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阅读中的“教”与“学”

2018-11-29 19:56江苏省昆山市周市华城美地小学
小学生作文辅导 2018年5期
关键词:学会课文阅读教学

江苏省昆山市周市华城美地小学 邹 漪

人们常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句话在语文教育理论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特别是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还处在学习方法的重要阶段。教师应该在教学中重点讲解学习的方法,而不是给学生灌输题目的答案,让学生在基础阶段就学会如何去做,为他们以后的语文学习打好扎实的基础,再通过一定的动手练习让学生巩固学会的方法。那么,如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将“教”与“学”有效地结合呢?

一、教学手段灵活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就主张活教育:“一切从实际出发,从生活出发,反对死教育。旧教育教师死教书,教死书,教书死;学生死读书,读死书,读书死。”而作为新世纪的语文教师,我们首先要做到的就是一个字——活。语文是一门充满人文性的学科,它不像数学那样只有唯一的答案,这一点在阅读教学中体现得更为明显,“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而我们语文教师要做的只是引导学生学会发现自己心中所独有的“哈姆雷特”。

在阅读教学中,我们不能只局限于一种固定的方式,将阅读的方式交给学生,让他们去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读。比如在教学《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一课时,小作者想变“蝴蝶”,想变“蝈蝈”,如果只是按照课文的顺序来教学的话,未免太过于死板,学生也会拘泥于课文的段落顺序。可以放手让学生去选,喜欢变成什么就去读什么,这样既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又让阅读的方法活了起来。每个孩子对自己喜欢的事物总是怀着快乐和好奇的心情,在阅读中也是如此。教师要充分利用孩子的这一心理特点,让他们喜欢阅读,也让阅读在学生心中留下一个好印象,而不仅仅是枯燥乏味。再如教学寓言故事时,很多学生非常喜欢这一类的课文,因为生动有趣,可往往这样的课文会被一些教师教得没有活力,就是因为没有恰当地用“活”方法。故事类课文的中心一般都是里面的人物,在教学时,让学生抓住文中人物的特点,模仿他们来读一读,甚至可以戴上头饰,上讲台来演一演,一节语文课就变成了学生们喜爱的表演课,并且要掌握的知识点记得更加深刻。

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学会活用方法,抓住孩子所特有的心理特征,让他们融入课文中去,就像陶行知先生所说:“活读书,读活书,读书活。”在巧妙、灵活的阅读方法中,让学生学习有用的知识,让他们觉得阅读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更能爱上阅读。

二、教学方式有爱

都说教师是一份伟大的职业,之所以伟大,是因为教师在工作时都带着责任心和对学生的爱心。教师想要教好学生,首先应该做到的就是爱学生。有爱才有教育,没有爱的教师不是一位合格的教师。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更应该将自己的激情与关爱融入教学中去,而我们的学生也会在学习的过程体会到老师赋予的深刻感情。最为明显的体现应该就在课文的朗读中,教师充满激情的朗读,会带动学生。我们常常会看见这样的情况,一位工作饱赋热情的教师,他教出来的学生也总是积极性高。一位范读激情洋溢的教师,他们班的学生的朗读一定也是富有感情的。学生就像一张白纸,成与败全靠教师如何在上面刻画。教师在教学中将爱传递给学生,学生也会同样将感情通过阅读表达出来。

有了教师关爱的学生是幸福的,他们会觉得学习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情。而整天受到教师批评责骂的学生,他们一定不会对学习产生多大的兴趣,这种感情总是相互的。

三、学习需要结合经验

在阅读教学中,很多时候我们都要结合生活经验,学生在学习的时候亦是如此。在学习一篇文章时,要通过自己生活中的经验和体会来理解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学会站在不同角度去观察和感悟。如在教学《沉香救母》一课时,要让学生先体会沉香对母亲的思念之情,从而理解他为什么历经千辛万苦去劈山救母,最后与母亲相见时到底是怎么样的心情。这一些激烈的情感变化都需要学生结合自己平时在生活中的感受,回忆自己在见不到妈妈,想念妈妈甚至恨不得马上就与妈妈相见的思想感情。在阅读教学中,语文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去体会和感悟,让学生明白要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而不是凭空去想象。

只有教会学生,让学生学会在阅读中抓住“实”,实实在在,真真切切地去感受作者想要抒发的思想感情。

四、学习需要主动实践

这里的“行”指的是“实践第一”。教师在教授完阅读的方法之后,教学目的还不能算完成,必须要检验学生的掌握程度,也就是让学生去实践所学的方法。

就如陶行知先生所说:“先行后知,教学做合一,手脑并用,在劳力上劳心,理论和实践辩证统一。”也就是指真正的学习不仅仅是简单吸收教师所教的知识点,更为重要的是在学习之后要去实践它,只有将知识通过实践之后,才能真正变成自己所有。比如在教学如何抓住文中人物外貌特点的描写时,教师在教学完后,必须让学生去动手写一写,描写自己身边亲近的人,观察他们的外貌特点,结合学到的知识,再动脑写下来。只有这样,书上的这些知识才能成为自己的。再如教师指导学生抓住文中人物的情感变化时,应该多找几篇文章,让学生试着去体会,单单只有一个故事,很难让学生感受得到。只有在不断地尝试中,才能感受每一个故事中人物情感的不同变化,理解这些变化产生的原因。

马克思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通过不断地实践,才能得到自己想要掌握的知识,才能真正将书上的知识转变成自己的。

在如今的教育中,要以学生为主体,力求以人为本。在语文的阅读教学中,我们要将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相结合。语文教师在教的过程中,讲究教法要活,不能局限于一两种方法,善于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调动起课堂的积极气氛,让学生在灵活的教学手段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教师的教学还应该是充满爱的。教师爱学生,教学对学生的关爱深深地影响着学生。被关爱的学生会在一个快乐轻松的学习氛围中成长,有利于他们的身心健康;而被教师批评责骂的学生则会成长在一个压抑枯燥的环境中,不利于孩子的身体和心理健康,也会影响着他们对于学习的看法。在学生的“学”这一方面,应该以“实事求是”为标准,教师要引导学生阅读时将情感与自己的实际经验结合,这样才能更深刻地体会到作者抒发的情感。最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将所学到的知识通过实践来转变成自己的——行。“教”与“学”相结合的理论为我们的教学工作带来指引,让我们能够在教学这条大道上走得愈来愈远,更是一盏航标灯,当我们遇到困难时,可以帮助我们找到前进的方向。

猜你喜欢
学会课文阅读教学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学会分享
背课文
学会分享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语文阅读教学中要加强读与写的结合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学会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