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中学体育教师教学设计能力培养的研究

2018-12-06 08:51王英武
运动 2018年16期
关键词:总数教案课程标准

王英武

(安徽省六安市教研室,安徽 六安 237000)

现阶段,我国正在进行第8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此次体育课程改革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就是以课程标准代替教学大纲。一方面,体育课程标准为教师提供了较大的教学设计的空间和权力;另一方面,课改10多年来,尽管有关部门一再强调教学要高度重视课程标准,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标准往往放在了一个“被遗忘的角落”。据此,有研究者认为,课程标准的可操作性不大。但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和物质文化生活的提高,人们对接受体育教育的质量越来越高。“基于标准教学”是课程标准落实于体育课堂的关键。为了能在教学实施中更好地体现课程标准的指导作用,将课程标准的先进理念落实在课堂教学中,为此,我们将“基于课程标准的体育教学设计”作为研究的主题,重点关注中小学体育教师如何以课程标准为逻辑起点进行教学设计,如何基于课程标准设计与实施体育教学,以期对教学设计理论研究和体育课程改革深度推进的实践工作做出贡献。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安徽省中学体育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的培养。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数据,对搜集的数据进行阅读,整理出关联性较大的文献作为本研究的主要参考资料。

1.2.2 问卷调查法 在安徽省中学体育教师培训期间,共计发放问卷188份(第1次发放50份,第2次发放48份,第3次发放90份),回收188份,有效问卷180份,有效率95.74%。

1.2.3 数理统计法 对回收问卷采用Excel 2014进行相关数据的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体育教师基本情况调查

调查人员数据显示,在年龄结构方面,低于35岁的占总数的23.33%;36~45岁的占总数的54.45%;46~55岁的占总数的20%;大于56岁的占总数的2.22%。在性别比例方面:男性占总数的69.44%,女性占总数的30.56%。在职称结构方面:特级教师,无;高级教师占总数的17.78%,一级教师占总数的48.33%,二级教师占总数的33.89%。学历结构方面:研究生学历占总数的13.33%。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74.45%的体育教师年龄在36~55岁之间,这个年龄段的人正处于年富力强又有教学经验的阶段,对工作的态度和认识也很积极和深刻。从职称和学历看,被调查教师的整体情况基本符合教师结构比例要求。

2.2 体育教师对体育教学设计的了解程度

对体育教师教育设计的了解程度进行调查,数据显示:有27人,选了非常了解,占总数的15%;46人选了很了解,占总数的25.67%;32人选了一般,占总数的17.78%;67人选了听说过,占总数的37.22%;选了没听说过的有8人,占总数的4.44%。从上述数据可知,40.67%的教师对体育教学设计比较了解,而59.33%的教师对体育教学设计了解不够细致。这说明体育教学设计的相关理论知识在基础教学阶段比较欠缺,其影响程度还没有被基层教师所接受,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体育教学设计的相关理论培训工作开展不到位。我们认为,体育教师要对教学设计加深了解,一方面,需要依托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组织教师参与相关理论知识培训和学习;另一方面,需要体育教师着眼于自身的专业发展,努力提高教学设计的理论认知和实践训练,尽快适应体育新改革的现实需要。

2.3 体育教师对体育教学设计内涵的认识

通过对180名体育教师就体育教学设计内涵的认识进行了调查,数据显示:有25人选择了知道写教案的过程,占总数的13.89%;有76人选择知道设计教学活动步骤的过程,占总数的42.22%;有51人选择知道制订解决教学问题方案的过程,占总数的28.33%;28人选择了知道与备课等同,占总数的15.56%。从上述数据显示,只有42.22%体育教师能够认识到体育教学设计是设计教学活动步骤的过程。其他教师的认知还停留在“写教案”和“制订解决教学问题方案的过程”,还有15.56%的教师甚至认为教学设计就是“备课”。由此看出,大部分体育教师对教学设计的认识还存在偏差,无法准确深刻理解体育教学设计的内涵。体育教学设计规定了体育教学的方向、内容和主要进程,是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教师认识不到体育教学设计的真正内涵就无法将精力投入到学生需要上,而只侧重于关注学生的兴趣和任务完成情况。因此,体育教师还应进一步准确把握教学设计的内涵。

