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氧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后1年内复发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2018-12-14 07:55杨渝勇王扬雷涛
颈腰痛杂志 2018年6期
关键词:吸烟史消融术臭氧

杨渝勇,王扬,雷涛

(武警重庆市总队医院骨科,重庆 400061)

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是最常见的腰椎退行性疾病,若非手术治疗无效,一般建议行手术治疗。臭氧消融术属于新型的治疗方案,其经皮穿刺臭氧注射进入髓核,直接与髓核组织作用,达到减小髓核组织体积、解除神经压迫的作用[1]。但术后的高复发率一直困扰着骨科医师,李健辉等[2]报道1年内复发率为8.23%-32.65%。为进一步控制臭氧消融术治疗LDH术后复发情况,现进行相关因素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2014-04-2017-08于我院行臭氧消融术治疗的192例LDH患者,男112例,女80例;年龄28-62岁,平均(40.34±6.45)岁。所有患者术后均随访1年,观察术后复发情况,分别设为复发组与非复发组进行相关因素分析。

1.2 手术方法

所有患者行CT定位责任节段,根据CT图像做体表定位,常规消毒、局部麻醉后进行椎间盘穿刺,CT扫描明确穿刺针接触髓核后,缓慢注入10-15 ml(60 ug/ml)臭氧,再次进行CT扫描显示髓核内存在气体密度影时注射停止,拔出穿刺针并进行加压包扎。(2)骶管内注射:术者触诊确定骶管裂孔位置,穿刺针与水平面呈20-40°倾斜角刺入针尖到达骶尾韧带,此时有弹韧感、落空感后斜刺进入骶管内,回抽无血性液体、脑脊液,注入3 ml左右(30 ug/ml)臭氧,完成注射后卧床休息15 min。

影响因素调查:出院后随访1年,每3个月入院复查一次,复发标准为:再次发生明显的神经根性症状,MRI检查显示原责任节段椎间盘突出,压迫或推移同侧或对侧神经。查阅相关文献,结合我院具体情况确定病历资料调查内容,包括病程:≤3年,>3年;吸烟史;臭氧分布:聚集分布,分散分布;腰椎节段活动度:≤10°,>10°;突出类型:膨隆型,突出型,脱垂游离型,Schmorl结节;VAS评分[3]:参照视觉模拟评分法;椎间盘退变改良 Pfirrmann分级[4]:I-III级,IV-VI级;突出节段:L3-L4,L4-L5,L5-S1;BMI;性别;年龄;合并糖尿病等。组间先进行单因素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项目再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1.00软件,计数资料以“%”表示,组间单因素分析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单因素分析行独立样本t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复发情况

192例患者1年内复发25例,复发率13.02%,单侧复发20例,对侧5例,平均复发时间(4.54±0.76)个月。

2.2 单因素分析

复发组与非复发组间比较,病程、吸烟史、臭氧分布、腰椎节段活动度、突出类型、术前VAS评分、椎间盘退变改良Pfirrmann分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表1 LDH患者行臭氧消融术后复发的单因素分析

2.3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吸烟史(OR=2.321)、病程>3年(OR=3.643)、臭氧聚集分布(OR=3.321)、腰椎节段活动度>10°(OR=2.765),均是臭氧消融术后1年内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见表2。

表2 臭氧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后1年内复发多因素分析

3 讨论

臭氧消融术是LDH患者常见的治疗方案,具有创伤小、疗效确切、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势[5]。其通过向椎间盘注射医用臭氧,氧化髓核组织的蛋白多糖,使其丧失固定电荷密度作用,降低髓核渗透压使其丢失水分而萎缩,早期能使髓核细胞变性、坏死溶解,解除神经压迫;同时,臭氧还具有镇痛、抗炎作用,减轻神经根局部的炎性刺激,缓解神经根受压相关症状[6]。但临床报道发现,其术后短期内具有一定的复发情况,连爱谦等[7]报道313例患者臭氧消融术后1年复发40例,复发率为12.78%,本研究复发率13.02%,与之结果一致。本研究经多因素分析显示,吸烟史、病程>3年、臭氧聚集分布、腰椎节段活动度>10°均是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关于吸烟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后复发影响的报道较多,Suri等[8]报道吸烟史是内窥镜下髓核摘除后1年内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张仁赞等[9]也报道吸烟史是单侧椎板间开窗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其原因在于长期吸烟者吸入大量烟草燃烧后的尼古丁,会降低椎间盘周围血流造成血管收缩,加速椎间盘退变,造成再次复发。正常椎间盘髓核由软骨细胞样细胞、蛋白多糖以及胶原纤维网组成,蛋白多糖主要为大分子结构,能够调节髓核水份。病程较长者椎间盘蛋白多糖量及水分显著降低,受到臭氧氧化作用较弱,治疗短期能降低髓核体积,但时间一长,椎间盘未完全消融后可能再次突出,造成症状复发[10]。Kale等[11]报道臭氧在椎间盘的分布情况是影响臭氧消融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CT扫描显示臭氧聚集分布可能导致局部臭氧浓度较低的髓核组织消融不够彻底,虽然短期内疼痛症状得到缓解,但治疗后容易再次膨出压迫神经。上下椎体及小关节、椎间盘及韧带构成脊柱的一个运动节段,它是维持脊柱稳定性以及正常生理活动的基本结构。治疗前活动度>10°提示腰椎节段活动度过大,治疗后可能促进相应节段的不稳定性,症状缓解后日常活动时在应力作用下责任节段椎间盘可再次退变,容易出现髓核再次游离造成神经压迫而症状复发[12]。

综上所述,臭氧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后1年内有一定的复发率,吸烟史、病程>3年、臭氧聚集分布、腰椎节段活动度>10°均可增加其复发风险。

猜你喜欢
吸烟史消融术臭氧
文印室内臭氧散发实测分析及模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流行病学调查及防控分析
如何筛选肺癌的高危人群?
COPD合并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的危险因素及临床特征探析
利用臭氧水防治韭菜迟眼蕈蚊
冷冻球囊导管消融术治疗心房颤动的术中护理
胎球蛋白A与急性冠脉综合征发病风险的相关性分析
疼痛治疗中医用臭氧的应用研究
臭氧消融术治疗腰间盘突出的疗效分析
臭氧分子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