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明初到美国的日子

2018-11-24 02:31
时代邮刊 2018年4期
关键词:印第安纳篮下钱德勒

【人物小传】

姚明,1980年9月12日出生于上海市徐汇区,祖籍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震泽镇,前中国职业篮球运动员,司职中锋,现任中职联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

1998年春天,在沈阳举办的CBA全明星赛中,姚明入选了全明星选手。他刚到沈阳,就有球迷找姚明签名。姚明心里高兴,之前从来没球迷找他签名。姚明心里美极了,签名很方很正,看起来跟大字报似的。

在1998年的夏天,姚明还获得了一个很好的机会。耐克在美国圣地亚哥举办了一个训练营,耐克的中国市场总监陆海瑞将姚明推荐了过去。这是姚明人生中第一次出国,也是第一次去美国。

这个圣地亚哥训练营很有意思,里面什么人都有,穷的富的、小偷小摸、地痞流氓全有,也有真正顶尖的运动员。训练营的教练尼克尔森,身高160厘米,很结实,一个小矮个,抬头才到姚明的肚脐。姚明在这个训练营里比所有人都高出一头,鹤立鸡群。但是,这个尼克尔森骂姚明,冲姚明发的火却是最多,天天冲姚明叫。好像还怕姚明听不见,抬着头,一边蹦一边叫,撕心裂肺地叫。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姚明不扣篮。姚明到场上比赛,打对抗,中投,命中率也还不错,但就是不扣篮。尼克尔森天天提醒他,你必须得扣!可姚明上场就忘。一对抗,篮下一有人,就不扣了。

尼克尔森后来气急了,就开始罚姚明。一次不扣篮,罚跑十圈。可即使这样,也还是没用。眼看这球可以扣了,结果没扣,轻轻放进去了,放完才想起来应该扣,下来都不用教练说,自己就跑圈去了。

教练气得不行,后来想出一招,说从今天开始,只要是能扣的球不扣,不光是你姚明自己跑圈,你这一队所有的队友都陪你一块跑。这个办法的效果就好得多了,队友也都说,你得扣啊,你不扣我们就一块跑圈了。就这样,姚明才慢慢改变了自己的习惯,两个星期之后,终于开始拿球就扣,能扣能不扣的球也往里砸,砸完自己也清楚,既鼓舞自己的斗志,也鼓舞全队的士气。

所以,后来姚明到了NBA之后,之所以能够真正地国际化,能够和美国的文化很好地融合,正是源于这一点一滴的改变。

中美文化思维差异很大。比如扣篮,很简单的事,但是中国不流行,特别是在当时,很多教练不许你扣篮。这在美国教练看来是不可思议的。美国教练一定鼓励你扣篮,鼓励你表现自己,为球队振奋士气。

在当时的中国,很多教练就不允许扣篮。原因有三。第一,扣篮是在向对手挑衅。如果对手急了,万一向你下黑手,把你弄伤,很麻烦。赢球就行了,老老实实地打,不要去挑衅对手。这可以说是典型的中国文化。第二,扣篮累。你到了篮下,打板把球放进去,都是两分,这多轻松。第三,扣篮容易受伤。扣一次篮,脚踝、膝盖,要承受很大的压力,太不划算。因为以上三点原因,很多教练都不愿意让自己的运动员扣篮,不鼓励球员在场上展示激情。

姚明慢慢适应了美国的篮球环境。圣地亚哥训练营只是所有耐克举办的训练营的第一站,打完圣地亚哥的训练营,姚明又去了印第安纳。印第安纳是全美国最好的训练营。全美最好的高中生球员都到了印第安纳打这个训练营。在这训练营中,一共有40个中锋。训练营结束之后,根据球员的身体天赋、技术、意识,最后有一个实力排名,姚明排在第二。在打对抗赛的时候,姚明碰上了泰森·钱德勒。他是2011年帮助达拉斯小牛赢取总冠军非常关键的球员。两人直接对抗的时候,姚明“啪”的就给钱德勒一个大帽。钱德勒本身没有太多的进攻能力,只能去篮下。到了篮下,还怎能躲得开姚明?所以,他被扇了无数个大帽,有扇到观众席上的,有扇到后场的,扇到哪儿的都有。到了2001年,钱德勒在NBA选秀中高居榜眼,第二位。姚明当时心里就有谱了,信心从哪儿来的呢?就是从这次在全美训练营跟钱德勒交锋中来的。

在印第安纳全美训练营上,姚明风光无限。他个子高,移动灵活,手感也柔和。绝大多数的美国中锋都没有如此柔和的手感。当时,印第安纳最大的报纸《印第星报》发表了一篇很著名的文章,后来传播得非常广。文中说姚明是世界第八大奇迹。

从这件事上也能看出来,美国人很能吹。你一场比赛表现得好,他们就可以把你吹到天上,但当你表现不好了,马上就把你踩到地下。4年之后,姚明成了NBA选秀状元,带着中国男篮到印第安纳打了世界锦标赛。在这届世锦赛上,中国队可以说输得一败涂地。这家《印第星报》的另一专栏作者写了一篇文章,文中原话说:“我打赌,姚明将来会用自己所有的钱去换取一个回家的地方!”这话写得有多狠!

总之,当时姚明轰动一时,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各方各面的人都蜂拥而至,尤其是很多大学教练,也有NBA的教练。乔治城大学的主帅是约翰·汤普森。这个教练我们很熟悉,他曾经想得到王治郅,但是没能得到,这时候又想得到姚明。还有旧金山大学,请旧金山的市长写信邀请姚明去旧金山大学,说这里华人多,40多万华人,你来我们这儿打球,学校里有很多中国学生。文化、环境你都很适应。将来毕了业,你就能在金州勇士打球……

当然,最后的结果大家都知道,姚明并没有去。印第安纳全美篮球训练营结束之后,姚明又去了第三个训练营—— 圣特巴布拉。城市虽小,但训练营的名头很响—— 乔丹训练营。每年乔丹都在这里办训练营。在这个训练营里,姚明也见到了乔丹。那一年,也就是1998年,乔丹刚率领芝加哥公牛队四比二力擒犹他爵士,拿到了自己职业生涯的第六个总冠军戒指。这时的乔丹还在休假期,在训练营里看见了姚明,就叫他来进行投篮训练。乔丹拿了球,唰,投进个三分。姚明看乔丹投完三分,也不说话,自己也拿了个球,退到三分线外,唰,还了一个三分,应声入网。投完之后,姚明冲着乔丹乐,乔丹也乐了,说这小大个,真能投啊,我要给杰里·克劳斯—— 公牛的总经理打个电话,让他准备好一份合同。

(节选杨毅著《姚明传》,新星出版社,2012年8月)

猜你喜欢
印第安纳篮下钱德勒
印第安纳大学玻璃建筑——跨越70年的密斯·凡·德·罗“新作”
钱德勒,漫长的告别
钱德勒:大多数人要用半生的精力来保护从未存在过的尊严
投篮
艾尔弗雷德·D·钱德勒:战略管理领域奠基者
高校应急管理机制的构成及运作——以美国印第安纳大学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