2.4 体育教学设计的重要性的认识

通过对体育教学设计重要性的认识调查,显示选择非常重要,占34.44%,选择很重要,占46.67%,选择一般,占12.22%,选择不太重要,占6.67%,选择不重要,没有。表明体育教师对体育教学设计的重要性还是给予了充分的肯定,81%左右的体育教师认为体育教学设计“非常重要”或“很重要”,接近19%的体育教师对体育教学设计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由此可见,大部分体育教师认为体育教学设计在指导体育教学实践工作中作用很大。

2.5 在实施体育课堂教学之前,体育教师进行体育教学设计的情况调查

通过对体育教学设计的情况进行调查,显示,每次进行教学设计的有0人;经常进行教学设计的有15人,占总数的8.33%;偶尔进行教学设计的有85人,占总数的47.22%;选择很少进行教学设计的有47人,占总数的26.11%;而不进行教学设计的有33人,占总数的18.33%。数据显示,有部分体育教师还没有真正地将体育教学设计环节落实到日常教学中,其使用体育教学设计这一技术环节的态度还不够积极,究其原因,是因为广大基层体育教师对“什么是体育教学设计”还不甚了解,对其科学内涵和技术环节还把握不透。

2.6 制约体育教师进行体育课堂教学设计的因素

通过对制约体育教师进行体育课堂教学设计的因素进行调查,显示,选择需要花费很长时间,缺乏理论指导的有87人,占总数的48.33%,在权重排序第4;选择不知如何操作的有146人,占总数的81.11%,在权重排序第1;选择学校不要求的有124人,占68.89%;选择认为没必要的有45人,占总数的25%,在权重排序第5;选择不知体育教育设计有何用的有135人,占总数的75%,在权重排序第2。上述数据表明,制约体育教师进行体育课堂教学设计的主要因素为缺少理论指导和实践操作。有75%的体育教师不知体育教学设计有何作用,进而影响其进行体育教学设计的实践。同时,有少部分教师认为不需要进行体育教学设计就能将教学工作开展好。由此可见,中学体育教师仍缺乏对体育教学设计的足够认识,缺乏进行教学设计的动力。针对这一问题,一方面,教师要加强相关理论的学习,提高认识,重视体育教学设计的学习运用;另一方面,学校和主管部门应对教师进行体育课堂教学设计提出相关要求。

2.7 体育教师编写教案

在编写教案时,更多的体育教师认为依据自己的教学经验是不重要的。93.33%体育教师并不认可在编写教案时依靠自己的想象,仅54.44%的体育教师认为编写教案时会参考优秀的体育课教案,而76.67%的体育教师会根据体育课堂教学设计的方案进行编写教案,65%的体育教师在编写教案时会依据大学时所学的教学理论,65.56%的体育教师在编写教案时很反感学校或上级部门的统一要求。教案是教师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和学期计划进行编写的,同时是上课的依据,能反映出一名体育教师的思想和业务水平。教师在编写教案时需要在备课的基础上进行,这样才能保证教案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体育教师要想编写出优秀教案,应做到以下2点:(1)学习和熟悉教案编写的要素、步骤和方法,并尝试强化实践操作能力的训练;(2)通过各类教研活动、培训学习、参加课堂教学比赛及设计方案竞赛等活动提高体育教案的编写能力。

2.8 体育教师对体育教学设计内容重要性的认识

由图1可知,在对教学设计内容重要性的认识上,其重要程度依次为学生情况、选用教学策略、分析学习内容、制订教学目标、对设计进行反思、实施课的评价、布置场地器材。教学设计主要包括3个环节:分析、设计和评价。其中,分析包括学习需要分析、学习者特征分析和教学内容分析;设计包括教学目标设计、教学策略设计和场地器材的布置;评价主要是指对整个教学设计过程的回馈。由此可见,体育教师对教学设计内容的各环节的认识还是比较到位的。在新课程的规范与要求下,体育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主体性,创设出符合学生个性的教学情节,以能满足学生不同需求和兴趣爱好。

