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源头活水 练生花妙笔
——“我和我的蚕宝宝”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侧记

2018-11-29 19:56江苏省句容市华阳中心学校吴燕
小学生作文辅导 2018年5期
关键词:蚕宝宝养蚕桑叶

江苏省句容市华阳中心学校 吴燕

【缘起】

“五山一水四分田”是江苏省句容市地形地貌的总特点,森林资源丰富,二十世纪,句容以北曾经家家养蚕。现在养蚕农户减少,孩子对蚕、养蚕以及蚕桑文化日渐疏远。四年级的《科学》书上有《养蚕》一课,四下语文书中习作7,要求孩子写体验作文,由此我萌发了要在小学四年级学生中开展“养蚕小世界,科学大文章”的养蚕活动,于是一个以“养蚕”为主题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在心里悄然酝酿。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养蚕先要解决吃的问题,哪儿有桑叶呢?四处打探,终于发现学校操场角落里有两棵桑树!兴奋得不得了!后来经老教师们的指点,说在好些小区里都有野桑树呢。大喜过望,于是调动家长参与,和孩子一起寻觅桑叶。

桑枝发芽了,我再带学生去观察桑叶。分好了小组,下发任务表,内容包括:枝条的数量、皮色,一根桑枝上芽眼的总数量以及未发芽芽眼的数量,桑叶的叶色、叶形、叶脉等特征,还有一块特别的栏目叫“我的发现”。

孩子们深入地认识了桑叶后,动员全体孩子在周末和家长到自己所在小区找桑叶。战果累累,这下养蚕宝宝的“粮草”问题解决了,而且是通过他们自己“筹集”而来的。

万一自己小区没有桑叶怎么办呢?同学之间互通有无,小组之间互相帮助,还有些孩子通过查阅资料,据说莴苣的叶子完全可以代替!太好了!还有的孩子在父母的帮助下网购蚕宝宝的“粮食”。

【绝知此事要躬行】

聘请自小家中父母就养蚕的周老师,作为特约技术顾问来班上做讲座,在随后的班队会上把《科学》书中的配套光盘《蚕宝宝的一生》播放给孩子们看。

聆听讲座,新鲜而兴奋,视频上蠕动着的无论是又黑又瘦的还是又白又胖的,抑或又白又亮的蚕宝宝,都让学生觉得逗,觉得好玩。

学生当天的回家作业有两项:一是准备给蚕宝宝安个家,二是采访妈妈或者奶奶,向她了解有关养蚕的知识,或者给他们普及一下你所知道的的养蚕知识。

孩子们第二天得意得不得了,大部分家长都没有他们了解得多。美滋滋地汇报昨天的成就感。初步达到学习养蚕知识、巩固养蚕知识的目的。

【吾家小蚕初长成】

4月中旬,蚁蚕有卖了。

孩子们把蚕宝宝用各种各样的盒子装着,小心地带到教室,像捧着几世单传的宝贝一样,绝不轻易给别人碰一碰。

“老师,老师——”几条不安分的蚁蚕已经钻出来了,引来惊叹的叫声。

“轻点,你这样会把它捏死的。”小姑娘责怪着同桌毛手毛脚的男孩子。看着这小心翼翼的温润情形,我笑了。

从这天开始,“看着你长大”,我专门设计的蚕宝宝生长观察记录表,画一画蚕宝宝,量一量蚕宝宝,说一说蚕宝宝的变化;用手机给蚕宝宝拍照,比一比谁的蚕宝宝壮,谁的蚕宝宝长得长……

看他们交上来的记录表、日记本,成了我的甜蜜负担。借此,我也了解着每个孩子的饲养状况:怕宝宝着凉,将蚕宝宝放进了“空调房”;冒着雨去隔壁小区采摘新鲜桑叶喂养,并且把一片片桑叶亲自擦干、晾干;褪皮的时候,一动不动以为死了,后来“死而复生”,虚惊一场……

还有学生告诉我:“老师,二年级的课文讲得不对,我有两条蚕,褪了三次皮,它还是黑的!根本没有书上说的变得又白又嫩!”

