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治疗干燥综合征选穴规律的文献分析*

2018-11-28 07:31宋陈惠王海瑜诸葛叶婷张继胜刘小平李方凯朱跃兰侯秀娟
西部中医药 2018年10期
关键词:廉泉选穴太溪

宋陈惠 ,王海瑜 ,诸葛叶婷 ,张继胜 ,刘小平 ,李方凯 ,朱跃兰 ,侯秀娟 △

1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 100029;2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

干燥综合征(sjogren′s syndrome,SS)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1],以外分泌腺淋巴细胞高度浸润为特点,以口干、眼干为主要临床表现。SS在我国的发病率为 0.33%~0.77%[2],目前西医治疗以对症处理为主[3]。近年来,诸多文献报道针刺治疗SS,但对针刺穴位配伍规律进行分析的文献尚少。本研究拟基于针刺治疗SS的临床研究文献,对针刺治疗SS的穴位配伍规律进行分析,为临床辨治本病提供依据和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文献来源 选择中国知网、万方、维普数据库,以“针”“针刺”“干燥综合征”为检索关键词,检索1998—2016年发表的有关针刺治疗干燥综合征的临床文献报道。

1.2 纳入标准 纳入:1)针刺治疗干燥综合征的临床报道;2)患者干燥综合征诊断明确;3)穴位处方明确;4)临床疗效确切。

1.3 排除标准 排除:1)重复报道的文献;2)运用非传统针刺穴位(如眼针、干眼穴等)的文献。

1.4 穴位名称规范 处方中涉及的穴位参照2006年版国家标准《腧穴名称与定位》,规范统一为标准腧穴名称。

1.5 数据处理与分析 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中的“临床采集”模块中,录入文献中的穴位处方信息。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的“数据分析”模块中,利用“穴位分析”下的“频次统计”功能,得到穴位频次统计结果。在穴位频次数据基础上,利用Excel 2003软件统计腧穴部位及归经分布情况;利用“穴位分析”下的“组方规律”功能,设置支持度和置信度,得到穴位组合频次统计结果;利用“穴位分析”下的“新方分析”功能,设置相关度为惩罚度,聚类生成核心处方。统计结果均复制并保存为Excel 2003文件。

2 结果

2.1 文献分布 初步筛选出46篇文献,最终纳入符合要求的文献28篇(涉及穴位处方31首、穴位89个)。其中仅用普通针刺文献13篇,仅用电针文献3篇,普通针刺联合中药文献11篇,电针结合普通针刺文献1篇。

2.2 用穴频次及归经、分布统计 对录入数据库的31首针灸处方进行“频次统计”,可得到89个穴位频次排序,并对穴位出现频次≥4次的穴位进行整理。见表1—3。

表1 SS针刺处方中出现频次≥4次的穴位

表2 SS针刺处方中穴位归经统计

表3 针刺治疗SS处方中穴位部位分布统计

2.3 穴位组合分析 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的“穴位分析”功能中,设置“支持度”为7、“置信度”为0.8,点击“穴位规则”,得到穴位组合17个。见表4。

表4 针刺治疗SS腧穴配伍关联分析结果

2.4 生成核心新处方分析 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的穴位“新方分析”功能中,设置“相关度”为8,“惩罚度”为2,点击“聚类”“提取组合”,基于“熵聚类”和“改进的互信息法”进行数据分析[4],得到核心处方2首。分别为:1)合谷、太溪、翳风、廉泉、三阴交;2)血海、太冲、曲池、脾俞。

3 讨论

3.1 选穴规律

3.1.1 分部取穴规律 对89个穴位进行部位分布统计,在穴位频次及穴数上,头颈部取穴最多。SS其头面部的泪腺及腮腺、颌下腺受累后出现的口眼干为最常见症状[5-7],头颈部取穴为局部选穴,可直接作用于腺体局部,改善症状。其中廉泉为任脉、阴维脉交会穴可收引阴液,金津、玉液为经外奇穴可滋阴生津,四白可疏经明目。

