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药房系统在提高药事服务质量中的应用

2018-12-15 03:07郭首兵李永兵张俊忠张风林角灿武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18年11期
关键词:调剂药房药师

郭首兵,李永兵, 张俊忠, 张风林, 角灿武

(濮阳市人民医院,河南 濮阳 457000)

随着时代的发展及医疗改革的不断深入,医疗机构自动化设备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药房自动发药机是用于配药发药的自动化设备,给药剂师的工作带来了很大的便利,能够明显提高工作效率,减少调剂差错[1-3]。在自动发药机的基础上,进行数字化、信息化的管理模式,建立智能化药房也成为时代的发展趋势。

我院门诊药房2016年5月引进了自动发药机、智能存储柜等设备,本文旨在分析在自动发药机等设备的基础上建立智能化药房系统如何提升药事服务水平[4-5]。

1 资料与方法

1.1 我院门诊药房基本情况

我院日门诊量5000余人次,日均处方量1500~2000张,门诊药房共有药师15名,药房设普通发药窗口4个,特殊药品发放窗口1个,另外在医院门诊专门设置用药咨询室1间。门诊药房自动发药系统包括高速发药系统和快速发药系统1台,智能旋转柜2台,麻醉药品柜1台,智能药架数套。

1.2 研究对象

自动发药机购进之前即2015年11月—2016年4月设为对照组,自动发药机购进之后(设备安装调试3个月后)即2016年8月-2017年1月设为观察组I,自动发药机的基础上进行智能管理模式,建立智能化药房即2017年2月—2017年7月设为观察组Ⅱ。分别对这三个时间段门诊药房的药师工作量、处方信息、患者排队时间、退药事件等相关数据进行比较分析。

1.3 采取的改进措施

1.3.1 优化自动发药机药品储位对门诊药房1100多个药品品种进行分析,适合上机的品种根据处方用量进行竞争上机,处方量前二十的药品进入高发轨道,使用量其次的药物进入快发轨道,异型包装和针剂放入智能旋转柜,储位优化每月进行一次。

1.3.2 药品效期智能化管理上机药品实行条码和图片双重识别方式,并维护药品效期信息,并按照效期的先后顺序进行依次上药,真正做到先效期先出,后效期后出。同时,与自动发药机工程师进行沟通,在出药系统中对药品效期进行报警提示,当药品的有效期在3个月内时,系统会给予警示。

1.3.3 建立处方科学分配机制将我院医院信息系统(HIS系统)和自动发药系统进行对接,利用信息化进行处方优化分配。处方药品槽位全部位于高发或快发系统时,系统会自动把处方分配至直发1号窗口;处方药品部分位于高发或快发系统,部分位于智能旋转柜和智能货架时,系统会自动把处方分配至2、3、4号窗口;处方药品含有麻醉药品、精神药品、毒性药品、终止妊娠药品等特殊药品时,系统会把处方自动分配至特殊药品窗口。

1.3.4 改变药师发药的服务模式以往药师发药是在窗口前给予患者药品并进行用药交待和用药教育,现在在信息化的发展模式下,门诊药房也与时俱进,把用药交待的内容包括药品的用法用量、服药时间、用药注意事项等书面化。同时,门诊药房在门诊大厅专门成立了用药咨询室,窗口药师会指引对用药不清楚的患者去用药咨询室进行咨询,缩短窗口药师服务单个患者的时间,最大限度的减少患者排队等候取药时间[6-8]。

1.4 观察指标

比较三组药师工作效率、调剂差错(分为数量错误、品种错误及其他三类)、患者候药时间和退药事件(排除自动发药机故障、调剂错误等非医生和患者因素)。药师工作内容分为处方调配和窗口发药,药师工作效率分别以满负荷状态下每小时调配处方量和发药处方量为衡量指标。通过HIS系统,调取高峰时段(9:00~11:00,14:00~16:00)发放处方张数,计算三组患者平均候药时间。

