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体位分娩对产妇分娩方式及产程的影响

2018-12-11 10:28韦莲萍
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 2018年31期
关键词:生殖道体位产程

韦莲萍

(平果县妇幼保健院,广西 百色 531499)

分娩是胎儿脱离母体成为独立个体的过程,目前临床上常用的分娩方式为仰卧位分娩,这一分娩方式可方便对其产程进行观察,利于进行各项检查,但这一体位同时对产妇的盆骨的活动性具有一定的约束性,容易导致分娩过程中产力变弱,使得产程延长,导致产妇疼痛感加强[1]。有相关研究资料提出,给予产妇自由体位分娩可有效的缩短其产程,提高其自然分娩率,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2]。基于此,本研究对在产妇分娩中应用自由体位分娩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分析对其分娩方式及产程的影响,现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2017年11月~2018年8月入院分娩的314例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157例。对照组中年龄最小22岁,最大28岁,平均年龄(25.31±0.28)岁;孕周最短36周,最长40周,平均孕周(38.61±0.17)周。研究组中年龄最小21岁,最大28岁,平均年龄(25.30±0.27)岁;孕周最短37周,最长40周,平均孕周(38.61±0.14)周。比较两组产妇一般资料发现无显著差异,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进行观察比较。

1.2 方法

对照组应用常规卧位方式进行分娩,当产妇进入第一产程后,除了大小便和进食以外均采用半卧位或仰卧位躺在产床上。研究组应用自由体位分娩,先对产妇的宫缩情况进行观察,然后根据其生理需求及特征选取坐位、站位、跪位、蹲位或侧卧位进行分娩。若产妇采用坐位进行分娩,指导产妇坐在分娩凳上进行分娩,脚踩在地上;若产妇采用站位进行分娩,指导其站在产床床边,并让其握住产床的扶手;若产妇采用跪位进行分娩,指导其上身尽可能的保持直立趴在产床边,将其双腿分开后根据其情况选取单腿下跪或双腿下跪的体位;若产妇采用蹲位进行分娩,指导其将双腿分开后蹲在地上;若产妇采用侧卧位进行分娩,指导患者侧卧位躺好后进行分娩,侧卧时尽可能让其胸部紧贴产床。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产妇的产程情况、分娩结局、生殖道损伤情况和产妇及新生儿不良事件。产程情况主要对其第1、2产程时间进行统计分析;分娩结局主要对其自然分娩率、剖宫产率及阴道助产率进行观察;生殖道损伤情况主要对其宫颈裂伤、会阴Ⅲ度裂伤及会阴侧切进行观察;产妇及新生儿不良事件主要观察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窒息等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s)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数(%)表示,x2检验。当P<0.05,表示组间差异显著且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产妇产程情况

观察统计两组产妇产程情况发现,研究组的第1、2产程时间均较短,与对照组相比,P<0.05,组间差异显著且具有统计学意义。如表1所示。

2.2 两组产妇分娩结局

观察两组产妇分娩结局发现,研究组的自然分娩率较高,剖宫产率及阴道助产率均较低,与对照组相比,P<0.05,组间差异显著且具有统计学意义。如表2所示。

表1 两组产妇产程情况(分钟,±s)

表1 两组产妇产程情况(分钟,±s)

组别 n 第1产程 第2产程对照组 157 540.31±40.12 61.39±8.64研究组 157 441.38±40.09 43.69±8.71 t 4.70 3.90 P 0.00 0.00

表2 两组产妇分娩结局[n(%)]

2.3 两组产妇生殖道损伤情况

观察两组产妇生殖道损伤情况发现,研究组的宫颈裂伤率、会阴侧切率及会阴Ⅲ度裂伤率均较低,与对照组相比,P<0.05,组间差异显著且具有统计学意义。如表3所示。

表3 两组产妇生殖道损伤情况[n(%)]

2.4 两组产妇及新生儿不良事件

观察两组产妇及新生儿不良时间发现,研究组产后出血率和新生儿窒息率均较低,与对照组相比,P<0.05,组间差异显著且具有统计学意义。如表4所示。

表4 两组产妇及新生儿不良事件

3 讨 论

自然分娩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这一过程同时受到胎位、产力及产道情况等因素的影响,且分娩伴有强烈的痛感,不仅会对产妇的身心健康造成影响,同时对新生儿的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尤其是初产妇,由于第一次经历分娩,其在产前会出现紧张、焦虑等情绪,使得其分娩时疼痛感和不适更为强烈,产程会受到影响延长,中转剖宫产情况增多,产后不良事件较多,不利于产妇产后康复[3]。

