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愿人生如初见

2018-11-28 11:28赵伟珍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18年52期
关键词:雪地内心习作

赵伟珍

习作时,缺乏素材,这可能是困扰很多学生的问题。我们来看一看学生在习作中,因缺少素材呈现出的问题:①胡编乱造,这类作文,小作者往往胡乱编造一些事,这些事不合乎逻辑,没有前因后果;②老调重弹,这种题材的作文最为常见,“雨天送伞”“生病送医院”“做好事不留名”之类的文章,可以说在学生的习作中“经久不衰”,我曾和学生开玩笑说“当年你的爸爸也曾写过相同的文章,这难道是祖传秘方吗”;③东拼西凑,这种文章的素材多是从一些优秀作文中借鉴来的事例,学生进行人为的拼接,往往令人啼笑皆非。这几种类型的文章最大的共同点就是:文章没有真情实感!

那么该怎么解决这个在习作中的老大难问题呢?我和学生聊,你们有没有过这样一种感受——很多优秀的作品,特别是一些大作家写的文章,虽然写的也是生活中的平凡小事,却把我们内心的感受写出来了,甚至这些事情,我们在生活中也经历了,或者似曾相识,但是我们却忽略了。学生听了,连连点头。

所以,我们应该肯定,写作素材一定要来源于生活。并不是生活中的事情没什么可写的,而是生活被我们忽略。前段时间,我读到了国学大师季羡林写的这样一段话: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都有这样一个经验,越是看惯了的东西,便越是习焉不察,美丑都很难看出。难道我们就不能有意识地去改变这种习惯吗?难道我们就不能永远用新的眼光去看待一些事物吗?走过荷塘,努力在自己的心中制造出第一次見到的幻想。驻足桂花树前,我不再熟视无睹,而是尽情地呼吸。花儿似乎在和我说话,那阵阵花香使我浮想联翩。只要抱着第一次见到的心境去看待这一切,一切都会活起来。我给学生举了个例子:前些天,我国南方很多地区都下了雪,对于南方的孩子而言,下雪肯定是充满了乐趣的,他们肯定去玩过雪了,但有没有去写点什么呢?比如,你看着雪花飘落,是怎样的心情;你伸出手去,雪花落在手心里的那一刻是怎样的感受;你踩在积雪上,脚下发出的声音;你看着雪地里自己留下的脚印,你看到大人小孩在雪地里欢呼、奔跑、玩耍……这些场景你都必须去写下点什么,这样你才对得起这场大雪,这场雪才会留在你的心里,久久不会融化。其实,并不是生活中没有这样的经历,也不是他们没有这样的感受力,而是没有养成积累生活、感受生活的习惯。

生活中充满了让我们感动的东西。一朵花的开放,一片叶子的凋落,一场纷纷的大雪,一次酷暑下的球赛,欢乐的聚会,朋友的误解……但愿一切如初见。不是我们缺乏感受美的心灵,而是我们误以为,这一切都过于平常,如果我们把生活中的“普通场景”都当成是你人生第一次见,又或者当成这是你最后一次见,那么你的内心一定会有所触动。把自己的所思所感记录下来,随时随地记录生活,养成随时写下你的内心感受的习惯,带着“人生如初见”的心情记录生活,何愁下笔不成文呢?

猜你喜欢
雪地内心习作
雪地上的像
雪地给我拍照啦
雪地
雪地里的小画家
内心不能碰的按钮
习作展示
一块生锈的铁
拥有强大的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