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真做好自己

2018-12-04 10:20谷蔚
教育·学习 2018年9期
关键词:电线教案人生

谷蔚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

走过四季,走过自己,行走在教育田园上的我们,尽管,每年、每天,我们生活工作的轨迹,周而复始、循环往复,但铭刻于心的那份对于教育的执著与虔诚却始终如一,从未改变。从初踏讲台到今天站在这里已整整20个春秋,认真做好自己——是我为师路上最为朴素而真实的追求。

今天,能有机会与在座的各位共同分享我的从教心得、人生的感悟,真的是一件十分幸福的事情。只愿我今天交流的某个观点,某个案例,能够引起您的共鸣,或引发您的一点思考、启示,足矣。

一、极致求完美,由他岁月迁

曾读过这样一个故事:在楼房施工的时候,需要在楼里拉电线,有一个电工,当他将电线绕着屋子安装一圈之后,却发现少了一截,接不上了。按照事先周密的计划和计算,

是绝不会出现这种状况的,但为什么就偏偏少了一截呢?有人对他说,不就一截嘛!你在某个屋角那里将电线斜着拉过来,后面不就可以余出一大截吗?这话听起来似乎不无道理。但这个电工并没有这么去做,而是将自己刚刚辛苦安装完的电线一截一截地小心地拆下来研究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原来,是在一根柱子上多缠了一圈,才导致后来少了一截。

一截之差,绝不姑息,精益求精,崇尚完美——事情做得完美无缺!

细细想来,我们做教育、当老师,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记得十二年前,那一年我28岁,我代表学校参加葫芦岛市的语文学科青年教师教学大赛,准备第一轮的笔试:为了一个问题——“语文素养的内涵是什么”,我反复地查找资料,整理笔记,一直也没有找到一个让自己觉得满意而合适的阐述。那时还在南一小学的老校区,放学后,送走了学生,我便独自一人留在静寂的教室里继续研究、琢磨,也许是过于投入、也许是过于痴迷,竟忘记了时间,不知过了多久,只觉夜幕已经降临,才想起该下班回家了。当我走到一楼中厅的时候,才发现两扇门已经被门卫的老大爷在外面牢牢地锁上了。可能他临时有事出去了,但他并不知道下班后我还没走。我只好在那里静静地等待,空荡荡的教学楼里只剩下我一个人,隔窗而望已是万家灯火,此时我仿佛看到了家里那个嗷嗷待哺的七个月的孩子在爸爸的怀抱里等着我,此时此刻涌上心头的不只是一种孤寂,还有一种悲凉,为了一个问题,如此痴迷与投入——值得吗?

沉思过后,我感悟到:缘于喜爱与责任,值得痴迷与投入!值了!也许过程是苦涩的,也许心境是孤寂的,但内心深处所期许的,不正是苦涩与孤寂过后,有所收获时的那份快乐与满足吗?

十年前,那一年我30岁,在市中小学教师学科专业素养成果展示会上我讲一节语文课——《难忘的八个字》。准备期间我总觉得自己设计的教案不够完美,时不时脑子里总会闪现出一些新的想法,又总想把这些新的想法融入到我的教学设计中去,于是一次次的将自己精心设计的教案推翻、修改、再重新设计,反反复复,直至快上场正式讲了,教案还没有最后定稿,领导和同事心中都为我暗暗担忧。我又何尝不知道,那每一次推翻——修改——再设计的过程,都是极其痛苦的“折磨”。但我又觉得,若是不改,就拿不出一个让自己非常满意的教案,我会更加不安,那充分的预设,不就是为了课上那精彩的“生成”吗?当我把这节课完美展现给学生的时候,大家那会心的一笑,那激动、喜悦的眼神是对我最大的褒奖,从台上走下来有老师开玩笑地跟我说:你呀你呀,你是最让人不放心,也是最让人放心的人!

3年前,我37岁,应语文出版社邀请,我在新教材培训中,上了一节示范课——《司马光》,受到了语文出版社社长王旭明以及小语专家的赞誉。但,那一课的背后又是怎样的付出与煎熬,只有我以及同我一起磨课的人才知道,每一个字句,我都反复推敲、琢磨、修改,如同打磨一件精美的艺术品,我充满虔诚与执着。真的,当把教育做到了这个份儿上,这就是真正的,纯粹的教育,无关浮名风月。我,以及所有为这一节课倾情付出的人们,就是缘于心底的那份热爱与责任,认真做、努力做、崇尚完美、追求极致,做一个虔诚的教育者!

