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助消贴改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胃肠功能紊乱的临床观察*

2018-12-01 03:18刘旦丹全中平
西部中医药 2018年10期
关键词:行气神阙穴鸣音

刘旦丹,钟 宝,全中平,张 铭

荆门市第二人民医院,湖北 荆门 448000

重型颅脑损伤 (severe brain injury,SBI)是指格拉斯哥昏迷分级(GCS)3~8分,伤后昏迷或再昏迷>6小时以上,或在伤后24小时内意识恶化再次昏迷6小时以上的颅脑损伤。SBI患者胃肠功能紊乱的发生率高达80%,早期即可出现急性胃肠黏膜损伤、胃肠动力不足和吸收障碍,进而导致患者营养不良、免疫力低下,引起肠道菌群紊乱、细菌易位,诱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甚至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1]。因此,治疗SBI后胃肠功能紊乱,对患者的恢复及减少病死率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2]。本研究采用行气导滞的助消贴神阙穴贴敷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后胃肠功能紊乱患者,临床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将2015年10月至2016年4月在荆门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住院治疗的78例SBI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9例,其中男46例,女32例,年龄15~75岁,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格拉斯哥评分(GCS)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纳入:1)GCS均≤8分,均为非手术治疗的SBI患者;2)患者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1.3 排除标准 排除:1)不符合纳入标准者;2)有皮肤过敏史者。

1.4 治疗方法 2组患者均给予胃肠减压、胃肠动力药物、胃黏膜保护剂、灌肠等常规治疗措施,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使用中药助消贴进行神阙穴(脐部)贴敷治疗。中药助消贴制备:选用甘遂末、大黄、厚朴、枳实、木香、莱菔子各50 g,丁香、细辛各10 g,冰片6 g,研磨成粉后备用。治疗时取中药粉剂5~10 g,以75%乙醇调成糊状备用。消毒后将药饼贴敷于神阙穴上,局部以无菌纱布覆盖,每次贴敷30分钟,2次/d,7天为1个疗程。

1.5 观察指标 1)观察患者从入院到肠鸣音恢复正常的时间;2)观察患者对胃肠营养的耐受情况。

1.6 评价标准[3]胃肠道营养耐受情况的评价标准:鼻饲后未出现消化系统症状,3天内能达到目标热量供应者,为完全耐受;鼻饲后出现轻度呕吐、腹胀或腹泻等消化道症状,经调整营养液滴注速度及种类后好转,但不能达到营养供给要求者,为部分耐受;患者灌注营养液后因呕吐、腹胀或腹泻、消化道出血等症状而被迫使停止使用者,为不耐受。

1.7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肠鸣音恢复时间 观察组患者肠鸣音平均恢复时间为22小时,对照组平均恢复时间为26小时,治疗组的肠鸣音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252,P<0.05)。见表1。

表1 2组肠鸣音恢复时间比较(±s) h

表1 2组肠鸣音恢复时间比较(±s) h

注:*表示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例数 肠鸣音恢复时间观察组 39 22.75±5.33*对照组 39 26.38±9.24

2.2 胃肠道营养耐受情况 观察组消化道耐受37例,消化道耐受率为94.87%,对照组患者消化道耐受例数30例,消化道耐受率为76.92%,2组消化道耐受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89 5,P<0.05)。

2.3 不良反应 用药过程中,2组患者均未发现任何不良反应及毒副作用,说明中药助消贴外用治疗安全可靠。

3 讨论

SBI患者常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而危及生命,其中胃肠功能障碍发生率很高,并随之引发其他器官的功能障碍[2]。此外,研究发现肠内营养不仅能为严重创伤患者提供能量,应对创伤后的高分解、高代谢状态,还可以修复患者受损的肠黏膜屏障,防止细菌移位,促进胃肠激素的分泌,改善胃肠运动,降低感染发生率。但因SBI后急性胃黏膜损伤和胃肠动力障碍,严重影响了患者早期肠内营养的开展[3],因此,改善SBI后胃肠功能障碍显得尤为重要。

SBI中医学认为其病机多属“中焦气滞,夹湿夹瘀”,因患者气血本虚,邪传阳明之里,而成阳明腑实证,此又可耗热伤阴,加重脏气虚,故治疗应顾护本虚之脏气[4]。神阙穴居任脉和腹部要冲,能通全身,通过刺激神阙穴,能起到调节、治疗全身疾病的目的。

本研究使用的敷贴中药方剂由甘遂末、大黄、厚朴、枳实、莱菔子、木香、丁香、细辛、冰片等组成。本方以《千金方》甘遂末敷脐“消腹胀,通二便”为基础,加入行气导滞之品而成。方中甘遂有峻下之力,消肿散结;大黄泻下攻积,清热泻火,活血祛瘀;厚朴下气消胀,化湿除满;枳实破气消积,化痰散痞,厚朴与枳实一温一寒,常常配伍应用以行气导滞;莱菔子功能消食除胀,降气化痰;木香行气止痛,健脾消食,二者配合使用,行气降浊;丁香、细辛辛温能散,善开结气,宣泄郁滞,为引经药,以通阳气;冰片可清热消肿,引药入里,使药力经脉直接透达病所]。诸药合用,起到行气导滞除满,消痞化瘀散结的作用。本研究观察组经贴敷助消贴后,SBI患者消化不良症状出现率明显降低,而且出现胃肠损害后胃肠损伤修复的比率也明显提高,表明助消贴对SBI患者的胃肠功能有较好的保护作用,为防治胃肠功能障碍提供了有效途径,提高了患者对胃肠营养耐受性,使临床疗效明显提高。

综上所述,助消贴外敷能迅速改善SBI患者胃肠功能,减少并发症,提高临床治愈率,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猜你喜欢
行气神阙穴鸣音
中医学“行气”医术初探
肠鸣音监测仪在临床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
中药穴位贴敷神阙穴防治阿奇霉素致小儿消化道不良反应效果观察
肚子为什么会“咕噜”响?
肚子“唱歌”,可能是消化不良
分辨肚子咕噜声
腰背痛:揉按委中穴
探析神阙穴的治疗方法与临床应用
神安镇静膏外敷神阙穴在36例儿童骨科术前护理中的应用
健身气功·六字诀的学与练(明理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