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ED技术辅以硬膜外注射在脱出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可行性分析

2018-12-14 07:56孙启钊
颈腰痛杂志 2018年6期
关键词:利多卡因硬膜外组间

孙启钊

(淄博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心医院骨科,山东 淄博 255120)

经皮椎间孔镜下椎间盘切除术(percutaneous 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 discectomy,PTED) 是一种新型的微创手术,较多文献证实,其切口小,出血量少,对脊柱稳定性结构的破坏性小[1-2],但部分患者术后仍残留程度不一的腰腿痛症状[3],影响了手术疗效。其中,脱出型腰椎间盘突出症(prolapsed lumbar disc herniation,PLDH)尤为明显。为了进一步提高PTED手术治疗PLDH患者的早期临床疗效,笔者在术中辅以硬膜外注射药物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2013-08-2016-08行PTED手术治疗的PLDH患者8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依据术中是否辅以硬膜外注射药物,将80例患者分为两组:A组37例,PTED术中行椎间盘髓核摘除后,予以硬膜外注射药物(2 ml甲钴胺+1 ml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1 ml利多卡因)处理;B组43例,仅予以单纯的PTED手术治疗。统计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和突出节段等相关资料并进行组间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所示。

表1 两组PLDH患者的基线资料比较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由同一组医师完成PTED手术,取俯卧位,经X线透视进行皮肤的穿刺点标定。以1%浓度利多卡因进行局部麻醉,采用18 G穿刺针穿刺至理想位置,抽出针芯并置入导丝,于导丝的皮肤位置作0.8 cm左右切口,并沿导丝置入逐级扩张导管,以微型环锯进行椎间孔扩大成形操作,建立工作通道,连接椎间孔镜系统(德国Joimax公司),以微型钳将脱出的髓核组织取出。采用射频消融对残留的髓核碎片进行处理和纤维环皱缩成形,再次探查见无髓核残留、神经根恢复自然搏动后,操作完毕。其中,A组在髓核摘除术后予以硬膜外注射药液,药物组成为:2 ml甲钴胺+1 ml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1 ml利多卡因。注射完毕后,取出椎间孔镜系统,缝合切口,术毕。B组不做硬膜外注射处理。

1.3 观察指标

①围手术期指标:包括两组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恢复正常工作时间;②分别统计其术前、术后1 d、7 d、1个月和末次随访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和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③末次随访时采用改良的MacNab标准进行疗效评价[4],依据患者症状、体征改善情况和恢复生活工作情况,分为优、良、可、差四级,优良率=(优+良)/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采取卡方(χ2)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采取独立样本t检验,各时间点比较采用重复方差分析,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所有患者均完成PTED手术,手术时间43.6-75.8 min,平均62.9 min;术后80例患者均获随访20-29个月,平均25.1个月。组间对比如下:

2.1 围手术期指标

两组患者术后均未发生神经根损伤、感染等并发症。与B组相比,A组术后住院时间较短,且恢复工作时间较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PLDH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相比

2.2 ODI指数和VAS评分比较

与术前相比,两组术后1 d、7 d、1个月和末次随访时的ODI指数与VAS评分显著下降(P<0.05);组间相比,A组术后1 d、7 d和1个月的VAS评分与ODI指数均显著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末次随访时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3。

2.3 疗效比较

末次随访采用改良的MacNab标准进行疗效评价,A组的优良率为94.6%,与B组的93.0%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 讨论

PLDH患者的腰腿疼痛致痛机制复杂,一般认为以神经根的机械性压迫和炎性刺激为主[5]。PTED手术虽然能彻底摘除突出的髓核组织、达到良好的减压效果,但不能立即解除神经根周围的炎症反应,故而术后早期易残留程度不等的遗留痛和功能障碍问题,亦有学者将之称为“反跳痛”现象[6]。

表3 两组PLDH患者手术前后ODI指数和VAS评分比较

表4 两组PLDH患者在末次随访时的疗效比较

为了进一步改善此类患者行PTED术后的残留痛、提高其早期疗效,本研究尝试在PTED行髓核摘除后,于硬膜外注射混合药物(2 ml甲钴胺+1 ml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1 ml利多卡因),取得了较好疗效。由表2-3可见,虽然A、B两组患者术后的VAS评分、ODI指数均显著改善,且末次随访时均取得较好疗效,但组间对比发现,A组术后1 d、7 d和1个月的VAS评分、ODI指数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B组(P<0.05);此外,A组术后的住院时间显著缩短,恢复工作时间也明显提前,上述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述结果提示,在PTED手术基础上予以硬膜外注射药物,可显著提高患者术后早期的临床疗效,促进其康复进程。但末次随访时,两组的上述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硬膜外注射药物对远期疗效无明显作用。

在硬膜外注射的药液组成中,复方倍他米松为糖皮质激素,具有较好的抗炎作用,有助于减轻神经根局部的水肿和充血[7];甲钴胺为神经营养药物,有助于改善和营养神经根[8];利多卡因则有短期的麻醉止痛效果,对缓解手术节段局部的肌肉痉挛有利,上述作用机制共同起到了早期康复效果。此外,由于PTED技术的出血量极少,术后一般不放置引流[9],在硬膜外注射药物后不易流失,且复方倍他米松的药物代谢周期较长,可长时间起到疗效;同时,在PTED手术中可利用一级导杆进行药物注射,可直接将药物注入炎症反应较重的神经根腹侧位置,且可避免损伤硬膜囊,操作较为安全简便。国内亦有其他学者采用类似的治疗方案,如岳喜均[10]在MED手术行椎间盘髓核摘除术后,予以硬膜外注射玻璃酸钠和曲安奈德,术后早期的疗效改善明显;张仲道等[11]采用硬膜外注射联合经皮穿刺椎间盘切吸术,亦起到了优势互补的协同效果。

猜你喜欢
利多卡因硬膜外组间
达格列净对预混胰岛素治疗血糖控制不达标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
利多卡因分子结构研究
术中持续静脉输注利多卡因的应用进展
数据组间平均数、方差关系的探究
要背沟,不要“虎背熊腰”
更 正
地塞米松加利多卡因局部封闭治疗约诊间疼痛和预防肿胀中的作用
地西泮联合利多卡因在人工流产镇痛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喷他佐辛在剖宫产术后静脉镇痛与硬膜外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胸部硬膜外麻醉镇痛对冠状动脉疾病的控制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