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业开放背景下中、外资银行的信号博弈分析

2018-11-21 11:54李莉
消费导刊 2018年13期
关键词:外资银行

李莉

摘要:随外资银行的加速进入,外资银行对中资银行效率的影响却不明确。银行与借款人的信号博弈模型可探究外资银行对中资银行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在竞争环境下,中外资银行都会选择低贷款定价合约,从而吸引借款者;借款者在保证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基础上,会优先选择还款。但外资银行凭借其低成本在吸引新客户方面给中资银行带来较大的压力和冲击。中资银行在外资银行的压力下,应通过学习技术、改善服务来提升自身效率。

关键词:银行业开放 外资银行 信号博弈

一、引言

2018年2月,中国银监会宣布将取消对中资银行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外资持股比例限制,大力促进金融市场化进程。外资银行进入对东道国内资银行效率以及技术的影响一直是学者热议的话题。

一些学者认为外资银行进入有利于内资银行的发展。刘亚等(2009)利用我国1997年到2007年的数据,发现外资银行的进入显著促进了中国银行业效率的提升。Ukaegbu(2014)、Li(2015)等学者认为外资银行在金融服务和风险度量等方面具有较大的技术优势,进入东道国以后,会通过示范效应带动内资银行技术进步。邓慧博(2014)则发现来自外资银行的竞争压力迫使我国商业银行提高了成本效率。

但也有相关研究持相反的意见,Berger和Hannan(1997)的研究表明进入东道国的外资银行将目标市场定位于还款能力较强、财务状况较好的优质客户,对本土银行的收益来源造成较大影响。朱佳钰等(2010)选取了国内十多家上市商业银行,发现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防范、规避与转移意识有所削弱。陈福生等(2012)的实证研究表明,外资银行的进入程度与对本土银行绩效呈现倒U型关系,在初期,外资银行进入促进中资银行绩效提高,在进入程度达到一定规模后,该效应转为消极影响。

另外,针对外资银行进入对内资银行的作用途径的研究并不多。博弈论是解释竞争现象的良好分析方法,刘立安等(2010)借助信号博弈发现中资银行的竞争优势是老借款人,外资银行提供混同合约时,中资银行将失去所有新借款人;王美霞(2017)通过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发现外资银行所占比例不同的合资银行,向市场提供的金融服务产品的价格差异有逐渐扩大的趋势。

本文将沿用博弈论的方法,建立银行与借款人的信号博弈,来解释外资银行在借贷业务上对中资银行的影响。

二、银行与借款人的信号博弈

信号博弈是研究具有信息传递特征的信号机制的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本章节以银行为信号发出方,将银行的贷款定价作为信号,借款人则作为信号接收方,来解释外资银行在借贷业务上对中资银行的影响。

(一)模型假设

1.博弈主体:参与人1为银行,参与人2为借款者。其中,银行的成本p有高、低两种可能,即分为ρN和ρL,依据Sengupta的成本优势论,外资银行具有成本优势,表示为ρL,中资银行则为ρH

2.基本假设

(1)自然人Nature:銀行的成本高低由自然人决定,即由Nature决定银行的类型,且分别赋予0.5和0.5的概率。

(2)先验概率与后验概率:先验概率为借款者只知道银行向其传递的信号类型概率为0.5,0.5;后验概率则是参与者2在观察到任何信号之后,须对发送者的类型作出判断,并根据贝叶斯法则和发送者银行的战略,修改对银行信号类型的看法。

(3)序贯理性:在给定借款者战略的条件下,银行选择的信号必须使银行的支付最大化;给定后验概率时,借款者的行动选择也应当满足期望支付最大化。

3.博弈顺序:银行首先预测借款人的战略选择,并提供策略;银行提供贷款后,恰当的借款人会接受贷款,选择是否履约还款。

根据银行效用最大化,对银行可能收益的大小进行排序如下:CLH<0,

(二)博弈过程

1.博弈双方:参与人1为银行;参与人2为借款者;

2.战略空间:银行{高定价,低定价},表示为{H,L};借款者{如期还款,不如期还款),表示为{A,B};

3.信号集:即银行的策略集:银行制定的信贷定价合约{H,L},H表示提供(RH,CH)合约,L则提供(RL,CL)合约;

4.博弈过程:首先,N以{0.5,0.5}选择参与人1银行的类型{T1,T2);银行在观察到自己的类型后从信号集{H,L}中进行选择;继而,借款者从{A,B}中选择行动。通过海萨尼转换,博弈过程如图1所示。

对于中资银行与外资银行,在竞争环境下,双方都会选择低贷款定价合约来吸引借款者;借款者在保证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基础上,会优先选择还款。但是由于均衡时RLL>RHH,外资银行的收益高于中资银行,而根据委托一代理理论,外资银行在吸引客户时将会更加努力,因而更有可能争取到业务。外资银行凭借其低成本在吸引新客户方面给中资银行带来较大的压力和冲击。

三、结论及建议

随银行业外资股权投资比例规则的取消,外资银行的加速进入,必定会对本土中资银行产生影响。本文通过建立信号博弈模型,为外资银行对中资银行的影响及二者的相处模式提供了一些思路。

研究发现,只有{(低定价,低定价),(还款,不还款,q=0.5,p∈[0,1]}能在理性人和序贯理性的假定下形成子博弈的精炼贝叶斯纳什均衡。因而在竞争环境下,中外资银行都会选择低贷款定价合约。但由于均衡时外资银行的收益高于中资银行,外资银行更有可能争取到业务。外资银行凭借其低成本在吸引新客户方面给中资银行带来较大的压力和冲击。

根据研究结果,本文为银行业中、外资银行的发展提出以下建议:第一,加强学习,提升中资银行效率。中、外资银行的业务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融资成本,中资银行为消除成本劣势,可积极寻求学习机会,在竞争与摩擦中学习外资银行的技术,提升客户甄别能力,促进自身融资成本和服务质量的提升;第二,政府助力,促进中、外资银行交流合作。由于存在利益冲突,中、外资银行合作需依赖于政府的促进作用,通过积极引导,政府应努力营造合作交流的良好氛围,实现银行业整体提升;于此同时,随着银行业开放进程的加速,政府仍需加强银行监管力度,维持中、外资银行竞争秩序。

猜你喜欢
外资银行
外资银行进入对新兴市场国家金融业的影响
与外资银行同行
试论我国对外资银行的市场准入监管
外资银行对我国银行稳定性的影响
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少数股权还是独立发展
外资银行进入模式选择——考虑退出期权
论我国外资银行监管的立法完善
外资银行进入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及对策
外资银行改制经营的实证分析
外资银行适合你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