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烟雨洪江项目规划设计

2018-12-07 07:36陈紫阳
智能城市 2018年21期
关键词:正街洪江会馆

陈紫阳

湖南方圆建筑工程设计有限公司,湖南长沙 410000

文脉是对城市传统的继承和发展,是一个延续的过程,体现了城市发展的历史过程,当代城市发展中,保护与发展已经成为了一个关键性问题,即:如何在整体保护的基础上,实施局部有机更新,较好地传承历史风貌,这也是规划界近年来探讨的热点。烟雨洪江项目位于洪江古商城,具有独特的地域文化与浓厚的历史底蕴,如何在规划设计中真正实现文脉传承与历史再现,这一问题具有重要的探讨价值。

1 烟雨洪江项目背景

洪江古商城是一座文化底蕴深厚的历史名城、山水名城,素有“湘西明珠”的美称,走进洪江古商城,就好似走进了一个山与水、人与自然交融的世界。烟雨洪江项目位于洪江区洪江古商城,洪江大桥西面,北临沅江,东临巫水,用地以南为洪江古商城核心景区,总用地面积为62811.45m2,总建筑面积83732.81m2,建筑层数1~4层,建筑高度24m以下,主体以框架结构为主。

2 基于文脉传承与历史再现的设计理念

烟雨洪江项目位于湖南洪江古商城文化旅游产业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打造洪江旅游的核心景区范围,文脉传承与历史再现是其重要的设计理念。

2.1 继承洪商文化内涵,回归历史

洪江古商城形成的社会与历史背景十分复杂,文化内涵尤为丰富,堪称中国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活化石”。洪江古商城还是中国近代商业发展的一个珍贵标本,其辐射面之广,建筑群保存之好,在中国十分罕见,在世界商业史和建筑史上也具有很高的地位,全面反映当时商业活动的特点。设计充分尊重地域特色,继续以窨子屋、商号会馆、街道码头群为古商城的三大主要符号。

2.2 沿袭洪江城镇风貌,追寻历史

根据《民国时期洪江地图》、《清代洪江街市全境图》以及曾湘洪主席手绘稿,尽可能还原原有街巷格局,延续城市肌理,并恢复洪江古商城的建筑风貌。洪江古商城在时间跨度上包括明、清、民国及当代各个不同时期的不同建筑(如民居建筑、府衙、宗教建筑等),在地域上包含了全国各地特色的建筑形式(与当地建筑特点的融合),比如徽派建筑、湖湘建筑、山陕(北方)建筑、欧式建筑(天主教堂)等,建筑风貌跨越了时间与空间。

2.3 打造洪商旅游特色,与时俱进

设计上充分尊重洪江的建筑风格、风貌,带动洪江古商城的特色旅游,同时也要以人为本,考虑游客的需求、安全和便利,比如消防安全、公共厕所、停车需求、消费需求及生活方式等。通过对文物建筑的保护,发扬带动特色旅游,同时通过旅游的发展,更好地保护和弘扬文物建筑,促进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湘乡会馆正面如图1所示。

图1 湘乡会馆

3 烟雨洪江项目规划设计要点

3.1 规划布局

(1)以平行于河道的太平街、大河正街为主轴(脊椎),以垂直于河道方向的道路(多为台阶)为肋,延续城市肌理,展开总平面布置。

(2)沿主轴(太平街、大河正街)由洪江大桥桥头广场、犁头嘴码头广场、一甲巷广场、山陕会馆广场、万寿宫广场等,形成主要街景的空间序列。

(3)沿河道方向由犁头嘴码头、辰元码头、山陕码头、江西码头等形成沿江的空间节点及风景线。

(4)主要尺度控制。太平街、大河正街两边建筑控制间距大于10m(屋檐最小间距大于8m),消防车道4m;驿站古街两边建筑控制大于6m(屋檐最小间距大于4m)满足消防要求;沿江建筑退让大于5m(不包括挑出的木结构沿廊)。垂直于河道的横向台阶式道路最窄为2m左右(两边山墙均为防火墙)。

