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乡村师范教育发展中的教师队伍

2018-11-22 10:45徐军
牡丹 2018年26期
关键词:师范学校师范教育新式

徐军

在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尊师重教”一直是中国的文化传统,对于教师的尊重也是对于其知识学问的肯定,人们一直恪守“学高为师”的原则。但是,中国传统社会中没有孕育出专门的师范教育。对于教师的评价主要基于其知识储量,对于其专业技能并没有太多关注。中国近代师范教育的发展是伴随着中国社会现代化的脚步发展而来的。民国时期乡村师范教育的发展历程是中国近代师范教育发展历史上的一段特殊历程。

一、民国时期乡村师范教育发展的背景

乡村师范教育是一种以培养乡村教师为目的师范教育,主要在乡村地区培养。乡村师范教育的兴起与发展与当时社会发展的宏观历史背景密不可分,同时与乡村社会和教育的具体现状紧密相连。

(一)近代内忧外患宏观背景下科举制度的废除对乡村社会的巨大冲击

科举制度对于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的影响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诸多方面,它更多地是一种社会运转和人才流动的机制。科举制度的废除使得中国传统社会的城乡分离,乡村社会中依靠读书入仕的学子没有了进入城市社会的途径。而科举制度的废除导致这种流动途径的丧失。近代西方新式教育的引进带来的是传统教育方式与观念的分崩离析。新式教育中将耕与读分离,使得乡村精英阶层逐渐离乡,乡村社会控制与领导的精英阶层逐渐减少,乡村社会自然走向崩潰的边缘。

(二)新式教育的中国本土化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近代以来,为挽救民族危机、抵御外辱,不少有识之士掀起了教育救国的热潮。他们彻底摒弃中国传统的教育体制,引进了建立在发达工业文明之上的新式教育。然而,这些嫁接过来的新式教育并没有完全在中国传统社会的机体上达成人们预想的目标,无法满足中国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

作为基础教育的师范教育,由于缺乏与中国国情特质相契合的改变,对于中国传统乡村社会的作用反而是消极的。因此,许多教育界的精英开始反思和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师范教育发展之路。20世纪30年代,中国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乡村教育运动,乡村师范教育也因此得以发展,乡村教育推动者在乡村教育师资的重要性达成共识,受到了乡村教育家的普遍重视。

二、乡村师范教师的来源与构成

乡村师范教师的教育水平与乡村师范的教学效果息息相关,在某种程度上,乡村师范的师资水平决定了乡村师范教育的水准。中国古代社会并没有专门的师资培养机构,直到盛宣怀在1897年创立南洋公学师范院,中国师范教育才逐步进入正轨。民国初年的师资总体上体现出新老交替的特征,既有新式教育培养的人才,也有部分旧式教育培养的师资。但是,新式教育培养的教师已经逐渐成为主体。

乡村师范教育的教师在进行规范化以前,其构成较为复杂,既有受过新式教育的留学生、国内高等教育的高级知识分子,又有未受过教育的人。为了适应乡村发展的需要,学校还聘请了一些具有农业生产技能的人。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以后对其进行了规范。乡村师范的教师必须由上一级的师范学校和师资培训学校培训,注重师范学校培养的学生的选用。乡村师范教师的学历构成主要分为五类:留学生、国内高等教育生、省级师范毕业生及优秀乡村师范毕业生、旧文人和其他。本文主要介绍前三类。

(一)留学生

留学生是乡村师范教育的推动者和改革者,他们一般在国外接受良好的西方教育,怀揣着“教育救国”的热忱,回国投身于民族自救运动中。在乡村师范教育的实践中,留学生在师资中的比例是相对较少的,而且往往扮演领导者的角色,是乡村师范教育的推动者。

(二)国内高等教育生

乡村师范教育师资中有很大一部分受过国内高等教育的学生。他们虽然没有出国留学,但是由于学历层次较高,又受到新式教育,所以也投入到乡村师范教育的建设中。

(三)省级师范生以及优秀乡村师范毕业生

师范教育体系下培养出的教师是乡村师范教育的重要力量。南京国民政府时期,认定乡村师范教师资格时,往往会重视师范教育培养的学生。

乡村师范的师资构成总体上没有城市的师范教育高,但是在当时已经算是比较高的水平。这仅仅是评价教师学历水平的标准。乡村师范教育有着特殊的使命,乡村师范教育的教师不仅要培养掌握新知识的教师队伍,还要引导学生如何更好地投入乡村建设的运动中。

三、乡村师范教师的管理与培养

乡村师范教育的教师最初来源复杂,多是按照发展的需要自行确定。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以后,为了统一教育体系,对师范教育师资进行了资格规定和审查。1934年,国民政府教育部颁布了教师资格审定的规定,分别是《小学教员检定暂行规程》《中学及师范学校教员检定暂行规程》《中学及师范学校教员检定委员会组织规则》。

根据规定,教师资格的检定工作由各省负责,各省组建检定工作委员会,但是委员长由教育行政部门负责人担任,委员也有委员长指定。一般都是有各地教育部门负责人和一些大学院长等担任。另外,师范教育师资检定中并没有单独列出乡村师范的具体要求。乡村师范教育的教师资格审查有两种情况,一是按照师范学校的标准,另一个是按照简易师范学校的标准。二者是有差别的。但是,不管哪一种标准都可以看出,对于乡村师范教育师资的检定,一方面注重学历,另一方面也注重教学经验和能力。因此,相对而言,乡村师范教育的师资朝专业化方向发展。另外,除了资格认定,教育部也对检定合格后的任职、年限和范围等做了规定。

师资检定制度实行后,师范学校在选聘教师时能够按章办事,有迹可循。这对于师范学校规范师资选聘,提高师范学校的师资水平有规范性作用,同时也有利于推动农村教育发展和乡村建设。

四、结语

教育是百年大计,而作为为教育发展储备人才的师范教育更是重中之重。民国时期,乡村师范教育的发展是多种社会力量合力的结果,一方面民国政府加强社会治理和控制的需要推动了一系列乡村师范教育规范化和制度化的建设,另一方面社会教育中的有识之士怀揣“教育救国”的理想,投身于民族自救的使命中。这不仅是中西方文化交流的结果,也是西方新式教育理念在中国本土化的过程。

(江苏师范大学)

猜你喜欢
师范学校师范教育新式
北京高等师范学校音乐教育史考释
新式汽车
河南省幼儿师范学校
衡士玉美术作品
中国近代幼儿师范教育研究文献综述
甘露/新式婚爱珠宝《爱will》放大你身上的幸福光芒
Cartoons
我国近代师范教育思想发展研究综述
论民国中后期武冈中等师范学校训育实践*——以武冈境内师范学校学生自治会为例
新式可伸缩性布朗式架的改良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