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流域塑料大棚香椿栽培技术(下)

2018-11-28 07:03汪李平
长江蔬菜 2018年18期
关键词:香椿大棚苗木

汪李平

汪李平 博士,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教授,湖北省蔬菜产业技术体系设施蔬菜岗位专家。长期坚持在蔬菜生产第一线,规划蔬菜生产,指导蔬菜种植,为广大农民脱贫致富做出较大贡献,在蔬菜栽培、设施园艺等学科领域有较为深入的研究,主持和参与近百项农业园区和项目规划,是多家蔬菜生产企业的技术顾问,很多成为区域知名龙头企业。在自科类核心期刊发表科研论文100余篇,编写科普专著5部,参编教材6本。2012年被湖北省科技厅授予湖北省“农业领域产学研合作优秀专家”称号,连续多年被湖北省科技厅聘为“科技特派员”和湖北省农业厅聘为“湖北省蔬菜作物标准园创建专家指导组”成员。自费创办的“华中蔬菜网”,向农民传达最新的科技成果和市场信息,深受广大菜农欢迎。

5 栽培技术

5.1 播种育苗

①品种选择 香椿品种较多,以品质优、风味佳、产量高、色泽红艳的红香椿、褐香椿、红叶椿等品种为好。

②苗床准备 可采用露地育苗、大棚育苗、小拱棚育苗等方式,最好是大棚育苗,提早播种,到秋后能成大苗壮苗。应选择地势高燥、排水良好、避风向阳、光照充足的地块作苗床。床土应肥沃、疏松。根据需要量作畦育苗,育苗畦要配制营养土,可用未种过蔬菜的肥沃大田土6份,腐熟的有机粪肥4份,掺入适量的过筛炉渣灰,以增加床土的通透性,1 m3床土还应加入三元复合肥0.50~0.75 kg。床土混合均匀后过筛。高畦宽1.0~1.2 m,沟宽20 cm,刨去畦中原有土层,填入营养土,整平整细,浇透水。

③浸种催芽 香椿种子发芽率低,寿命极短,应采用当年采收的新种子或上一年采收且没有经历过夏季高温的种子。香椿种子粒小,种皮较厚,并带有翅膜,不易吸水,干籽直播出苗慢且芽率低,因此应浸种催芽。浸种前先搓去翅膜并处理干净,后投入50℃左右的温水中烫种15~20 min,并不断搅拌,进行种子消毒,待水温降至30℃左右再浸种12 h左右,使种子吸足水分,捞出沥干后装入纱布袋中,置20~25℃条件下催芽,每天用20~25℃温水冲洗2~3次,并翻动使其受热均匀,冲去种皮上黏液,5~6 d后,约有1/3种子裂口长出胚根时即可播种。

④播种 在2月上中旬至3月上旬,将催好芽的香椿种子均匀撒播于准备好的塑料大棚内的苗床中,播种前2 d整地作畦,施足底肥,一般每667 m2大棚需栽5万~6万株,需3~4 kg种子。 待畦内床土湿润时(手握成团,落地即散)播种,用小木棍在畦内开6~7条3~4 cm 深的垄沟,将种子均匀条播于垄沟内,再整平踏实。播后畦面上用地膜覆盖保温保湿,夜间大棚内采用多重覆盖保温。保持床温25℃左右,5~6 d即可出苗,出苗后及时揭除床面上覆盖的薄膜。

⑤苗床管理 当幼苗出齐后,适当降低苗床温度,白天保持20~22℃,夜间维持在15℃左右,当幼苗长至1~2片真叶时,加强通风,防止幼苗徒长,可在早晨将小棚膜揭开,午间进行大棚通风,并及时清除杂草和适当间苗。待幼苗3~4片真叶展开时,分苗1次,可在灌水后将幼苗挖出栽入10 cm×10 cm的纸杯或塑料营养钵内。分苗后晴天白天要适当遮荫防晒,促进幼苗快速恢复生长。幼苗6~8片真叶展开,植株20 cm左右高时,即可定植。

5.2 适时定植

①整地施肥 定植前每667 m2大棚施优质腐熟农家肥2000~3000 kg、 三元复合肥25~30 kg,并做好地下害虫的防治工作。施肥后深翻20~25 cm,整平后按连沟1.2~1.5 m宽作好深沟高畦。定植时先从畦的一端开始,按10 cm×10 cm株行距直立定植,掌握高株栽在棚中间、矮株栽在棚两边,使植株呈中间高两边低状,根部要交错栽牢,覆土要均匀。大棚栽完后浇1次透水,水渗下后最好在畦面上撒一层树叶、碎草或谷壳,以利保湿增湿。

