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阳市一次暴雨过程的中尺度对流系统研究及机理分析

2018-11-23 11:30林晓明
卷宗 2018年31期
关键词:揭阳暴雨

摘 要:本文从环流背景,中尺度特征,物理量诊断等角度对揭阳2014年3月30-31日暴雨过程诊断分析,得出這次强降水主要是高空槽引导作用,使低层西南低涡南移并产生切变线,形成强降水过程。希望通过此次暴雨过程相应关系分析总结,对揭阳地区今后降水预报提供参考信息。

关键词:揭阳;暴雨;环流背景;物理量诊断

广东省地处低纬,雨量充沛。暴雨是广东省主要灾害性天气之一,易导致城市内涝等灾害,暴雨预报分析也是气象工作中重点和难点。揭阳市地处粤东沿海,洪(潮)、涝、旱、风等自然灾害严重,东部沿海受西南季风影响突出,低空急流活跃,东东北一西西南走向莲花山脉抬升作用明显;因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北一北缘较接近该区,亦常受台风影响,在低压结合冷空气及其他天气系统共同影响下,易产生暴雨。因此,有必要对揭阳暴雨发生条件分析研究,探索其发生、发展组成因素,获得其有机组成,总结经验,提高预见能力,为防汛抗灾提供可靠信息。

1 揭阳市暴雨概况

受高空槽和较强西南气流影响,3月30日晚-31日,广东60%市县出现暴雨,珠三角、粤西北部、粤北和粤东市县有暴雨到大暴雨降水,局部伴有强对流天气,全省共有51个气象站出现100-250mm大暴雨级降水;有232个气象站出现50到100mm暴雨级降水。其中揭阳市30日8时-31日8时出现暴雨降水过程,全市平均雨量59.2mm,揭阳普宁大坪录得全市最大雨量93.3mm,部分地区伴有短时雷雨大风等强对流天气,进入强降水和强对流天气多发季节。

2 环流形势分析

2.1 500hPa高空环流形势分析

500hPa(图1),东亚大槽后出现一个小槽,小槽东移,最后并入东亚大槽。内蒙至广东西部存在一高空槽,广东处于高空槽前底部,受槽前西南气流控制,有利于槽前暖空气和水汽输送,槽后冷空气南下逐渐影响华南地区。随后高空槽东移,地面低槽发展,西南急流加强,冷暖空气交汇,增强华南地区不稳定性。广西东部至广东中部存在一风速≥28m/s急流,使得广东水汽和热量输送旺盛,促发天气对流性不稳定。

图1 2014年3月30日08时(a)、20时 (b)500hPa高空图

2.2 850hPa低空形势

850hPa分析,3月30日08时我国西藏至四川盆地存在西南低涡,低涡右侧为气旋性风速区,且在重庆至粤北一带发展底层倒槽,广西东部至广东东北部处于倒槽后部西南急流输送带,最大风速达

12m/s,为广东输送大量水汽,在孟加拉湾存在暖区,受西南气流影响,为广东地区输送大量热能。30日20时热区东移至印度半岛北部,且暖区范围扩大,与西南低涡相配合,促进华南地区气流抬升作用和增强空气柱不稳定性,为广东持续提供大量水汽和热量。

2.3 地面形势场

30日08时印度半岛北部至我国广东中部地区都有一地面低压系统,广东中部正位于低压边缘,位势不稳定,我国华北地区至江浙一带有高压脊南申,形成东高西低形势,广东处于高压与低压中间,受西南气流与东南气流辐合影响,广东水汽输送旺盛,30日20时低压系统范围有所东扩,低压中心东移加强,与底层西南低涡相配合,共同加强西南气流热量和水汽输送,为对流天气提供有利水汽条件和空气不稳定性。

