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多芬第一交响曲指挥学习要点

2018-11-27 06:43
北方音乐 2018年19期
关键词:八分音符快板交响曲

刘 宇

(东北大学,辽宁 沈阳 110819)

指挥所面临的专业问题其实在任何作品中都差不多。首先是要对总谱进行准确的阅读和分析,形成一个较为准确的认识,并逐渐把乐谱上的音符在脑海中逐步转化为音乐形象;根据谱面上给指挥所提出的一系列问题找到一个合理的解决方案。然后就是制定合理的排练计划,了解每个具体的技术细节应该如何进行处理。但是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是速度的选择、力度变化和变速位置的技术要点。

一、速度选择

贝多芬的交响曲基本上都存在速度选择的问题。在笔者看来贝多芬是比较喜欢赶时髦的人,对一些新东西抱有很强的兴趣。因此他在自己很多作品的乐谱上都标注了节拍器速度。例如在贝多芬第一交响曲中,每个乐章上的每一个速度和术语后面都标注了一个节拍器数据。如果将这些数据和手上能找到的录音进行对比的话,会发现基本上没有哪个录音是完全遵照贝多芬所给出的节拍器数据来进行演奏的。由于所处的时代不同,演奏技巧和乐器的不同,造成了贝多芬那个时代的数据在今天看来有些无法接受。在贝多芬第一交响曲中第一乐章和第四乐章都有变速的情况。其中第一乐章贝多芬在1817年时所给出的速度是Adagio 八分音符等于88,Allegro con brio的速度是二分音符等于112。从这个角度来看,即使不按照贝多芬所给出的数据,也需要注意两个速度之间的比例:即快板二分音符必须要比柔板的八分音符快一些。这样固然在技术上和心理上显得有些让人不舒服,但是却是符合贝多芬要求的。尤其要避免前面的八分音符速度与后面二分音符速度一致的情况,尽管这样的确很舒服,但这是错误的,是不符合贝多芬要求的。同理观察第四乐章也会发现,贝多芬所给出的速度数值也没有任何的比例关系。这种情况在贝多芬的交响曲中随处可见。尽管最新版的贝多芬总谱已经不再把这些节拍器数值写在速度表情记号之后,但是依然在注释中标注了这些数值,因此笔者建议大家应该关注这些数值之间的快慢关系。

在速度选择上,第二乐章也令人比较困扰,贝多芬所给出的速度是八分音符等于120,但是毫无疑问这个速度太快了。如果看一下不同的录音的速度选择情况也是非常不同的,例如富尔特文格勒在1952年的录音里面选择的速度大概是八分音符等于88,而哈农库特的录音所选择的速度大概是八分音符等于104。尽管笔者认为两个录音在音乐处理上都非常精彩,但是,毕竟处在21世纪,已经不太适合仿照富尔特文格勒当年的做法,笔者还是建议在速度选择上尽量贴近贝多芬的设计。

二、结构与力度

从力度角度来看,贝多芬的交响曲对比都比较强烈,本身就给我们巨大的空间,但即使如此,也需要在整个音乐处理过程中注意力度上的对比和层次。例如第一乐章展开部中fp与pp,ff和p的对比,f与ff之间的对比,这些对比想做有层次而且准确是非常困难的,尤其需要注意的是f与ff之间的对比,如果把f的力度演奏得过于响亮以至于使音乐在ff的地方显得有些苍白无力。

力度上还需要注意一下第四乐章的引子。这段音乐写得充满幽默感,贝多芬在这个地方仅仅是写了一串音阶,但是这串音阶发展的过程中渐强之后有一个突弱极大的增强了幽默的效果(见谱例):

而结尾出的pp听起来犹如一个大大的问号。这时突然进入快板使音乐充满了戏剧性的幽默效果。

三、变速时的技术要点

第一乐章的引子结尾处(第12小节)弦乐的32分音符通常被处理成为64分音符,也是为了与后面类似的动机保持一致。在指挥的过程中第三拍的长音是关键,在这里指挥者脑海中对快板的速度要无比的清楚,在进入快板的时候,速度整体要加快也就是说按照88和112的大概比例,快板的第二拍要有意识的往前走,这样才能保证速度会加快。

第四乐章在技术细节上要求更高一些,做不好会导致混乱。第四乐章在技术上,第6小节的长音在收拍的时候,收拍的手势在速度上必须与后面马上要打出的第二拍一致,也就是说收拍的时候已经在快板的速度上了。这样可以增加乐团对速度的反应时间,提高成功率。

猜你喜欢
八分音符快板交响曲
浅谈快板的创新与发展
陕西快板,说唱艺术的另一面
论利盖蒂钢琴练习曲(第一卷)之节奏组织
村庄交响曲
新形势下少儿快板辅导研究
借助柯达伊教学法培养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
春之交响曲:听春天的声音
集市交响曲
“十九大”精神放光芒(快板)
色彩交响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