2 结果

2.1 药师工作效率

对照组、观察组I、观察组Ⅱ窗口满负荷状态下平均每小时调配处方量分别为83张、105张、128张,每小时发放处方量分别为102张、150张和161张。见表1。

表1 三组门诊药房药师平均每小时调配和发放处方量

2.2 调剂差错

对照组、观察组I、观察组Ⅱ调剂总差错分别为408件、232件、176件。见表2。

表2 三组门诊药房调剂差错比较

2.3 患者候药时间和退药事件

对照组、观察组I、观察组Ⅱ平均候药时间分别为8.2 min、5.6 min和3.5 min;平均每周退药事件分别为32件、18件、11件。见表3。

表3 三组门诊患者平均候药时间和退药事件

3 讨论

门诊药房是面向患者的一面窗口,是为患者提供医疗服务的最后“一公里”,门诊药房的药学服务是整个医疗服务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也关系到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形象。随着医改的进行,药学人员的服务模式逐渐改变,但药品调剂和药品发放依然是药事服务的基础[9-11]。我院近年来也很重视药事服务的基础建设,2016年5月购进了全套自动发药系统,但是真正提高药事服务水平,提升药学服务能力,并不是简单的进行基础设备的建设就可以完成的。门诊药房在建立自动发药系统的基础上,利用信息化,加强管理模式的改善,真正实现了智能化药房。

智能化药房的建立,明显提高了药师的工作效率,平均每小时调配处方张数,由原来的83张,提高到现在的128张;安装自动发药季后,窗口发药由原先的每小时102张,增高到每小时150张,通过智能化管理,进一步提升到了每小时161张。

智能化药房的建立在改善药师工作效率的基础上,也减少了调剂差错。三组各5个月的时间里,调剂差错事件由最初的408件,减少到232件,智能化药房模式建成,进一步减少到176件。

智能化药房在提升药师的工作效率,降低调剂差错的同时,对患者的排队等候取药时间和退药事件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自动发药机购进之前患者取药平均需要等候8.2分钟,建立自动发药系统之后患者取药只需要等候5.6分钟,而提升为智能化药房后,患者等候取药时间降低到3.5分钟;退药事件由平均每周32件减少到每周18件,信息化、数字化的管理模式之后,退药事件进一步降低到平均每周11件。

智能化药房能够提高药师工作效率、减少调剂差错,缩短患者候药时间,减少退药事件,同时在智能化药房的运行过程中加强了对药品的管理。通过自动发药系统和信息化的结合,药房已实现了的药品的批号追踪,处方调剂过程中可以自动记录处方中调配药品的批号,有效的保证了患者的用药安全。另外,药品的效期管理也得到了加强,上药系统中效期信息的上传可以保证机器和人工的双重审核,大大减少了药品效期带来的药品安全问题。

促使药师工作模式的转变已成为药事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建立智能化药房,可提高药师工作效率,为药房节省人力成本,使药师有精力和时间进行用药教育、药学查房、药学会诊等更高层次的药学服务。我院门诊的用药咨询室正是在智能化药房的基础上才得以建立,由门诊抽调两名药师,专职为患者提供用药咨询服务。

信息化的进程正愈演愈烈,医院智能化药房的建立是顺应潮流的一项重大举措,智能化药房系统提升了医院的整体形象,同时建立了一种新型的药学服务模式,为患者提供更便捷、更合理的药学服务[12-13]。

猜你喜欢
调剂药房药师
药师“归一”
药师带您揭开华法林的面纱
面向自动化药房的搬运机器人设计
皮肤科药房开展药学服务效果观察
要不要服从调剂?
养老金中央调剂运行机制及最优调剂比例测算
——基于二次调剂算法
医院药房会计核算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建议探讨
熊真的活过来了
新国标颁布 肥料检出植调剂按假农药处理
熊真的活过来了