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说音乐史·室内乐的前世今生

2018-12-07 11:38乂乐
琴童 2018年9期
关键词:海顿四重奏弦乐

乂乐

有一种音乐:它的演奏风格亲切、精致、细腻、清新、典雅;它是独奏、交响乐、管弦乐队演奏等其他音乐体裁的基础;它的训练是优秀演奏家必备的基本艺术素养。它就是室内乐—一种在小型场合内演奏的音乐。当然,如今室内乐的用法和含义已经远远不限于此。

尚松

美丽的欧罗巴洲(欧洲)一向有两个统治机构:教会和皇室。欧洲的历史,可以说是教会权力和皇室权力进行斗争与相互妥协的历史。教会有自己专属的宗教音乐。相对地,皇室贵族中则兴起了室内乐。

室内乐可以追溯到14世纪,但它初具雏形是在16世纪。那时的法国流行一种叫作“尚松”(法语,也可译作香颂、歌曲的意思)的叙事曲。“尚松”是世俗的,它的内容大多数是情歌,就像现在我们听的流行情歌一样,它既被用于宫廷娱乐,又是老百姓自娱自乐的一种方式。尚松最有名的歌曲之一就是克莱芒·雅内坎创作的《战争》,当时红透半边天,风靡了大半个世纪。相当于现在周杰伦、陈奕迅等家喻户晓的歌星唱的歌,你就知道这首歌有多红了。而“尚松”的多段结构和组曲手法,便成为日后室内乐的特征和基本章法。

17世纪前半叶,作曲家们为一些贵族创作音乐并且在他们的私人场所中演奏,这种具有家庭娱樂性质的作品和演奏形式被称为“室内乐”。很显然,它是与庞杂宏大的宗教音乐相对而言的。

弦乐四重奏

说起“室内乐”,就一定要说它的主要形式—弦乐四重奏。弦乐四重奏由第一小提琴、第二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组成,是室内乐中最理想、最融洽、最经典的组合。它最初只是贵族沙龙中自娱自乐的产物。随着历史的进程,它逐渐发展成表达人类情感最深刻、最细致的重要音乐体裁。

海顿

而说起“弦乐四重奏”,就一定离不开一个人:弗朗茨·约瑟夫·海顿。他生于1732年3月31日,奥地利和匈牙利的边境小城罗劳一个贫穷家庭中。有人说海顿其实是4月1日出生,但众所周知:4月1日是愚人节,所以海顿一辈子都否认自己是4月1日出生的,他不想被当作愚人节的玩笑。海顿的父亲是一个马车制造匠(以修造马车为生),母亲则是个厨娘。一般而言,欧洲的音乐家都是贵族或者音乐世家出身,但海顿是个例外。他出生于平民百姓之家,却达到了前人不能及的艺术高度,充分印证了“英雄不问出处”这句话。

从小展现出超常音乐天赋的海顿8岁时,便进入了维也纳圣史蒂芬教堂唱诗班。在这里,他通过刻苦自学和唱诗班练习,获得了许多音乐知识。17岁时,调皮的海顿将唱诗班同学的辫子剪断了,因而被赶出了教堂,流落街头。海顿人生中的贵人—卜伯伯出现了。这位卜伯伯不知姓甚名谁,他仿佛是上帝的化身,给了海顿一笔钱就再无音信。海顿凭借这笔钱租了一个阁楼,整日潜心研究音乐,为他日后的成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机缘巧合下,海顿结识了热爱音乐的莫尔辛伯爵,并在伯爵家中任职。后来,伯爵家道中落,不得不解散乐团。失业的海顿便前往匈牙利,他在匈牙利又认识了尼古拉亲王。亲王极其赏识海顿的音乐才能,将家族中大小音乐活动都交给了海顿,并且后来任命他为乐长。

在亲王家中,海顿终究是个外来人,孤独感如影随形。海顿这个时期的创作就表现了他细腻的感情和心理。正是在这一时期,海顿创作了大量室内乐,有超过75首弦乐四重奏。他确立了弦乐四重奏的模式,使弦乐四重奏成为音乐家们公认的最理想的室内乐形式。

贝多芬

弦乐四重奏虽由海顿确立,但真正的集大成者却是另一个人。

1770年12月16日,路德维希·范·贝多芬出生于德国波恩的一个音乐世家。他的父亲是宫廷乐师,他的爷爷也叫作路德维希·范·贝多芬,爷孙俩名字完全一样,老贝多芬是波恩宫廷乐队的指挥,取和他一样的名字是希望小贝多芬可以继承他的音乐事业,成为一个伟大的音乐家。贝多芬的童年经历完全是一个传奇:4岁他就会弹奏羽管键琴,5岁患上了中耳炎,8岁便登台演出(被人们称作第二个莫扎特),10岁时,他师从音乐教育家聂费,13岁进入宫廷乐队,担任风琴师和古钢琴师。但是,与海顿的童年截然相反,贝多芬的出生便带着整个家族的期许。他从小跟着慈爱的爷爷受到了良好的音乐熏陶,但后来老人去世,他的父亲便对贝多芬进行严格的音乐指导和训练。父亲嗜酒如命,经常打骂贝多芬。因此,虽然贝多芬音乐天分极高,但他的童年并不快乐。

年少得志的贝多芬并不顺利,在26岁时,他的耳朵时常出现“嗡嗡”声,耳鸣严重影响了他的听力。贝多芬四处求医都治不好,最终一位叫弗兰克的医生确认贝多芬耳聋了,是遗传性中耳炎引起的。这对一个音乐家来说简直是致命的打击。从此,贝多芬变得孤独忧郁,脾气古怪。越发孤僻的贝多芬得不到亲朋好友的理解,甚至为了利益,他的家人还出卖了他。绝望的贝多芬想到了自杀,写完遗书之后,他的内心进行着生死之间的搏斗。他没有死,他喊出了振聋发聩的“扼住命运的咽喉”。在生与死之间,他获得了无比坚定的力量,他的刚毅性格也展露无疑。从此,他进入了艺术创作的高峰期,做到了征服命运。

贝多芬的弦乐四重奏体现了无比刚劲的气质、富有哲理的深思、质朴的世俗和对命运的祈盼,这和他人生经历是分不开的。他赋予了弦乐四重奏最高的理念、最精致的结构以及最丰富的情感。他将弦乐四重奏推到了光辉灿烂的顶峰。

如今,室内乐已不局限于演出场所。世界各地(包括我国)都对室内乐进行了创新,加入各种非西方传统的乐器(比如我国的民族乐器)、人声、电声等,极大地拓宽了室内乐的表现空间。在音乐内涵上,室内乐的精致细腻也是交响乐所不能比肩的。

猜你喜欢
海顿四重奏弦乐
恰到好处的温柔和真诚
恰到好处的温柔和真诚
室内乐小品两首
演说艺术在海顿钢琴奏鸣曲中的演奏运用
走西口弦乐四重奏
肖斯塔科维奇密码(八)——第八弦乐四重奏oP. 110
肖斯塔科维奇密码(七)—— 第七弦乐四重奏 op.108
室内乐组曲《绢道》第二组萨克斯四重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