总体来说,既满足消防要求,又营造了合适尺度的传统街巷空间。

3.2 交通组织

(1)大河正街、太平街为贯通本项目的主要道路,平时为步行,紧急时供消防车通行。其余道路均为非机动车及步行道路。

(2)沿江码头主要为游客提供水上交通便利,连接沅江北岸的景区。

3.3 竖向设计

(1)场地现状。现场标高纵向变化(沿太平街、大河正街):变化一:洪江大桥起,沿沅江路往北、往西标高逐渐降低,标高从176~180m左右变化,高差约4m;横向变化二(垂直于河岸):从巫水、沅江的河岸边往里,标高逐渐升高,从165~170、173、180m呈阶梯形变化。

(2)设计标高:基本按现状标高来确定建筑的正负零。建筑物也利用地势高差形成依山就势、错落有致的建筑风貌,与洪江古商城形成和谐的整体。

3.4 景观组织

沿江景观(融于自然):沿江建筑均采用开敞式(相对窨子屋)的建筑形态(非窨子屋),通过建筑物高低错落、退让河岸的变化、屋顶形态的变化、建筑式样的多变以及局部外挑的木檐廊,结合现有洪江古商城的建筑特点,把建筑、山城背景及江景和谐于一体,将建筑自然地融入江景、山城之中。

街巷景观(宽街窄巷):保留沿沅江路的主消防车道(不通车的步行街),同时作为主要贯穿东西的街道空间,两边建筑间距大于8m控制,形成“宽街”的主轴。与主消防通道平行布置的一条窄巷,建筑净间距大于4m,局部建筑形态多变,形成“窄巷”的步行空间辅轴。沿主要街道的横向设置上下联系的更窄小的巷道,与码头及沿江风光带相连。

街景中将民国风格、民居风格、窨子屋、各具特色的商会会馆自然和谐地混杂搭配在一起,让人体会时光穿越、岁月留痕的建筑特色。

会馆建筑:依据明清、民国时期地图,结合本项目需要,设计有徽州会馆、黄州会馆、七属会馆(洪江商会)、湘乡会馆、衡州会馆、山陕会馆、洞庭宫、万寿宫(江西会馆)、贵州会馆等各具特色的会馆建筑,必将成为景区的一颗颗亮点,形成独特的旅游特色。

沿街水渠的引入:结合地形的高差变化,把水景引入街道、巷道中,为景观带来生命的活力。以太平街180m标高为起点,沿太平街、大河正街向北、向西至万寿宫176m标高左右,沿驿站古街174m标高返回,至犁头嘴处标高约为170m,整个水系形成一个循环(采用水泵提供动力和补充)。

综上,以会馆建筑、空间广场、码头为点,以街景、江景、水景为线,以山城、江河为背景使洪江古商城形成一幅立体、和谐的“清明上河图式”的优美画卷。沿江透视图如图2所示。

图2 沿江透视图

3.5 配套设施

本项目范围内共设置了4处公共厕所。垃圾回收采用景区设置垃圾桶,定期有工作人员统一回收运走。设置配套生活水池及变配电用房。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现代城市建设中,保护与发展已经成为了一个统一的概念,传承历史、保护文脉、走向未来是诸多旧城与历史街区建设发展的核心理念。本项目规划设计中,将尊重历史、传承文脉放在了重要地位,无论是规划布局、交通组织,还是竖向设计、景观设计中充分沿袭了传统建筑风貌、展现了地域特色,同时积极完善相关配套设施,满足游客需求,带动特色旅游,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正街洪江会馆
校园穿新衣
一岩九饮会馆
将英烈记心间
被拐20年凭4岁照片找到家
上海外滩金融中心空中健身会馆
洪江 诗人应为新时代鼓与唱
千年闽商商会会馆 烟台福建会馆
因水而兴的商城
遍布全国的山西会馆
女工的钟情妄想症,老总惨遭“爱"火之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