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茶韵之乡云南保山探寻茶文化建设发展

2018-11-27 21:41向晓羽
东西南北 2018年18期
关键词:文化内涵发展

向晓羽

摘要:云南省保山市昌宁县被称为“千年茶乡”,是茶马古道上的重要驿站,昌宁种茶历史悠久,古茶树资源丰富,民间茶俗生动有趣,长期以来形成以茶为媒,以茶为尊,以茶为礼,以茶敬人等丰富的民间茶俗。

关键词:昌宁县;茶俗;文化内涵;发展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向社会展示云南保山在“文明创新,绿色发展”的思想引领下所取得的成就,2018年8月10日至14日,武汉东湖学院管理学院“云梦翼南”暑期社会实践队的7名学生在指导老师叶颖的带领下远赴云南省保山市昌宁县,开展了以“生态文明建设助推经济发展”为主题的实践调查。

云南省保山市昌宁县历史悠久,自古以来茶资源丰富,被称为“千年茶乡”。昌宁古茶树资源丰富,被列为茶树起源的中心地带,野生古茶树,栽培型古茶树,古茶园分布较多。昌宁茶种类繁多,品种齐全,昌宁的红茶是国家指定出口产品。昌宁茶质量上乘。昌宁是茶马古道上重要驿站,位于昌宁的右甸是茶马古道上的重要物资集散地。据《昌宁茶叶志》记载,从右甸出发到各地的茶马古道主要有六条,这六条以马帮为主要运输方式的古代商道,是中国内地连接祖国内地外并延至东南亚,海外的重要枢纽,是中国西南各民族自古以来交往,融合的走廊。昌宁茶正是通过这条古道走向世界,从一开始的茶马互易到后来的货币交易,不断的被人们所认可和接受。

茶产业对于昌宁各族茶农脱贫致富奔小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着其他作物和产业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昌宁人们心中:茶叶是纯净干净的,凡是神圣重大的活动都必须有茶,茶叶是人们追求美好必需品,象征着吉祥如意,寄托了人们向往的美好。茶叶成为昌宁县最具代表的的产物,是最具有地域标志及最深刻的文化标识,培养出昌宁人民以茶养廉,享受自然,知足常乐的茶乡精神。

一、昌宁县茶叶发展优势分析

(一)自然条件

昌宁县地处横断山脉南延部分,山高谷深,地形复杂,形成山坝,南北纵列,高山谷坝相间的地貌。境内最高海拔2875.9米,最低海拔608米。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干湿季节分明,立体气候突出。海拔由低到高形成了亚热谷区、温热山坝区、温凉山坝区和高寒山区四种气候和植被类型。多气候类型在境内交织,形成了晨雾暮霭的独特宜茶气候。为茶叶造就了得天独厚的生长条件。

(二)文化历史条件

昌宁茶叶生产历史久远,据历史记载,明洪武年间,就有官绅在昌宁碧云寺种茶,产一种名叫“碧云仙茶”的极品茶,这充分证明了昌宁对茶叶进行生产的历史悠久,在昌宁境内,古茶树、野生茶树分布广泛,世世代代的昌宁人民在发现茶、种植茶、饮用茶的过程中形成独具特色的茶文化。

二、昌宁县茶业发展劣势分析

(一)种植管理水平粗放,管理体制不顺

目前,昌宁县茶叶种植面积居全市第一,全省第六位,但是茶叶种植粗放,良种化程度低,低产茶叶种植面积比重大。茶叶的种植、加工、销售三个环节脱节,缺乏产业化经营的政策体系,扶持方式有待进一步改进。

(二)科技投入不足,加工技术水平落后,自助化水平低

昌宁县总体科技水平比较落后,科技人才严重不足,大部分乡镇缺乏专业的茶叶科技人员,科技推广能力不强,茶叶科技措施难以落实。茶叶资源开发利用不够,生产企业规模小,品牌影响力小。

(三)利益分配机制不健全

龙头企业与茶农是各自独立的主体,彼此之间仅仅建立了以产品供求关系为基础的产销合作上,茶农作为茶叶生产主体数量多而分散,对信息掌握不充分,在与企业产生联系时往往处于被动地位。企业、茶农和政府三者思想认识不到位,宣传力度不够。昌宁县市场基础设施落后,市场分散,集中程度低,缺乏茶叶市场中心,市场硬件建设缺乏科学论证、合理规划。企业间竞相压价,无序竞争现象突出。

三、正确处理企业和茶农的利益关系

确立和强化茶农能够平等地分享加工、销售等环节的合理利润,把企业与茶农联结起来实现企业和茶农共同发展。引导企业和茶农以资金、技术、设备、土地、劳力入股,建立股份合作制企业,形成利益共同体,共享利益,共担风险。特别是要以“昌宁红”集团、龙润公司等龙头企业为引导,發挥带头示范作用。

四、结论

随着时代的进步,历史的变迁,昌宁茶文化不断发展,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茶乡人民。茶叶产业作为昌宁县一个传统产业,面对当今新的时代背景和消费浪潮,其受到的挑战、威胁与其面临的机遇一同存在,才能让昌宁茶叶产业的整体经济效益更上一层。茶叶是茶乡人民主要的经济来源而“千年茶乡”更是为了最明确的地域性标识。通过茶文化的探析,使我们能够认识到昌宁人民丰富多彩的茶文化特色,同时也让更多的人认识和了解到昌宁文化,继而使昌宁特色茶文化产业及茶文化精神得以继承和发扬,永不停息。

参考文献:

[1]丁登花,茶叶产业生态文化发展模式研究[D].安徽:合肥工业大学,2006.

[2]昌宁县壮大茶产业建设特色现代化农业县[N].保山新闻网,2008.

猜你喜欢
文化内涵发展
区域发展篇
对中国传统锡工艺传承的思考
对太极拳双语教学中教学技巧的研究
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及其现实意义
英汉动物词汇文化内涵的对比分析
浅谈法语习语的文化内涵
图说共享发展
图说协调发展
图说创新发展
教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