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学英语教学的探索

2018-12-01 09:44
江苏教育 2018年91期
关键词:共性中华学习者

·主持人语·

以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为目标,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增强中华传统文化浸润,引导学生增强“四个自信”和关注人类命运共同体,倡导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突出英语学科的育人功能和价值导向,是新时代赋予英语教学的使命。

人类的思维与知识具有共性,在英语教学中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入,有利于学习者的英语语言学习。英语学习者可以通过汉语知识和中国文化来了解中英文化知识的共性,从而增强英语学习的正迁移,促进英语学习。因此,有必要探索高中英语课堂的中国文化浸润问题,丰富文化教学的生态思路。在英语教学中,应将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工具性动机向英语学科的人文性转变,应在英语教学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教育。通过中西文化的对比教学,强调渗透和引导,“帮助学生学习、理解和鉴赏中外优秀文化,培育中国情怀,坚定文化自信拓展国际视野,增进国际理解,逐步提升跨文化沟通能力”。

译林版《牛津高中英语》教材融入了大量的中国文化元素,是宣传和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文化自信的重要载体。湖南是我国传统文化发祥地之一,国学渊源深厚,人文底蕴浓厚。湖南省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落实文化自信、浸润中华文化等方面有着值得借鉴的做法。他们重视和回归教材,积极整合教学内容,将语言能力提升、文化意识培养、思维品质发展、学习能力形成融合在学习理解、应用实践和迁移创新等层层递进的语言学习活动中。在传授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引导学生增强对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伟大民族精神的认同和使命感,要求学生既要有国际视野更要有家国情怀。

猜你喜欢
共性中华学习者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共性
青年干部要当好新思想的学习者、宣讲者、践行者
“数控一代”示范工程引领和推动共性使能技术在中小企业推广应用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
雷锋精神与辽宁精神的共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