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税政策如何影响家庭生育意愿

2018-11-24 03:55寇程恺云铮
消费导刊 2018年15期
关键词:生育意愿财税政策

寇程恺 云铮

摘要: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影响生育意愿因素的研究文献,经济因素影响生育意愿研究文献以及财税政策对家庭经济状况影响的研究文献进行梳理,发现经济因素是影响家庭生育意愿的主要因素,并且财税政策是影响家庭经济状况的重要因素。得出了财税政策通过作用于家庭的经济状况,最终提高家庭的生育意愿的初步结论。

关键词:财税政策 经济因素 生育意愿

20世纪80年代以来,计划生育政策有效控制了我国人口的增长速度。但目前我国逐渐走向低生育陷阱,带来人口老龄化等问题。为缓解人口问题,我国逐渐放开生育政策。我国实施“全面二孩”政策以来,虽然新生人口数量有明显提高,但二孩的生育数量没有达到此前的预期(穆光宗,2017),人口问题仍然严重。从现有文献中梳理研究,为我国实践与人口政策相适应的财税政策提供改革思路,从而为优化我国人口发展提供政策支持。

—、影响生育意愿因素的研究

生育意愿受家庭的生育观念、经济状况、传统伦理、宏观政策等因素的影响。在现代社会,性别偏好在许多地区依然存在,尤其是经济发展落后的农村地区,风笑天(2002)等人研究发现,偏好男孩的传统生育观念极难改变。马东顺(2011)研究了计划外的生育行为,发现人们的生育目的是养儿防老。但是,由于现代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思想意识也在发生深刻的变革。齐麟(2001)认为,随着社会对女性意识的改变,传统的生育观念也倍受冲击,女性在生育上将具有更大的选择权。

家庭经济状况也会影响家庭的生育意愿。家庭在考虑生育的过程中,势必会将生育成本也纳入考虑的范畴,即生育一个孩子的直接成本、日后的抚育成本以及失去孩子的机会成本。姚从容(2010)等人认为育龄家庭生育决策会根据生育成本不断提高而做出调整。对于育儿家庭,生育成本作为家庭支出的一部分,直接影响到育儿家庭的经济状况,同时由于女性选择生育,家庭经济来源会减少,影响家庭经济水平。

综上随着生育成本、育儿成本、机会成本的增加,生育家庭会结合自身状况,综合考虑生育孩子的经济成本和效用,做出适当的生育决策。

二、经济因素对生育意愿的作用机理

在对于影响生育意愿的因素的研究中,绝大部分学者都提出经济因素是影响生育意愿的最主要因素之一。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收入水平的上升,经济因素对生育率的影响十分显著(单兴亮,李飞,2013)。Guest(2013)认为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会使得工资提高,家庭对孩子质量的要求提高,最终使得生育率降低。张新洁(2017)将孩子看作一种商品,收入提升后一个家庭会选择用提高孩子的质量来替代生育孩子的数量。还有部分学者认为家庭收入中对生育子女数量影响最大的部分在于女性的收入(王玥,王丹,张文晓,2016),Ma-jumder&Begum;(2002);Nicita&Razzaz;(2003)认为女性劳动参與率提升,提高了女性的收入,增加了女性生育孩子的机会成本,降低了生育率。当然并非收入上升生育率一定降低。将人群按照收入进行分层分析,低收入人群会选择增加生育,而高收入人群会首先选择提升养育子女的质量(周长洪,陈友华,2013;张新洁,2017)。

综合来看,在不同收入阶层,不同政策制定,不同补贴金额下的经济影响均可能使家庭生育意愿产生摇摆。当国家针对于育儿目的而制定鼓励生育政策时,往往会对国家生育率产生较显著的正面影响。

三、家庭财税政策对家庭经济状况的影响

财税方面的家庭政策对家庭的实际可支配收入和支出造成一定影响。其主要作用方式可分为税收优惠、现金补贴和社会服务。

在税收优惠方面,目前一些国家为减轻家庭的经济负担或调节收入分配。会针对不同类型的家庭出台一些税收减免、抵免政策。如在法国。政府通常会出台税收优惠政策保障育儿家庭中子女的基本生活和教育需求。在德国,家庭在孩子教育、医疗等方面支出可以获得税费减免。加拿大为中低收入家庭提供税收减免和返还。

在现金补贴方面,法国家庭津贴可以弥补家庭养育子女的成本,同时提高就业女性购买照顾服务的可能。挪威现金补贴政策对生育决策的产生了很大影响。在很多北欧国家,父母享有政府补贴的全职双亲假期,带薪假期相当于间接增加了父母生育幼儿期间的可支配收入(王子彧,2016)。

在社会服务方面,加拿大大力发展社区儿童健康支持项目、儿童图书服务和有偿托管服务(严仲连,2017)。日本政府为儿童建立一系列托养机构,从而促进女性就业与家庭的平衡(马春华,2017)。美国则在维持12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针对学前教育进行了补助。

政府给予家庭的税收优惠或者提供的基础社会服务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家庭的经济支出,而现金补贴则增加了家庭的收入,总体上家庭的可支配收入增加,经济负担减轻。

四、简要评价

通过以上综述。可以得到生育意愿与家庭财税政策必然存在一定的联系,当然财税并非直接作用于生育意愿,而是通过作用于家庭成员的收入,影响家庭的经济状况,进而对生育意愿产生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层面的逻辑作用机制:

首先,生育意愿主要受生育观念、生育政策和家庭经济状况三个方面的影响。与前两者相比,家庭的经济状况会随着家庭成员的工资数额、就业情况和外界影响等的变化而不断变化,是大部分学者研究影响生育意愿因素的主要变量。结论表明经济因素在现今时代对于生育意愿的影响大多是负面的,即经济水平越高。家庭的生育意愿越弱。

最后。从家庭财税政策对育儿家庭经济因素的影响来看。税收优惠、现金补贴和政府提供的社会服务构成影响育儿家庭经济因素的三个主要方面。通过上述文献综述不难发现,家庭财税政策是提升生育意愿的关键,也是各国解决人口问题的有力手段。

猜你喜欢
生育意愿财税政策
“80后”已婚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生育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调查
调节收入分配的财税政策有效性研究
“全面两孩”政策下城市女性生育意愿及影响因素研究
关于促进企业自主创新的财税政策研究
我国交通基础设施投融资问题和建议
促进服务业发展的财税政策分析与建议
城乡居民生育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
东莞中小企业科技创新财税政策研究
财税政策支持生态产业发展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从生育文化角度论“全面两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