②适当密植 采用大棚育苗的植株可在4月中下旬定植,栽植不能太晚,天气炎热不利缓苗。香椿主根粗长,有时栽后还需搭荫棚遮荫,但用营养钵育苗的定植后成活率高,一般不需遮荫。栽前注意进行规划,留出建棚操作场地,按建棚大小及方位作畦,在建棚范围内,667 m2栽8000~10000株。

5.3 养苗期的管护

①肥水调控 大棚香椿生产,主要是利用粗壮苗木根茎和芽内贮存的养分,实现提早长芽、采芽的目的,因此在养苗期必须保证有充足的肥水供应。定植时要施足基肥,一般每667 m2施优质腐熟土杂肥5000 kg、过磷酸钙30 kg。植株生长期间可追肥2~3次,以速效肥为主,也可开沟追施饼肥,撒草木灰等,一般667 m2追施尿素20~30 kg、草木灰60~100 kg、腐熟饼肥100 kg。浇水以土壤见干见湿为原则。雨季注意清沟排水,香椿不耐涝,水淹易使根部窒息死亡。到保护期前期不追肥,适当浇水即可。

②植株调整,矮化整型 香椿顶端优势强,幼苗直立生长,不扩杈,即使主干再高,也只能形成一个顶芽,所以应及时进行植株调整,矮化树型是多产椿芽的关键。可于6月下旬,对二年生以上的苗木,植株离地15~20 cm处短截修剪,使树木矮化,多发侧枝。截干的时间不能过早或过迟。截干过早,会导致侧枝生长过旺、过高,形成过度阴蔽,甚至引起死亡;截干过晚,侧枝当年难以形成顶芽,会导致产量下降,上市期延迟,影响大棚种植效益。长江流域一般以6月底截干为好。截干后亦可喷施1次多效唑,促进矮化分枝快速发育。而对当年生的苗则在7月上中旬苗高40~50 cm时打顶摘心,以促使多发分枝。摘心不能过早或过迟。过早会使侧枝充分长高,不能矮化;过迟,虽抽生侧枝,但侧枝不易形成顶芽。长势弱的苗木,长江流域一般宜在7月上旬进行摘心;长势强的苗木宜在7月下旬,并且要重摘心。

经过摘心或截干处理,若苗木还是生长过旺,应通过摘叶加以控制。摘叶应从基部开始摘除1/3或1/2的叶片,并从心叶以下2~3片叶开始剪去每片叶的1/3,以抑制生长。6~7月旺长时,可喷多效唑300倍液进行矮化处理。

③中耕除草 中耕除草要结合松土进行,1 a 4~5次,松土深度3~6 cm,随着苗木长大而加深。及时中耕除草,可减少水分蒸发,防止地表板结,促进气体交换,提高土壤有效养分的利用率,同时可消灭香椿园的杂草,铲除病虫害寄生场所。除草要做到“除早、除小、除了”。除草办法,采用人工除草和化学除草相结合。化学除草每667 m2可用72%都尔(异丙甲草胺)乳油100 mL或90%乙草胺乳油80~100 mL, 对水40~50 kg全田喷雾。

5.4 及时扣棚保温

①打破休眠 因品种混杂,所生产的苗木封顶早晚与休眠期的长短也不一致,再加之苗木的粗壮程度、停止生长早晚等会导致苗木质量存在差异,因此大棚栽植后萌芽早晚不一致,影响椿芽整齐度。据试验,绿芽香椿萌芽早,褐香椿萌芽晚;封顶早的香椿萌芽较晚。封顶晚的香椿苗木萌芽较早。为提高椿芽的整齐度,多采用喷施赤霉素的方法打破香椿的休眠期,促其早萌芽、早上市,提高其前期产量。进入10月中旬后,树苗已停止生长,及时用300 mg/L的乙烯利溶液喷施叶片,促进落叶;进入12月,及时喷施40 mg/L的赤霉素溶液打破休眠,促进发芽。

②扣棚保温 香椿落叶后,自然休眠期长,4~5个月,但采用大棚覆盖,休眠期可缩短至50~60 d,一般在落叶后1个月左右扣棚膜,11月中下旬后维持棚温16℃左右,一般40~50 d即可打破休眠,顶芽开始萌动。萌芽前后正值12月至翌年1月外界低温,要覆严大棚膜,宜进行多重覆盖保温。保持白天棚温18~25℃,夜间 12~15℃,不要低于8~10℃,雨雪天气棚内还可用简易火炉加温。香椿萌芽后,保持较高温度,并维持8~10℃的昼夜温差,一般15 d左右即可长到20 cm,达到采收标准。