2.9 体育教师对体育教学设计理论基础重要性的认识

由图2可知,大部分体育教师认为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非常重要。由此,虽然体育教师对体育教学设计的相关理论知识认识不足,但对理论基础的想法还比较一致。理论基础是一门学科生长发育的源泉,任何一门理论体系都有其存在与发展的理论基础。学习理论是探究人类学习的本质及其形成机制的心理理论学,所关心的是“学习是如何发生的,学习机制是什么”的问题。正如加涅所言:“为学习设计教学。”教学设计要想发挥人类的无限潜能,根据学习者的需要设计出不同的学习环境和计划,就必须了解学习有关规律及人类行为。因此,学习理论是教学设计最为重要的理论基础。

2.10 体育教师对体育教学设计功能的认识

由图3知,对体育教学设计功能重要性的认识上,权重排序为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任务、自己能够顺利教学、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可见,体育教师在认识体育教学设计功能上主要是从教学的角度来考虑而忽视学生的主体性。教学设计的核心功能是保证教学的科学性并顺利完成教学目标。由此看来,教师们对体育教学设计的本质、功能的把握与认识还存在一定的偏差。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 论

3.1.1 体育教师对体育教学设计的了解程度、内涵认知、重要性等方面的认知都存在着一定的偏差。这说明,基础教育阶段体育教师的体育教学设计能力是欠缺的,体育教学设计的相关理论知识及其影响程度还没有被体育教师接受。体育教师对体育教学设计还缺乏理论认知和实践操作的能力,尤其对体育与健康新课程背景下的体育教学理念、教学行为转型适应性不足。

3.1.2 从制约体育教师教学设计能力提高的因素看体育教师主观因素(怕花费时间、不知如何操作等)占较大部分,新课改对体育教师能力要求越来越高,这就迫切需要体育教师了解和掌握体育教学设计的基本理论知识、教学设计的原理与方法及具体的操作步骤等。

图1 体育教师对体育教学设计内容重要性的认识

图2 体育教师对体育教学设计理论基础重要性的认识

图3 体育教师对体育教学设计功能的认识

3.1.3 体育教师对体育教学设计的3个环节,即分析、设计和评价的认识比较到位。教案的编写是基于前期分析,以要素设为导向,形成教学设计成果的过程,是体育教师必备的教学设计能力的关键环节。在新课改的要求下,体育教师要能够充分考虑学生的主体性,尽量创设出符合学生个性的教学情节,以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和兴趣爱好; 教学设计评价是体育教师开展教学总结和反思、不断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的必经之路。

3.2 建 议

3.2.1 加强教育理论学习 教师要提高教学设计能力必须有一定的教育理论基础做支撑。基础教育阶段体育教师需要通过书本、网络等多种途径加强体育教学设计理论素养的学习。同时,体育教师应学会多运用设计理论指导设计实践,并通过设计实践检验和反哺教学设计理论,逐渐形成科学性强、操作性优、实效性好的体育教学设计理论体系和实践案例。

3.2.2 深入开展教研活动 教研活动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种活动形式,深入开展教研活动有利于及时传递新的教学信息,推广教学经验,有利于发挥教学名师对其他教师的指导作用,是推动体育新课改、促进教学设计能力提升的有效途径。

3.2.3 加大培训力度并注重测评效果 组织教师进行集中培训和测评是提升基础教育阶段体育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的关键。通过培训让教师了解体育新课改的趋势和体育教学现状,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和组织形式及方法,转变教学策略,开拓创新思路。同时,培训和测评必须要双管齐下才能保证培训的效果,否则培训就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就不能使教师产生内在动力。培训的方式可以采取“请进来”“送出去”和网络培训等方式。

猜你喜欢
总数教案课程标准
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读》权威出版
《触摸春天》教案
《立定跳远》教案
六大国有银行今年上半年减员3.4万人
《中国无线电管理年度报告(2018年)》发布
关于开辟版块答疑解惑的通知
Does a kangaroo have a mother, too教案
5.4.1认识分式方程 教案
哈哈王国来了个小怪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