今年,我40岁了,近二十年的教学生涯,我是在不停地修改中成就自己的。我知道,我修改的不仅仅是教学设计,更是在修改自己的人生,学生的未来。正如贾平凹笔下的那只贝,那是历经无数次的肉体与精神的磨砺才实现那颗珍珠的璀璨!这种磨砺,是每一个年轻人成长的必经之路,当你一次次地体验着自己在反复修改中的“痛苦”后,你所体味到的——都是人生最原本的滋味。蓦然回首,你会发觉:自己所成就的,不仅仅是几节代表作、公开课,而是脚踏实地的走向了日常课堂的厚实,乃至成就着人生的厚重!

二、虔诚谦逊客,常怀敬畏心

近几年,我参加了在国培,省培。在听课、学习、参觀和考察中,我领悟到,那每一个人、每一节课、每一所学校成功的背后都有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地方。

这是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的崔峦老师,平易近人的崔老师近三个小时的讲座如和风细雨给我们讲新版课标理念、内容、结构、用意及深入的思考,那纯朴自然的声音、极有修养的谈吐、精彩的讲课内容,让在场的人无不震撼!那般敬业、那般执著——让我们看到一种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美!

看,这是一位八旬已过的长者,台湾著名作家钱穆之子——钱逊,老人家正在给我们解读有关国学的知识,题目是《关于国学教育的一点儿认识》,凭他的资历与身份对国学的研究和认识岂止是一点儿,仅从这一题目就足矣看出他老人家的谦逊与涵养,不仅让我想起那句话——“学问深时意气平”。

还有那一位位省市教学名师,都有一个共性的特点:就是特别自觉、自律、自强。我是他们中最年轻也是最弱小的一个,他们身上有值得我永远学习的东西,也有我永远也学不来的东西,但我要做最努力的一个!努力去学、认真去做!

很喜欢这样一个故事:在高高的上顶上,有一尊石像,每天无数的善男信女踩着石板一点一点的爬到山顶上去膜拜这尊石像,时间一久,山路上的石板就不乐意了,说:你看,咱俩都是山上采来的石头做成的,为什么人们每天都爬到山顶去给你烧香、叩首、膜拜呢?石像说:的确,咱俩都是山上采来的石头做成的,但我是石匠一刀一刀历经多长时间才雕刻出来的呀?我是挨了多少刀才修炼成今天的“我”呀?你可曾知道哇?

当我们在欣赏别人精彩的同时,要怀有一颗虔诚而敬畏的心去揣摩去感悟人家精彩背后的东西,那才是最值得我们玩味、最滋养心灵的。

三、读书润心智,耕读一生情

人活着太需要支撑、滋养我们生命的东西,而这些支撑和营养,都来自阅读。

静下心来读读书吧!

我说,读书那是心的旅行,跟随着作者穿越时空,漫步文字,走进经典,厚实人生!只要能够滋养我们灵魂、厚实我们人生的书籍,都可以成为我们的精神食粮,值得一读!向大家推荐几本薛瑞萍老师的书,也许她的所作所为能为为师的我们带来很多的启示。

散散慢慢地读、兴趣盎然地读,不知不觉间,你会发现越登越高,渐行渐远。别在意收获的多少,你的修养是在不经意的阅读中形成的。天下武功,唯快不破,世上学问,唯读不衰!

四、认真做自己,甘为守巢人

我们是小学老师,但同样可以活出精彩,正如薛瑞萍老师所说:“给我一个班,我就心满意足了。”

看,这是我上一届的学生,我们一起去参加督师府的揭牌仪式。送走了一届又一届的学生,一个月后我将又会不舍得送别一起学习生活六年的孩子们,这是我们2018年的元旦,孩子们说,这是他们小学时光里最后一个元旦了,不容错过,看,笑容甜蜜,灿烂如花!

寒来暑往,四季轮回,送走了一群群可爱的小鸟,我,是那永远的守巢人,是那教育百花园的守望者,始终怀有一颗虔诚而执着的心,依然在认真地做着自己!

(系市中小学(园)首届名优教师经验交流会经验交流材料)

猜你喜欢
电线教案人生
《触摸春天》教案
《立定跳远》教案
Does a kangaroo have a mother, too教案
5.4.1认识分式方程 教案
这两个分数一样吗
人生中的某一天
画根电线来点灯
人生悲喜两字之间
争论
地上电线不要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