③肥水管理 12月至翌年1月,正值长江流域严寒冬季,大棚封闭较严,气温也较低,土壤水分蒸发量不大,可不用浇水;早春气温回暖,待第1茬椿芽采收后,第2茬椿芽刚刚萌动,此时土壤水分蒸发量大,需水量增加,要及时浇水,以后每次采芽结束时应灌水1次,保持田间持水量在60%~70%,结合灌水667 m2随水追施尿素7~10 kg,以促进腋芽萌发生长。此时棚内湿度也不宜过大,高湿会导致发芽迟缓,芽尖萎缩,生长速度慢,椿芽香味变淡。随着温度的上升,晴天中午温度高于30℃时,相对湿度应降到50%左右,若此时棚内湿度大,要打开通风口通风;椿芽生长过程中遇湿度过低时,在晴天中午可用喷雾器喷水。

大棚香椿施肥方式主要是追肥,并且以叶面喷肥为主。顶芽或侧芽长至4~6 cm时,应喷施浓度为0.5%的尿素溶液或磷酸二氢钾溶液,每5~7 d喷1次。

5.5 病虫防治

香椿主要病害有根腐病、白粉病、叶锈病、干枯病;主要虫害有褐边绿刺蛾(青刺蛾)、云斑天牛、芳香木蠹蛾、锯锹甲、草履介壳虫等。香椿生产中的病虫害不多,但也不能疏忽大意,以免造成损失。应尽可能采用物理、生物或仿生方法防治病虫害,切不可在采芽期间应用农药杀虫,以确保椿芽产品质量安全。

①主要病害防治 a.根腐病(立枯病)。为害症状:主要易在苗圃地高温、高湿季节发生。圃地排水不良,阴湿积水发病重为害香椿当年生苗木,造成根部腐烂。幼苗期表现为芽腐、猝倒和立枯,大苗上根茎和叶片腐烂。发病部位皮层变红褐色至黑褐色,流水腐烂,生长变慢,叶片逐渐脱落,严重时会导致整株死亡。

防治方法:搞好调运苗木的检疫;发现病株时拔出,病穴内撒入石灰或杀菌剂,避免病害蔓延,并在附近健康植株的茎基部施药进行保护;及时间苗,防止密度过大;造林地块应避免低洼积水,雨季及时清沟排渍,还应尽量与木荷、苦楝隔离,防止影响食用品质;发病初期用50%代森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灌根;苗木出圃前用5%石灰水或0.5%高锰酸钾液浸根15~30 min或用50%代森锌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根茎,带药出圃。

b.白粉病。为害症状:主要为害香椿叶片,枝条偶尔也会感染。病原菌侵染香椿叶片之后,在叶背面及嫩枝表面形成白色菌丝及粉孢子。开始为黄色,逐渐发展成黄褐色,最后形成大小不等的褐色斑点。受害叶片上的病斑初期呈黄白色,严重时整个叶片卷曲枯焦,受害严重的幼嫩枝条会变形扭曲乃至枯死。

防治方法:及时清除感病植株或发病枝条、叶片,集中深埋或烧毁;合理密植,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合理施肥,提高磷肥、钾肥用量,避免偏施氮肥;萌芽和抽梢时可喷5波美度的石硫合剂或27%高脂膜乳剂100倍液,每10 d喷1次,连续喷2~3次。发病初期也可选用40%福星(氟硅唑)乳油8000~10000倍液或40%多·硫悬浮剂600倍液喷洒枝叶,10~20 d防治1次;发病期喷洒15%粉锈宁 (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将27%高脂膜乳剂与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等量混用,根据发病情况可连续喷2~3次。

c.叶锈病。为害症状:感病苗木生长迟缓,叶部出现锈斑,出现落叶。秋旱时发病严重。

防治方法:冬季及时清理病枝与落叶,集中烧毁;及时清沟排水,保持圃地或林地干爽;适当增施磷肥、钾肥,避免偏施氮肥;合理密植,改善通风透光;发病初期,用1~3波美度石硫合剂,或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洒防治,每10 d喷1次。

d.干枯病。为害症状:主要为害椿树幼苗,导致叶片脱落、枝干枯死,甚至整株干枯。

防治方法:及时清除病枝、病叶,集中堆沤处理或烧毁;选晴天整型修剪,然后及时用波尔多液 (生石灰∶硫酸铜∶水=1∶1∶200)或石硫合剂(生石灰∶硫磺∶水=1∶2∶10)涂抹伤口;夏季遮荫防晒,冬季保温防冻;发病初期在发病部位用刀刻划至木质部,喷涂70%甲基托布津(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200倍液,苗圃地生长期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等进行喷洒预防。