目前自然分娩临床上主要采用常规卧位进行分娩,该分娩体位虽可使得胎儿娩出,但所需的时间较长,且维持同一体位时间过程会导致其肢体麻木,使得产力减弱,从而使得产程延长,且同时会对子宫形成较大的压迫,容易造成宫内窘迫导致新生儿窒息,此外,长时间的发力极易使得产妇的生殖道受到创伤,不仅不利于其产后康复,还容易导致其产后出血发生率升高[4]。从本次研究结果也可看出,应用常规卧位的对照组的第1、2产程时间均显著长于研究组,自然分娩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剖宫产率、阴道助产率、新生儿窒息率、产后出血率、宫颈裂伤率、会阴侧切率及会阴Ⅲ度裂伤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差异显著且具有统计学意义。造成这一差异主要是因为研究组应用的自由体位分娩方式进行分娩,自由体位分娩是指根据产妇的意愿及其情况指导其选取舒适的体位进行分娩,可使得产妇的疼痛感和不适感得到一定的缓解,使得其产力维持在良好的水平,使得产程缩短,自然分娩率提高,降低相关不良时间的发生率。

自由体位分娩具有以下有点:(1)可对胎位不正情况进行纠正。枕后位和枕横位是产妇孕期中常见情况,一般情况均可通过胎位纠正转至前位娩出,但部分产妇进入活跃期后仍为枕后位,对于此类产妇可指导其采用侧卧位进行分娩,可有效的使得胎背在重力和羊水的作用下向产妇的腹部前下方进行移动,利于其纠正为枕前位[5]。若胎头的位置较高,可指导产妇在第二产程早期将体位调整至蹲位或坐位,使得骨盆倾斜度增加,盆腔向两侧间扩张,肛提肌向下扩张,利于完成分娩转机,且该体位与日常排便用力相似,可使得产妇更好的进行屏气用力,使得其体力消耗减少[6]。(2)可有效缩短产程,减少生殖道损伤。在同一情况和条件下,与卧位相比,坐位、蹲位及站位的肌肉收缩力更强,且在应激反应下其收缩的爆发力更强,因而采用这些体位进行分娩时,与常规卧位相比,产妇的腹肌、盆底肌及四肢肌群的收缩力可得到有效增强,从而使得其产力得到提高,且自由体位分娩还可使得子宫脱离脊柱向腹壁靠近,使得与胎儿的产轴和纵轴保持在同一水平,从而使得胎儿在重力的作用下对宫颈形成压迫,使得宫颈压力升高,引发反射性宫缩,从而使得宫口得到有效扩张,使得其产程得到有效缩短了[7]。除此之外,自由体位分娩可使得产妇在发力时较为均衡,避免其出现因用力不均衡或用力过度导致其生殖道出现损伤,从而有效的减少其会阴侧切的情况,且可有效控制其产后出血发生率,减少对胎儿的压迫,降低新生儿窒息率。(3)可有效提高自然分娩率,自由体位分娩可有效的缓解产妇的疼痛感和不适感,使得其对自然分娩产生自信心,使得其可坚持完成自然分娩[8]。

由上得出结论,自由体位分娩对产程及分娩方式的影响良好,有效的缩短产妇的产程时间,提高其自然分娩率,使得其剖宫产率和阴道助产率降低,同时还可对其发力方式进行调整,避免用力不当导致生殖道损伤和对胎儿造成压迫,使得其产后出血率和新生儿窒息率降低,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生殖道体位产程
无声的危险——体位性低血压
536例泌尿生殖道支原体培养及药敏结果分析
导乐陪伴联合自由体位在产妇分娩中的应用
腹痛难忍:生殖道畸形惹的祸
生殖道感染是导致不孕的原因之一
自由体位配合分娩球在第一产程中的应用体会
玻璃体切割眼内填充术后被动体位的舒适护理
间苯三酚联合SRL998A型分娩监护镇痛仪在产程中的应用效果
间苯三酚联合缩宫素在产程活跃期的应用效果
卵巢浆液性癌病理发病机制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