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师生互动技巧

2018-11-30 04:49江苏省泰州市兴化市楚水小学陆文旬
数学大世界 2018年31期
关键词:师生关系师生小学生

江苏省泰州市兴化市楚水小学 陆文旬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师生关系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之一。师生关系不仅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起着重大影响,而且对于学生学习质量的提高有着决定性作用。因此,教师要想增进师生关系,提高学习质量,就应当重视师生互动的技巧探索,引导学生主动研究知识和问题,使师生在互动中实现相互沟通和理解,从而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实现师生共同进步、共同提高的双赢目标。

一、构建平等关系,增进师生友谊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想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教师必须把自己放在和学生平等的位置上。大多数学生对老师都抱有一种敬畏的心理,一是因为老师的年龄和自己的父母相似,二是因为老师会严厉地管理自己,这两个因素导致学生对老师毕恭毕敬,不敢向老师提问和讨论。这就要求教师主动靠近学生,主动与学生进行知识上的交流和沟通,多多鼓励学生上课时举手提问,并且在学生犯错误时也不要只顾批评,营造一种和谐平等的课堂氛围,促进师生关系的升华,从而消除小学生心中的不平等压力,进一步加强师生互动。

例如,在进行百位数字以内的加减乘除运算教学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有没有同学能够告诉老师56+28等于多少呢?”同时要注意保持亲切的微笑,向小学生投以鼓励的眼神,用一种朋友之间交流的语气提出问题。有同学回答后,无论回答是对还是错,教师都要先对他的勇气表示赞赏,再把错误指正。教师还可以反过来让学生自己出题,教师作答,既加强了师生之间的互动,又锻炼了小学生的知识应用。

二、强调全员参与,改善互动效果

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课堂互动时,应该将重点放到全员参与上,让所有小学生都参与到课堂互动中来,以保证良好的互动效果。众所周知,教学的主体是学生,教师应当重视所有学生,确保他们每一个人都能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在小学数学课堂上,互动的形式有很多,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学习小组、学生与学生、小组与小组等,都能够起到全员参与的效果。传统的教学观念中,老师只会重视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这会导致其他学生自尊心受挫,产生厌学心理。因此,教师必须对学生一视同仁,与每个学生进行互动,才能改善互动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比如,在讲授“初步认识质量”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在课前让每个学生从家中带来一样物品,可以是鸡蛋,也可以是一盒水彩笔,让学生先掂量一下自己手中的物品,再和同桌交换,感受一下他的物品重量,比较结果并与同桌进行讨论。在小学生商议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四处走动,小声询问他们的讨论结果并且鼓励他们进行更深一步的交流沟通,这样既实现了学生与学生的互动,还实现了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从而确保每个学生都参与课堂互动,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加强了对质量的认识,为更深奥的知识学习打好基础。

三、利用先进科技,激发学习兴趣

通过分析小学生的性格特点可以知道,他们的好奇心非常旺盛,对一切未知的事物都抱有期待和幻想。世界科技的发展也丰富了教学的形式和手段,现代化的教学不再像传统教学那样枯燥无味,它有了更加先进的仪器供教师使用。小学生们的理解能力较弱,而数学知识又比较偏向抽象性和逻辑性,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先进的教学手段,比如几何画板、数学软件等,充分调动小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产生疑问并进行合理的想象。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起到一种引导的作用,培养学生创新的学习理念,加强互动程度,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同时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

例如,在学习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教师可以利用画板画出多个不同的四边形,让学生们观察并指出哪个是最大的,然后用正确的计算步骤将每个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出来,并且将四边形重叠进行比较。这样的方法非常直观,也能证明计算步骤的正确性。学生们看到画板时,肯定都会因为好奇而集中注意力,指出哪个四边形最大时还能加强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这样的互动技巧不仅能提高教学效率,还能加深学生对这节课的印象,加深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和记忆深度。

众所周知,教学的主体是学生,教师必须多多接收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反馈,才能对课堂大纲和课堂内容进行合理有效的优化及改良,才能增进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师生互动是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非常重要的一种教学方式,通过师生互动,既能促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还有助于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教师也需要通过互动来了解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全面培养孩子们的特长和能力,同时提高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促进教育的全面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师生关系师生小学生
将政策的优势落到实处——“双减”政策下师生关系的现实重构
中国传统书院师生关系的构建、特征及价值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良好的师生关系应该是双向奔赴
师生讨论改病句
师生过招,你敢接吗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余清臣:建构现代师生关系的公共性
我是小学生
麻辣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