②主要虫害防治 a.褐边绿刺蛾(青刺蛾)。为害症状:幼虫为害时吃光叶肉仅剩表皮;成虫蚕食整个叶片,只剩下叶脉。

防治方法:冬季结合整枝摘除虫茧;利用其天敌姬蜂;利用成虫趋光性,设黑光灯诱杀成虫。幼虫期可喷20%杀灭菊酯乳油或苏云金杆菌500~1000倍液防治。

b.云斑天牛。为害症状:杂食性,以幼虫或成虫在树皮内越冬。成虫咬食树皮,幼虫钻入树体蛀食为害。

防治方法:成虫多在距地面1~2 m高的树干上产卵,痕迹明显,可人工除去虫卵,或用80%敌敌畏∶柴油=1∶9 混合均匀,点涂产卵部位;树干上发现有新鲜排粪孔,注入80%敌敌畏乳油200倍液,再用泥巴堵住孔眼,可灭杀幼虫。在成虫集中出现时人工捕杀;在5~9月成虫大发生时,每500 m2设1盏黑光灯进行诱杀。

c.芳香木蠹蛾。为害症状:成虫在边材部蛀成不规则的隧道越冬,幼虫蛀入树皮和木质部之间,从较大的孔洞向外排粪,夏季受害处开始腐烂,并流出带有腥臭味的白色液体。

防治方法:撬开受害树皮,即可发现幼虫或孔道,对隐藏深处的幼虫可钩出消灭;将已腐烂的树皮挖除,用石灰涂抹伤口;伐去被害严重的植株、烧毁;夏季在幼虫侵入孔口注入77.5%敌敌畏乳油800~1000倍液,或涂抹50%杀螟松乳剂1000倍液,再用黄泥封闭孔口。在成虫发生盛期,喷77.5%敌敌畏乳油800~1000倍液防治;成虫羽化期间,用黑光灯诱杀。

d.锯锹甲。为害症状:幼虫在地面以下啃食树皮,成虫多在地表树干基部咬食树皮,伤口难以愈合,流水流胶,且易感染诱惑金针虫为害或诱发真菌性病害导致腐烂。受害植株长势差,甚至枯死。

防治方法:扒开树根周围土壤或在树皮洞眼里人工捕捉幼虫或成虫;于根部灌入77.5%敌敌畏乳油800~1000倍液毒杀幼虫。

e.草履介壳虫。为害症状:若虫和雌虫吸吮幼嫩枝条汁液,影响植株长势,严重时导致整株枯死。

防治方法:利用其集中产卵习性,挖出卵块销毁;化蛹期清除树皮、树洞、近地面的蛹;若虫上树前,在树干0.6~1.0 m处涂10~15 cm宽的废机油隔离带;若虫上树后,喷77.5%敌敌畏乳油100倍液;利用其天敌大红瓢虫防治。

6 采收与利用

6.1 椿芽采收

芽长 15~20 cm、肥嫩、芽色红、无渣、质脆、香味浓郁时采收最好。采收过早,芽小,产量低;采收太晚,芽长叶大,香味淡,口感粗糙,品质差,总产值降低。采收宜在早晚进行,确保椿芽鲜嫩、水分充足、产量高。采芽过程中要使用剪刀,从芽基部剪取嫩芽,且不要猛掰,以防伤害到主茎木质部,影响下一次发芽。头茬芽质量最好,价格最高,宜全部采摘,可促进侧芽早生快长,使侧芽采收早,产量高,而且采芽方便。采摘后及时浇水、补肥,促苗早发快长。发芽期间温度控制在20℃以上,20 d左右采芽1次,到3月底可采芽3~4次,通常每667 m2大棚,第一茬可采收150~200 kg,第 2 茬 50~100 kg,或各茬依次降低,到4月初共采收300~500 kg/667 m2。

一般春节前即可进行第1次采芽,将顶芽和够大小的萌芽全部采掉。第2次采收以侧芽为主,为保持树势,基部可留2~3片叶作辅养叶。大棚冬季香椿芽一般采收3~4次。天气转暖,露地香椿开始大量采芽时,保护地栽培应停止采芽,开始进行树势培养,在采收第2、3次芽时要适当留一部分芽不采摘,作为辅养枝,以进行整型,使树势恢复,然后起苗,移植到露地,按每667 m2定植6000株,继续培育苗木,以备下次冬季保护栽培。