啊呀!真是了不起的发现!我们可以给语文课本的编辑写信提建议了!

“比比谁的宝宝大!”十几天过去了,我让孩子们把蚕宝宝带到了学校。开了场“斗蚕大会”!教室里一片欢腾。

以前,孩子们写日记是不愿写,而现在,他们说,我要写!

“哇!可爱的蚕宝宝有两厘米左右。它们的头小小的,皱皱的,身子黑黑瘦瘦的,像个七八十岁的小老头。蚕宝宝身上有八个环节,就像一节节小车厢……。”“……吃饱了的蚕宝宝有的嘴对嘴说着悄悄话,有的悠闲地散步,还有的在叶子边缘来个倒挂金钩……”修改,交流,修改,交流,描摹更细腻了,更有趣了。那次的小作文练笔,孩子们个个作文纸写得“超支”!

【路漫漫其修远兮】

5月上旬,孩子们的蚕宝宝陆续结茧了,孩子们把蚕茧带来教室,竟然有不同种颜色!不是我们《科学》书上、语文书上那个单一的白色!橙黄色,嫩黄色,粉色,还有淡蓝色!为什么会这样呢?很值得探讨。

孩子们把茧子带到学校展出,展出的还有蚕宝宝成长的图片,有蚕宝宝日记,有蚕知识小报,有养蚕记录表,全校的孩子都来参观,养蚕小能手们向参观的其他同学做介绍……赞叹,新奇,羡慕不绝于耳,孩子们那个得意、开心,怎一个乐字了得?

活动好像都结束了。我留着五六个茧子在教室的生物角上。我要让孩子们看到“化蝶”。

十几天以后,蛾儿钻出来了。孩子们出奇地看着——多惹人爱怜的小动物啊:两片瘦削的翅膀遮掩着纯白的身体,纤小而玲珑的腿,头低着,两颗黑得像炭一样的眼珠,尤其那两条触须,一向是用来比做美人眉毛的。

我告诉他们:“它再也不吃东西了,产完卵,等那些奶油色的卵转成深褐色的时候,它就缩起小脚倒下了。”沉默,孩子们沉默了。

孩子们似懂非懂,有一种说不出的情绪,在教室中流淌……

我总结发言:“这就是蚕的一生轮回。请你们以‘我叫蚕宝宝’开头,写写蚕的一生。相信经历了整个过程之后,你一定能写得比《科学》书上更出彩。”

【我思故我在】

在养育的一个多月里,学生不仅了解了生命丰富的形态变化,了解了蚕的一生,同时,养蚕的过程还使孩子们强烈地感受到了“养育”对于一个生命成长的意义。另外,通过养蚕活动,学生还在体验养蚕的酸甜苦辣中学会了关爱,学会了合作,学会了负责……这是任何一门学科成绩的满分永远达不到的高度!最关键的是,学生们喜欢!是啊,只有植根于生活世界并为生活世界服务的课堂,才是具有强生命力的课堂。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是语文学科教学与综合实践活动整合的一种新形式,是新课改的一个亮点。它是以语文教材为依托,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学生们渴望的是丰富多彩的课堂。大量的信息、丰富的活动活动、美丽的大自然,对孩子们充满着无穷的吸引力。“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如何将课堂所学的语文知识有创意地与丰富多彩的课外生活实践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轻松地由厌学变乐学?吾将上下而求索。

猜你喜欢
蚕宝宝养蚕桑叶
发酵桑叶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
养蚕不易
桑叶茶成“致富茶”
阳城:桑叶茶『火』了 农民乐了
养蚕记
养蚕巢脾 一种新的养蚕用具
蚕宝宝养成记
蚕宝宝
桑叶迷宫
蚕宝宝流浪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