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算管理对中小企业的意义及问题研究

2018-11-24 03:55张翠波
消费导刊 2018年15期
关键词:全面预算措施问题

张翠波

摘要: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制度是企业内部控制的范畴,可以对企业各项资源进行优化配置,是企业长久健康发展重要工具之一。但目前对我国的中小企业来说,全面预算管理制度的使用并不普及,在用的也不尽完善,本文就存在的问题进行相关研究并探讨其应对措施。

关键词:全面预算 问题 措施

一、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简介

(一)全面预算管理的含义

企业预算管理是指企业以战略目标为导向,通过对未来一定期间内的经营活动和相应的财务结果进行全面预测和筹划,科学、合理配置企业各项财务和非财务资源,并对执行过程进行监督和分析,对执行结果进行评价和反馈.指导经营活动的改善和调整,进而帮助实现企业战略目标的管理活动之一。

(二)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制度的意义

1.明确目标。全面预算管理以设定的战略目标为起点,实施目标设定,具有战略导向性。建立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制度可以有效帮助企业在初始预算即关注企业的战略目标,在每一个预算周期内,對企业的财务及非财务性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将这一制度运用于企业的长短期战略规划中,可以明确各时期的发展目标.并据以划分各部门职责范围,用以制定有效的员工激励制度,让企业的每位员工都做到以目标为导向,进行工作和管理活动。

2.实现对经营活动的精细化管理。健全的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制度的建立,能很好的协调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将根据战略目标制定的各级预算目标,贯穿于企业经营管理中,可使企业员工能根据预算制定的考核目标.有效管理自己的工作。恰当的绩效考核管理,既能将职责落到实处,又能明确责任。执行中对预算执行的数据指标,进行执行前后的对比分析,可以找出执行偏差的问题,分析原因,并由各部门提出解决办法,最后将各信息汇总,经分析后反馈到最高权力机关,审议后做出调整,再下达各部门,对整个预算管理形成一个回环收尾衔接,能保证企业的经济活动有序高效进行。

3.明确高效对各单位进行考核评价。根据预算制定的考核制度,是对各单位的业绩状况,进行数据分析评价,结合企业实际情况的激励制度。对各单位的整体业绩评价体系,是在设定的集体目标导向下,与各部自设隶属员工目标考核有机结合,能积极有效的实现各部门目标.并据以对对各单位内部进行考评,上下拧成一股绳,团结协作,使得企业总目标,各单位分目标,各员工小目标,互为指引,基础,使得企业的战略目标实现,有了深切的基础支撑。

二、我国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问题

1.无专门的全面预算管理机构。部分企业未设立专门的全面预算管理中心,大多将该职能并入财务部门,这严重影响全面预算管理制度的有效实施。一方面加大了财务部门的工作量.同时也让其他部门没能参与到全面预算工作中来。没有专门的预算管理机构,让企业的预算管理缺乏总体性,其合理设定与实际执行可能都囿于兼任部门的局限性,而使预算管理,从开始,就属于空中楼阁。

2.企业监管职责不到位。在企业的日常经济活动中,部分企业的监管部门,没能认真完整履行其职能,监管力度弱化,致使全面预算管理制度在执行过程中流于形式。

3.制度不完善。很多企业未设立完善的预算管理制度,从部门设计,到流程走向,都根据历史数据,采用简单的加减法,方法简单,导致预算管理的结果也与目标相差甚大。究竟是目标设定问题,还是执行过程的问题。模糊不清。

4.预算方案缺乏前瞻性。编制全面预算时,没有结合企业长远的战略目标(或本身缺乏)。预算之初,没有科学合理的预算依据一即企业的战略目标,会局限了预算方案的长期发展及延续,不能长期经济有效的利用各项资源。

5.预算考核激励制度不完善。简单预算思维体系下,很多企业仅以可量化的财务指标为准,这样使制定的考核标准没有灵活性和适应性,仅以财务指标武断的考评各单位和员工的工作结果,对于一些部门和员工可能不够合理。极端情况下,会对员工造成负激励,对于企业设定的目标,会产生消极影响。

三、企业全面预算管理问题的应对

1.成立专门的全面预算管理中心。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涵盖的工作内容涉及企业的方方面面,必须综合设定专属的管理部门。成立专门的预算管理中心,涵盖各部门各环节的预算,将企业的经营活动整体规划管理,能最大程度提高管控力度,更好的协调所有部门,保证预算方案的顺利实施。能科学、合理、民主的推进全面预算管理的进行。

2.加强监管完善考核。设立监管部门,要求严格履行监管职能,使企业的各项活动在预算管理的架构之下,进行有效的监督管理,用以保证预算管理工作的正常进行。并且随着管理的推进,不断完善监管考核的各项规章制度。防止因为在企业预算编制时,存在不符合实际的现象而误导企业的情况发生。所以完善的预算监管考核制度,能够及时发现企业存在的各项问题,并制定相应对的改进措施,在企业发展的道路上,少走弯路,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损失。

3.完善预算编制的各项制度。预算的编制,从管理部门的设置,到各级目标的制定,及执行过程中,目标的修改,审批权限,都应设定专门的预算管理制度。确保预算管理的各步骤有序高效,并在各级权限内,制定,实施,找出偏差,分析员原因,修改提报,审批下达并最终完成一个回路。

4.预算编制规划要符合实际且具有前瞻性。企业的预算编制要从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企业的远期战略目标,并充分利用各项数据,以确保使预算方案符合实际且兼具前瞻性,避免短期预算与长期规划相悖,造成各种经济资源的浪费。

5.完善考核激励制度。科学、合理、民主、有效的将企业预算目标,通过层层分解,落实到与员工努力的方向有机的结合,设定专门的激励考核制度。员工考核标准,既不能过高,导致员工放弃,也不能过低,造成各种人力物力的浪费。让员工以企业的经营目标为本,创造性的为企业发展共享个人绩效业绩,保障企业的战略目标的达成。

结束语:全面预算管理属于内控一种,在企业管理过程中,能发挥纲领性作用,凡事从预开始,执行研究,问题反馈,内生而成一个管理回路,循环往复,不断优化目标,执行,管理,最终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

猜你喜欢
全面预算措施问题
放养鸡疾病防治八措施
高中数学解题中构造法的应用措施
减少猪相互打斗的措施
夏季猪热应激及其防治措施
基于平衡计分卡的全面预算管理浅析
企业全面预算体系建立与应用研究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全面预算在现代财务管理中的作用分析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