6.2 保鲜方法

采摘的香椿芽应摊开散湿降温,切忌随采随捆随装塑料袋,以防椿芽发热掉叶,降低椿芽质量。将采收后的香椿芽下端对齐,捆成0.1~0.2 kg的小捆,或装入包装袋封口上市。若不急于上市可捆成捆后,将芽顶向上直立于水盆中,以防萎蔫。注意贮藏温度应不低于0℃,以免香椿芽受冻影响商品性状。

6.3 食用方法

①香椿头花生米 原料:香椿头50 g,花生米100 g,青红椒末、生抽、辣油、盐少许。做法:香椿头择取嫩尖洗净,花生米炸好撒些许盐拌匀晾凉待用,将香椿头置开水中焯好捞出,撒盐末、渍干水分,切成细末放在炸好的花生米上,滴几滴生抽、辣油,撒上青红椒末拌匀即可。

②香椿芽拌豆腐 选嫩香椿芽洗净后用开水烫5 min,挤出水并切成细末,把豆腐切成小方丁,加入香椿芽末、精盐、香油拌匀即成。

③香椿煎蛋 原料:香椿1小把,土鸡蛋3个,盐适量。做法:将香椿芽基部的老侧枝摘掉,基部用小刀削去一层,然后洗净入开水焯1 min,捞出控水,切碎,打入3个土鸡蛋,加适量盐搅拌均匀成香椿鸡蛋液;锅里加入适量油,油热后倒入香椿鸡蛋液,摊平,用小火煎,翻面,把另一面煎至金黄后盛出,切块装盘。

④盐渍香椿 将香椿理一下,浸洗,略修剪,剪去老的蒂头,锅内入冷水煮开,下香椿烫下,等到香椿颜色变绿,立即捞起来,盆用热水烫下,放一层烫好的香椿,少少放一些盐,这样一层香椿、一层少少的盐铺上去,直到弄好所有备好的香椿,用筷子稍稍压紧实,倒掉盆底的水,面上再撒些盐,盖上保鲜膜,入冰箱冷藏约半天,即可食用。

⑤香椿春卷 原料:猪肉、香椿、春卷皮、盐、鸡精、酱油、芝麻油、食用油。做法:准备适量食材,将猪肉馅和切碎的香椿末放在一起,加入少许鸡精,一勺酱油,少许芝麻油,充分拌匀即可,取一张春卷皮平铺,将肉馅放在中间,并整理成长条状,卷起一圈后,再折起两端后继续折完,收口处用凉开水抹一下,收口向上即可,将做好的春卷排在炸篮中,表面刷一层薄薄的食用油,将空气炸锅提前预热3 min,放入炸篮,200℃, 定时 10 min,待春卷表层微黄变脆即可出锅。

⑥香椿鸡蛋煎饼 原料:香椿1把,鸡蛋2个,面粉50 g,油、盐少许。做法:准备香椿,洗净焯烫一下捞出,一次可以多焯一些,吃不了的冷冻起来。将焯好的香椿切碎,鸡蛋打入碗中,加入面粉及适量的清水,搅拌成流动顺利的稀面糊,放入香椿,再加少许盐搅拌均匀,平底锅烧热,滴几滴油,晃动锅使油沾满锅底,舀一勺香椿面糊,晃动锅使面糊均匀沾满锅底,一面煎好后翻面煎另一面即可。

7 采种技术

①采种 香椿果实为蒴果。种树应选7~8 a、生长健壮、发育良好、无病虫害、当年未采摘椿芽的母树。当蒴果果皮由绿变黄但未开裂时即可采收。采收方法:在竹竿上拴一个缝有布袋兜的铁丝圆圈,套在果实串上左右摇动,蒴果中的种子即落入布袋。种子随采随播,发芽率高达95%。若不能立即播种,则让其自然晾干,不要暴晒,种子脱落后,去杂贮存。

②贮存 香椿种子主要有2种贮存方法:一是装在布袋内挂于透风干燥处;二是将细砂与种子按1∶2比例混合装入缸或罐中,放在1~5℃温度下贮存。但种子贮存时间不宜过长,时间越长,其发芽率越低。

猜你喜欢
香椿大棚苗木
大棚妹子
大棚换茬季 肥料怎么选
谨防大棚房死灰复燃
原地翻建大棚 注意啥
苗木供求信息
香椿
香椿
香椿
最新苗木行情
最新苗木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