3.1.2 辨证取穴规律 应用频次较高的穴位依次为三阴交、太溪、廉泉、足三里、太冲、肾俞、合谷等,其中三阴交为足三阴经交会穴,可滋阴降火,太溪为足少阴之原穴,可滋肾水,足三里为胃经合穴、下合穴,可调理脾胃,补益气血,太冲为肝经输穴、原穴,泻之可疏肝解郁、行气活血、通络生津,合谷为大肠经原穴,可理气清热。姜兆荣等[8]、刘小平等[9]从虚、毒、瘀辨治 SS;刘溦溦等[10]通过文献整理发现干燥综合征多以阴虚津亏为本,燥热瘀毒为标。本文献研究统计结果提示针刺治疗SS以滋阴生津,补益气血,清热理气为主,符合目前辨治SS特点。

3.1.3 循经取穴规律 阴、阳经穴位频次比约为1∶1.4,穴位数比约为 1∶2.3,阳经穴位应用较阴经为多。膀胱经中背俞穴出现30次(占膀胱经穴位频次66.67%),穴位个数10个(占膀胱经穴位个数66.67%),背腧穴是脏腑之气在背部输注的部位,与文献报道针刺背腧穴调整机体的自身脏腑功能,从而改善症状一致[11-12]。任脉总任六阴经,调节全身阴经经气,为阴脉之海。脾经、胃经互为表里经,调节后天之本。“经脉所至,主治所及”,结果提示针刺治疗SS可通过膀胱经调理脏腑,任脉、脾经、胃经补益气血津液,从而达到治疗目的。3.2 配穴规律 在配伍方面,金津与玉液,太溪、廉泉与三阴交配伍较为频繁。数据分析得出的17个腧穴配伍项集中,局部配穴法8组,上下配穴法8组。局部配穴可加强局部经络之气的疏通,上下配穴可增加穴位间的协同作用,从而提高疗效。

3.3 新方分析 数据分析最终得出2首新的穴位处方,分别为:1)合谷、太溪、翳风、廉泉、三阴交;2)血海、太冲、曲池、脾俞。2首新的穴位处方均以滋阴养血生津为主,辅以清热理气。张鸣鹤教授[13]提出SS“炎热”病机,认为热毒之邪是伤津化燥的根本,倡导“热痹”理论。新方以滋阴生津、清热理气为主,与目前对于SS的辨治大体相符,但其临床疗效还有待进一步的验证。

3.4 局限性 通过对文献的数据挖掘,获得了一些针刺治疗SS的新知,但同时在文献方面存在许多问题。一方面,由于目前针刺治疗干燥综合征的文献较少,仅纳入了28篇,其中仅有11篇文献为对照试验,其余文献以病例系列为主,循证医学证据等级不高;针刺治疗包括普通针刺及非传统的电针疗法,异质性升高,但考虑两种疗法在选穴方面差异不大,故不予排除;针药结合治疗SS的文献11篇,这可能会影响穴位选择;另一方面,许多文献缺少针灸治疗的具体时间、频次、以及证型等信息。在将来的研究中可增加文献数量,提高文献质量,从而提高数据的可信度。

4 小结

本研究运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挖掘分析针刺治疗SS的选穴及配伍等规律,结果提示针刺治疗SS以局部选穴为主,治法上以滋阴生津,清热理气为主,结果可为临床治疗SS提供针刺处方参考及思路。在将来的研究中,可通过进一步提高纳入文献质量及数量,从而进一步提高数据的可信度。

猜你喜欢
廉泉选穴太溪
探议廉泉穴※
基于数据挖掘的藏医放血疗法治疗高血压选穴规律
从“心脑同治,腹背双调”探析焦虑症的推拿选穴思路
基于古今文献的运动障碍选穴规律探析
《针灸大成》太溪穴临床应用规律探析*
穴位贴敷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选穴规律分析
温暖手脚
针刺治疗单纯鼾症1例*
针刺廉泉穴、旁廉泉治疗中度OSAHS患者的临床疗效
太溪穴的临床应用浅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