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奥法在高速公路隧道施工中的应用分析

2018-12-07 07:36
智能城市 2018年21期
关键词:围岩高速公路隧道

刘 铖

湖南省核工业地质局三〇四大队,湖南长沙 410000

隧道工程已经成为我国高速公路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效地解决了高速公路在山区地形中的建设问题,缩短了公路的里程数。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高速公路的建设也进入到了迅猛发展的阶段,隧道工程项目日渐增多。为了提升高速公路隧道施工的质量,新奥法技术被广泛地应用到隧道工程的建设当中。因此,研究分析新奥法在高速公路隧道施工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新奥法的概述

1.1 新奥法施工技术的简介

新奥法施工技术是在已有的隧道施工技术基础上,相关工作人员通过大量的隧道工程施工经验进行汇总整理,并借助岩体力学技术研发而成的新型隧道施工技术。在隧道施工过程中,新奥法施工技术将锚杆和混凝土有效地结合在一起,通过喷射的施工工艺,达到了对隧道进行整体支撑的目的,同时还实现了对隧道岩石硬度的监测和预警。

相比较传统的高速攻速隧道施工工艺,新奥法施工技术相对适应能力更强,对施工方法、工序以及设备的要求较低。而且在采用此技术对隧道进行施工的过程中,可以有效地减轻地面的压力,从而对地基起到了一定的保护作用,避免了较大破坏力度造成地基出现大面积沉降的问题,有效地保障了隧道工程施工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因此,在进行高速公路隧道施工过程中,采用新奥法时,对相关工作人员的技术能力和工作经验要求较高。传统方法和新奥法优势对比如表1所示。

表1 传统方法和新奥法优势对比(m2)

1.2 新奥法技术的相关施工要点

在进行高速公路隧道施工过程中,采用新奥法技术,应当遵循以下施工要点:

(1)应对施工所在区域的地形进行全面分析,并通过详细的地质勘测,对隧道的岩体的硬度和承受能力进行预估,为隧道结构的设计和计划方案提供科学、合理的基础数据支持。

(2)在工程开挖施工之前,为了确保施工过程中,相关人员的安全和工程建设的整体质量,应当对施工区域的岩体进行加固处理。

(3)采用新奥法施工过程中,由于其可以对周围岩体进行有效地控制,因此,所开挖的围岩力度大幅度减少,降低了可能出现的变形或者干扰风险,为后期的工程质量打下了牢固的基础,同时避免了对环境的大幅度破坏。

2 新奥法施工技术在隧道工程中的具体应用

某高速公路全线长约74.3km,联络线全场24.2km,总高速公路里程数为98.5km。项目采用封闭式4车道技术标准进行施工。其中第四标段需要穿越山体,进行隧道工程施工。该隧道位于低山区,山体结构主要为大理岩和元古界黑云斜长片岩,质地相对坚硬。为了确保施工的质量和安全,采用新奥法进行施工。

2.1 施工准备

在进行隧道施工过程中,为了确保施工的质量和安全,需要对施工所在区域的地质条件进行深入地勘察,并对其进行超前预测,便于提前准备相关措施,避免严重地质灾害对隧道施工的影响。本工程采用钻眼取芯的方式,对隧道区域的地质情况进行分析,重点预测了工作作业面所在位置的地质构造、岩性情况及围岩稳定性等指标。

经过勘察,在高速公路隧道设计的方案的进口处,发现存在一定发育的小滑坡和破击坡积碎石土,基岩存在一定的强风化问题,厚度约为5~10m。对于隧道的出口段,上方斜坡坡度较大,大理岩基岩裸露,稳定性符合工程建设要求。隧道的洞身围岩主要是片岩和大理岩,相对坚硬,性能良好。

2.2 监控量测断面布置

为了及时掌握隧道施工的推进情况,了解围岩的等级变化情况,本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对于部分区域增设了收敛监测断面,确保了施工的安全性和施工质量。相关布置图如图1所示。

图1 下台阶开挖后收敛监测断面布置图(m)

2.3 开挖施工

(1)明洞及洞口段土石方施工。对于明洞开挖施工过程中,采用挖掘机自上而下进行分层开挖,分层喷锚支护。本工程由于隧道洞口的地质结构不良,采用上下断面的方法进行施工。

(2)洞口锚喷支护施工:在进行暗洞进洞施工之前,应对洞口的边仰坡进行支护施工。采用人工打眼,注浆机注浆的方式进行锚杆的支护施工,在混凝土喷射施工过程中,应注意喷射的厚度应高于隧道工程设计的施工厚度。

(3)当工程的暗洞施工大约100m距离后,对明洞和暗洞进行二次衬砌施工。

2.4 喷射混凝土浆液的配置

工程所需混凝土浆液在配置过程中,选用标准的525标号硅酸盐水泥,为了确保材料选用的合格性,对水泥、水玻璃等材料进行了现场抽样检测,确保其符合工程建设质量,在进行混凝土的调制。本工程选择的水玻璃,性能相关参数要求为:浓度为45Be,比重为1.43左右,模数为2.5。为了避免影响后期新奥法喷浆施工的效果,浆液制作所学的水必须经过严格检验,避免使用污水或者含有杂质的水。

2.5 衬砌和支护

(1)支护施工作业。首先在隧道开挖后,应进行初次的支护作业,混凝土喷射的厚度一般为5mm左右,然后进行锚杆、金属网、立拱架和复喷混凝土的操作施工。为了确保初期支护作业的效果,应当在洞口开挖3h内完成施工。初期支护示意图如图2所示。

(2)二次支护作业。当围岩的变形和位移处于稳定状态后,需要对隧道进行二次支护作业,同时为了避免底鼓量过大,影响围岩的稳定性,应同时进行封底作业。

图2 初期支护示意图

3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高速公路在进行隧道建设过程中,也引入了各种先进的施工工艺。在隧道施工过程中,应当根据工程的详细情况,合理地选用新奥法,应用到隧道开挖、围岩支护以及监控测量等方面,从而达到提升隧道工程施工质量、保障工作人员安全的目的。相关工作者应当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仔细研究新奥法的技术要点,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对新奥法进行应用,保障我国高速公路隧道建设工程的顺利进行,推动交通运输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围岩高速公路隧道
软弱围岩铁路隧道超前预加固适用性研究
隧道开挖围岩稳定性分析
预见2019:隧道的微光
神奇的泥巴山隧道
为什么高速公路上不用路灯照明
黑乎乎的隧道好可怕
高速公路与PPP
地面荷载及围岩自重作用下浅埋隧道的围岩应力解
考虑中主应力后对隧道围岩稳定性的影响
LED隧道照明节能改造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