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式推拿疗法对粘连期肩周炎患者疼痛改善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2018-12-14 07:56孟涛岳端利苏晨
颈腰痛杂志 2018年6期
关键词:肩部肩周炎肩关节

孟涛,岳端利,苏晨

(山东省淄博市第一医院骨伤科,山东 淄博 255200)

肩周炎又称冻结肩,中医将之纳入“痹症”范畴[1]。本文选取我院收治的粘连期肩周炎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分析运动式推拿疗法对其疼痛度及生活质量的改善作用,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06-2016-05我院收治的粘连期肩周炎患者84例,均符合《颈肩部慢性疼痛治疗学》[2]及《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3]中的相关诊断标准。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观察组中,男25例,女17例;年龄45-71岁,平均(58.12±0.24)岁;病程 1-8 年,平均(4.52±0.11)年;病位:双侧9例,单纯右侧15例,单纯左侧18例。对照组中,男24例,女18例;年龄46-70岁,平均(58.10±0.25)岁;病程 2-7 年,平均(4.50±0.13)年;病位:双侧10例,单纯右侧13例,单纯左侧19例,两组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中药外敷、单纯推拿疗法及镇痛药物等行常规治疗,中药外敷方:杜仲、鸡血藤各30 g,淫羊藿、狗脊、络石藤各20 g,羌活、独活、当归各15 g,仙茅、制附子、桂枝、防风、川芎、砂仁、白豆蔻各10 g,取上述方剂1剂,装入布袋内,扎口煎汤,熏洗并外敷于患处,2 次/d,30 min/次,2 d 换药一次,连续治疗4周。单纯推拿法:①患者取坐位,医师用滚法或指揉法施术于患侧肩前部及上肢内侧,往返数次,约10 min后,配合患肢进行外展外旋活动;②用滚法在肩、背及上肢外侧往返数次,配合患肢上举、环转运动;③点按肩井、肩髃、天宗、曲池、手三里、合谷等穴,力度由轻至重,以酸胀为度,得气为主,3次/d,连续治疗4周。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运动式推拿疗法:①关节松动:根据患者肩关节粘连程度采用Maitland手法分级进行操作,分离牵引,肩外展或内旋,一手托住远端上端,另一手置于肱骨外侧进行连续拿法、推法放松手臂外侧肌肉,长轴牵引,尽量旋转摇动肩关节次数;②提肩关节,注意提手时使患肢放松,后突然用力提顿,力量不宜过大:③做柔软体操、太极拳、八段锦等;④爬墙锻炼:患者侧面站在墙旁边,在墙上划出一高度标志,以手指接触墙壁逐渐向上移动,做肩外展上举动作,2-3 次/d,5-10 min/次,连续治疗4周。

1.3 观察指标 (1)治疗有效率比较:治愈:肩部疼痛完全消失,肩关节活动度(ROM)恢复正常;显效:肩部疼痛明显缓解,ROM明显改善,肩关节疼痛及肩关节活动逐渐恢复正常;有效:肩部疼痛缓解,ROM改善,随访期间症状稍改善,但劳累或气候变化时仍有酸痛感;无效:肩部疼痛、ROM无改善;总有效=治愈+显效+有效。(2)肩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比较:以CMS肩关节评定表评价肩关节功能,得分越高,肩关节功能恢复越好。(3)观察不良反应。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表示,采取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行 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有效率比较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肩关节CMS评分 治疗前两组疼痛、日常生活活动、主动活动范围、肌力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疼痛、日常生活活动、主动活动范围、肌力评分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见表2。

表1 治疗有效率比较[n(%)]

表2 肩关节CMS评分结果比较(±s,分)

表2 肩关节CMS评分结果比较(±s,分)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

组别 疼痛 日常生活活动 主动活动范围 肌力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5.27±1.06 12.34±0.59*8.97±1.14 18.34±1.09*20.94±1.32 35.46±1.27*12.14±1.69 23.45±1.74*对照组 5.25±1.10 8.67±1.23*8.90±1.21 12.18±1.14*20.95±1.31 30.22±1.18*12.16±1.65 18.36±1.21*t值 0.08 17.43 0.27 25.31 0.03 19.59 0.05 15.56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2.3 不良反应发生率 治疗后,观察组出现皮肤瘙痒2例,红斑1例,水泡2例,发生率11.90%;对照组出现皮肤瘙痒2例,红斑1例,发生率7.14%,均经对症治疗后缓解。两组发生率无显著差异(x2=0.553,P>0.05)。

3 讨论

肩周炎为一种以冈上肌、大圆肌、小圆肌为主要病变部位,可累及颈项部、胸背部软组织的慢性无菌性炎症,其发病率在近年来呈逐年上升趋势[4]。中医将肩周炎纳入“痹症”、“冻结肩”、“漏肩风”等范畴,认为本病多系年老体衰,肝肾不足,阴阳失调,气血虚损,使筋失濡养,风寒湿邪侵袭肩部,筋脉拘急所致,寒湿痹阻证为常见证型,可在采用常规治疗同时,施予推拿手法,结合运动疗法扩大肩关节活动度,阻止肌肉萎缩废用,加快肩关节功能恢复,尤其对风寒湿型肩周炎更有效[5]。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0.4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43%,肩关节疼痛、日常生活活动、主动活动范围、肌力评分较对照组显著升高,而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上述结果证实,运动式推拿疗法应用于粘连期肩周炎疗效较好,可显著改善患者疼痛度及生活质量,促进肩关节功能恢复,考虑是因为粘连期肩周炎的治疗不仅在于缓解或消除疼痛,更应最大限度改善关节活动度,其关键在于改善局部循环、松解粘连及通利关节,在常规理疗及体疗基础上,通过关节松动及徒手缓慢牵伸可逐步松解粘连及增生成块状或条状的组织,滑利关节,促进血液循环与淋巴循环,使早期纤维软组织向弹性发展,进而改变关节活动度,加速功能恢复,而本研究中在利用中药外敷、单纯推拿及镇痛药物基础上采用运动式推拿疗法,因此观察组患者获益较对照组明显。

猜你喜欢
肩部肩周炎肩关节
肩痛≠肩周炎!一起来正确认识肩周炎
肩关节置换术后并发感染的研究进展
8个动作缓解肩周炎
Efficacy of blood-lettingpuncture and cupping in the treatment ofperiarthritis ofshoulder:a systematic review
四个小窍门轻松缓解肩部疲劳
四个小窍门轻松缓解肩部疲劳
重新认识肩关节骨折脱位
儿童乒乓球启蒙训练中肩部损伤与预防
肩部巨大包块同时伴毛鞘癌及鳞癌1例
肩关节生物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