅,只是脾气越发大了,倒显出些许可爱。无名氏(卜乃夫)已为年轻读者不熟悉。我早年读过他的《塔里的女人》,印象不深了。如今方知,这位曾红极一时的台湾作家,年逾八旬还在为生计奔波。他说很想在能动的时候多爬点格子、多攒点钱,好在杭州买套房子,在西子湖畔度过余生。这是老人最后的人生理想,终归没能达到。他坦承“为了生活,仍不得不老牛耕田也”,昌华称这是八十五岁老作家煮字疗饥的悲吟。我们多数人还没那么老,不必多读这类沉重文章。闲下心来扫一扫作家收入排行榜吧,算一算他们在西子湖畔能买几平方。

财富流向 天天沉浸于科技进步、遨游太空、财富几年翻个跟头的兴奋中,觉得作为人类一员,从没这么阔气过。今天看到一个数据,登时有点退烧。英国乐施会最新报告显示,去年全球创造的财富,82%都流向了最富有的1%的人群。这份名为“请回报劳动,而不是酬谢财富”的报告(这种标题在社会主义媒体上已少见到),以权威数据告诉我们:全球最富有的42个人所掌握的财富,相当于全球最贫困的37亿人所拥有的财富总和。我忽然感到,世界出演财富爆炸剧时,我们全都站在台下拼命鼓掌,还弹幕,还傻笑!各地的GDP都在涨,高兴之余查了查社保卡,退休金起码两年没动了。真的,工资条都在。

林大人 杜莎夫人蜡像馆为林则徐立像的原因众说纷纭。有人说“为其忠正勇毅,不以苟且图息肩也,可谓知所敬”;但也有人考证,其实是林的“虎门销烟”触发了鸦片战争,最终使英国有机会达到“五口通商”的目的,是以纪念,也就是纪念自己了。窃以为,不论从何而论,站在杜莎群像里的林则徐都是个巨人。我们见识到一个老牌帝国的野心与气度;也看到一个甩着长辫子的国臣一脚踏入宿敌的殿堂,从此稳稳立足——我们都该为他叫好。世间雕像越来越多、越来越高大,广场、堂馆、校园、山颠……迄今为止,林大人是个另类,没有之一。

小黄之殇 小黄是小蓝小橙小绿的代称,官名“共享单车”,传说是新四大发明(还有高铁、支付宝、网购),北京一地就投放220万辆。骑车人自然高兴,只花少许的钱,随便骑随便扔,不用修不怕偷——什么共享,明明就是共产啊。投放车的人也有他们的一笔账,在巨额资本的碾压下,一番血肉横飞后便得了天下——你可尝过君临天下的滋味?“轰轰烈烈”的背后,输家只有一个,那就是惨不忍睹、堆积如山的残疾车了。上学时我曾在自行车配件车间打磨前叉子,手泡在水里干活;现在鸟枪换炮,工人下了岗享清福,在岗的都是流水线上的机械手。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又结实又灵便,让骑了几十年车的老司机羡慕死。可谁料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再结实的东西也禁不起人糟践。如今不搞运动、不兴人斗人了,虐待个宠物都不行;把这些没人疼没人爱、不会叫只会忍的小黄小蓝欺负一下谁能挡得住?人性之劣,一脉相承。在我眼里,这些缺胳膊断腿的小黄们都是有生命的活物;眼见它们数千骨骸堆在一起,恍若万人坑再现。难以想像那些随便丢弃者,跟整天悲天悯人、喝一口鸡汤便落泪的是同一群落。昨日见一辆扭曲倒地的小黄,后轮护瓦上赫然几个大字:厉害了,我的~!我没念出声来,怕小黄听见难过。

猜你喜欢
杜莎小黄财富
教儿子与心爱的宠物“ 断 舍 离 ”
小黄和小蓝
锲而不舍
好奇心是一生的财富
重庆杜莎金刚狼蜡像惊喜揭幕
如何应对第三轮财富洗牌?
攀比
“火红财富”的拥有人
吃苦也是一种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