3 卫星云图分析

30日08时,一清晰宽厚云带横贯我国大陆东部,在我省上空密集。20时云带东移,进入太平洋西岸上空。31日00时广东上空云团发展壮大,云团延伸至福建江西等地。云系持续影响广东大部分地区,此时大部分市县普降暴雨至大暴雨。31日08时造成广东持续暴雨强云系减弱消散,东移入海,广东沿海部分对流云系较旺盛,雨势持续外,其他天气转好。

4 雷达回波分析

30日08:12,较强回波区位于粤北及粤东大部,区域面积大,回波强度在25-50dBz,而揭阳市处于强回波外围,回波较弱。16时较强回波区向东南方向扩散,揭阳市内出现强回波,为25-40dBz。20时00分,揭阳全境位于强雷达回波区,回波强度达30-50dBz,揭阳市普降暴雨,部分地区伴有短时雷雨大风等强对流天气。

5 物理量分析

5.1 水汽条件

30日00时850hPa水汽通量散度中心在广西,中心值≤-2×10-5g/(cm2·hPa·s);30日12时-31日00时,水汽通量散度负值区东南扩大加强,中心覆盖广东福建大部及江西省南部,最大负值中心达-5×10-5g/(cm2·hPa·s),水汽通量散度最大负值中心对应最大小时雨量,强降水区东移,雨区覆盖整个揭阳市,雨强明显增大。31日12时水汽通量散度逐渐减小,降水减弱,当其值由负变正时降水结束。

5.2 垂直运动

珠江口附近850hPa垂直速度为-0.9~-1.5×10-3Pa/s,配合水汽条件,是出现暴雨有利情况。850hPa有一较大上升速度中心在广东中部上空,上升速度中心向四周扩展。最大上升速度中心东移。暴雨发生时段,3月30日垂直上升运动中心已移经揭阳上空,这个垂直上升速度中心值都小于-0.9×10-3Pa/s,揭阳上空有强烈上升运动,突破中高层稳定层,把低层暖湿空气输送到高层,激发大量不稳定能量释放,产生暴雨天气。

5.3 K指数分析

29日00时,K指数中心最大值达40,高能区位于福建与江西交界。12时,大值区不断向西南方向移至两广并扩宽,而揭阳市大部区域K指数为36-38,K指数稳定在偏高状态。30日00时-12时,广东高能区不断扩大,珠三角地区及粤西大部位于高能中心,而揭阳市K指数在35左右,广东大部分地区上空存在极不稳定大气层结,具备暴雨、强对流天气等发生所需大量、持续不稳定能量。

6 结论

1)在高空槽引导作用,使低层西南低涡南移并产生切变线,加强水汽和热量输送,这是揭阳暴雨发生有利环境条件。

2)通过卫星云图上云团移动和生消变化,来判断雨区可能位置,揭阳上空云团密集,是产生暴雨和强对流天气的一种重要中尺度系统。

3)广东为一东西走向带状雷达回波,强回波中心缓慢东南移经揭阳地区,对暴雨产生起到重要作用。

4)揭阳维持一水汽通量散度大值区,对流层上升速度中心值均<-0.9×10-3Pa/s,上升运动强烈。揭阳位于K指数高能区中,大部分地区上空存在极不稳定大气层结,具备暴雨和强对流天气等发生所需不稳定能量。

参考文献

[1]程正泉,廖代强.数值天气预报模式产品在预报业务中的应用[J].广东气象,2012,34(4).

[2]李与广,董国业,陆明典.2009年广东连续暴雨的云图特征分析[J].广东气象,2012,34(1).

作者简介

林晓明(1990-),男,汉族,广东省揭阳市人,本科,天气预报助理工程师,从事天气预报工作。

猜你喜欢
揭阳暴雨
“80年未遇暴雨”袭首尔
揭阳开放大学
暴雨
当暴雨突临
暴雨来临(下)
揭阳引韩供水工程设计阶段工程造价控制措施
暴雨的警示
揭阳古建筑中独特的潮汕文化意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